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桢专利>正文

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37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安装板和前梁,弹性钢板的上侧左右对称的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杆,前梁设置在连接杆的上端,前梁的内侧开设有减震腔,减震腔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减震腔的内部上下两端左右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第一减震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滑块,减震腔的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滑块配合的滑动槽,滑动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第二滑块,减震腔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滑轨,前梁的下侧设置有底面保护壳,前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拐角保护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全方位防护,并且便于拆卸,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是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现有的汽车保险杠,一般为由钢板冲压制成的弧形壳体结构,碰撞过程中靠保险杠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其缓冲减震作用,以保护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单靠壳体的变形来吸收消耗碰撞能量,因此其缓冲吸能作用还不够好,其对车内人员和车辆本身的保护能力还有待提高,并且现有的汽车保险杠为整体式结构,发生碰撞时容易损坏,汽车保险杠的抗冲击性能比较低,难以把碰撞力道降至最低,车内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大大降低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保险杠属于易耗部件,只要发生正面碰撞,无论后果严重与否,一旦损坏就必须整体更换。这很大程度上给车主带来了沉重的使用成本,同时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主旨相违背,同时现有的保险杠只能为汽车的前后两端提供保护,对于汽车的拐角以及底盘则无法保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安装板和前梁,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上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右两端对称的设置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设置有弹性钢板,弹性钢板的上侧左右对称的设置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前梁设置在连接杆的上端,所述前梁的内侧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减震腔的内部上下两端左右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滑块,减震腔的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滑块配合的滑动槽,滑动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第二滑块,减震腔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滑轨,前梁的下侧设置有底面保护壳,前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拐角保护壳。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钢板与凹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环,空腔的内部下端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外侧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空腔的下端连接,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环抵触设置,连接块的右端开设有供连接杆插入的通孔,连接块的左侧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拆解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片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片的中间设置有供连接杆通过的圆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包括支撑筒和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下端设置在支撑筒内,支撑筒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上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上端与伸缩筒的上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缸和缓冲杆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为伸缩式折叠塑料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拆解口上设置有密封盖。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梁、拐角保护壳和底部保护壳上均设置有若干与汽车内部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碰撞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警报器,底部保护壳的高度与汽车主体的底盘高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接装置的结构设置,前梁和安装板通过过连接装置和连接杆的配合进行连接,连接杆插入连接块,末端插入定位筒内,定位片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倾斜的抵触在倾斜面上,并对连接杆进行锁紧,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使用螺丝刀或者其他东西通过拆解口将定位片拨正,即可解除对连接杆的锁定,完成拆卸,这样的设置,安装拆卸方便,省时省力,可以对保险杠的局部进行更换,而不需要全体更换,可以节约成本,降低经济的负担。前梁上设置有拐角保护壳、底部保护壳,并且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在汽车转弯以及倒车时拐角保护壳能为汽车提供保护,前梁、拐角保护壳和底部保护壳上均设置有碰撞传感器,并且碰撞传感器与设置在汽车主体内部的警报器相连,这样一旦前梁、拐角保护壳和底部保护壳与物体发生碰撞就会驱使警报器,提醒汽车主体内部的驾驶者,同时底部保护壳的高度与汽车主体的底盘高度相同,一旦设置在底部保护壳上的碰撞传感器,则说明汽车主体的底盘无法通过该路段,防止汽车主体被路面上的凸起处顶起,避免汽车主体的底盘受到损坏,实现全方位的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前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安装板1和前梁11,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设置有减震座2,所述减震座2的上侧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左右两端对称的设置有滑槽4,两个滑槽4之间设置有弹性钢板5,弹性钢板5的上侧左右对称的设置连接装置9,所述连接装置上9设置有连接杆10,所述前梁11设置在连接杆10的上端,所述前梁11的内侧开设有减震腔21,所述减震腔2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座22,所述滑动座22与连接杆10的上端连接,减震腔21的内部上下两端左右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23,所述第一减震装置23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滑块24,减震腔21的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滑块24配合的滑动槽25,滑动22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26,所述第二减震装置26的外端设置有第二滑块27,减震腔2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27配合的滑轨28,前梁11的下侧设置有底面保护壳29,前梁1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拐角保护壳13。所述前梁11、拐角保护壳13和底部保护壳29上均设置有若干与汽车内部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碰撞传感器12,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警报器,底部保护壳29的高度与汽车主体的底盘高度相同。前梁11上设置有拐角保护壳13、底部保护壳29,并且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23和第二减震装置26,在汽车转弯以及倒车时拐角保护壳能为汽车提供保护,前梁11、拐角保护壳13和底部保护壳29上均设置有碰撞传感器12,并且碰撞传感器12与设置在汽车主体内部的警报器相连,这样一旦前梁11、拐角保护壳13和底部保护壳29与物体发生碰撞就会驱使警报器,提醒汽车主体内部的驾驶者,同时底部保护壳29的高度与汽车主体的底盘高度相同,一旦设置在底部保护壳29上的碰撞传感器12,则说明汽车主体的底盘无法通过该路段,防止汽车主体被路面上的凸起处顶起,避免汽车主体的底盘受到损坏,实现全方位的防护。所述弹性钢板5与凹槽3之间设置有缓冲垫6,所述缓冲垫6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空腔7,所述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8,实现对正面碰撞的减震和缓冲。请参阅图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的上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环17,空腔14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安装板和前梁,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上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右两端对称的设置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设置有弹性钢板,弹性钢板的上侧左右对称的设置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前梁设置在连接杆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的内侧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减震腔的内部上下两端左右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滑块,减震腔的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滑块配合的滑动槽,滑动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第二滑块,减震腔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滑轨,前梁的下侧设置有底面保护壳,前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拐角保护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安装板和前梁,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上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右两端对称的设置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设置有弹性钢板,弹性钢板的上侧左右对称的设置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前梁设置在连接杆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的内侧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减震腔的内部上下两端左右对称的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第一滑块,减震腔的内部上下两端设置有与第一滑块配合的滑动槽,滑动座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的外端设置有第二滑块,减震腔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滑轨,前梁的下侧设置有底面保护壳,前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拐角保护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钢板与凹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减震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防护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环,空腔的内部下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桢
申请(专利权)人:潘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