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减薄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晶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低密度的晶圆减薄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硅单晶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和光伏产业中,其中集成电路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出训读晶体管和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隧道布线最终形成完整的电子电路。磨削加工是硅晶体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当前的电子产品一方面不断向小、轻、薄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不断向系统集成化、功能齐全化等融合化方面发展,近年来随着手机超薄化等其它方面产品的需求,晶圆封装逐渐向3D封装方面发展,此类封装的要点是指在不改变封装体尺寸的前提下,在同一个封装体内于垂直方向叠放两个以上芯片的封装技术,主要优点是:在尺寸和重量方面,3D设计替代单芯片封装缩小了器件尺寸、减轻了重量。与传统封装相比,使用3D技术可缩短尺寸、减轻重量达40-50倍;在速度方面,3D技术节约的功率可使3D元件以每秒更快的转换速度运转而不增加能耗;硅片后处理等等,实现多功能、高效能;大容量高密度,单位体积上的功能及应用成倍提升以及低成本。为了实现电子产品芯片的3D封装,在封装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圆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体积份数的原料:金刚石12‑18份,碳化硅3‑7份,六方氮化硼2‑5份,发泡剂6‑10份,聚酰亚胺树脂35‑45份,偶联剂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体积份数的原料:金刚石12-18份,碳化硅3-7份,六方氮化硼2-5份,发泡剂6-10份,聚酰亚胺树脂35-45份,偶联剂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金刚石粒径3-7μm,碳化硅粒径1-2.5μm,六方氮化硼粒径<5μm,发泡剂粒径38-44μm,聚酰亚胺树脂粒径50-8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发泡剂为热膨胀微球。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晶圆减薄砂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面进行热碱处理过的金刚石放入丙酮内进行搅拌超声,然后烘干;将步骤1)中的原料与六方氮化硼混合过筛,然后加入丙酮和偶联剂,超声后烘干;将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军,闫宁,惠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