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977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它包括补水箱箱体,在所述补水箱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中部连接有箱体内注射管,所述箱体内注射管下部设置有流水孔,所述水平隔板上设置有非能动浮子式流水孔开闭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堆芯补水箱处于水循环运行模式下,能有效减少用于自然循环的堆芯补水箱水装量,有效减少整个系统由于冷热水混合导致的体积膨胀,进一步防止稳压器满溢,同时这个水装量能满足化学容积控制系统故障时的补水要求以及主蒸汽管道破裂时的硼化要求;在堆芯补水箱处于排水运行模式下,不影响用于安全注射的堆芯补水箱水装量,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芯补水箱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非能动核电厂的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
技术介绍
堆芯补水箱处于高位,含有较高浓度的低温含硼水,底部和顶部分别连接注射管和平衡管,主要功能是: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进行补水和硼化,在失水事故下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实施全压安注。堆芯补水箱在事故中会自动触发,在某些非失水事故条件下,堆芯补水箱投入运行后,以水循环方式运行,其冷水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热水混合后,整个系统水体积发生膨胀,稳压器液位上升程度较大,如果操纵员不进行干预,可能使稳压器发生满溢,导致稳压器安全阀过水卡开等不利后果。因此,在不能避免堆芯补水箱在某些事故下触发的情况下,适当减少这种运行模式下堆芯补水箱装量可进一步防止稳压器满溢。在失水事故条件下,堆芯补水箱投入运行后,先以水循环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水装量的持续流失,堆芯补水箱转变为排水运行模式,向反应堆提供安全注射。这个安全注射需要持续至安全壳内换料水箱注射为止,因此,堆芯补水箱的水装量不能过小。现有的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中的堆芯补水箱是一个箱体,能够满足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进行补水和硼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补水箱箱体,在所述补水箱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中部连接有箱体内注射管,所述箱体内注射管下部设置有流水孔,所述水平隔板上设置有非能动浮子式流水孔开闭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补水箱箱体,在所述补水箱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中部连接有箱体内注射管,所述箱体内注射管下部设置有流水孔,所述水平隔板上设置有非能动浮子式流水孔开闭控制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进堆芯补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板上设置有非能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国宝徐财红秦慧敏王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