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包括稳压器、通过主管道与稳压器连接的反应堆压力容器、通过副管道与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的堆芯补水箱;稳压器具有至少一测量通道及用于测量至少一测量通道内压力值和液位值的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副管道靠近堆芯补水箱出口处设置有至少一隔离阀,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器、第二信号处理器和第三信号处理器;第一信号处理器和与第二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电性连接,输出端均与第三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三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隔离阀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事故后不需人工干预,即可达到防止稳压器满溢的效果,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核电站自动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核电站,在二次侧热阱丧失事故中,存在稳压器满溢的风险。在以往的核电站设计中,并没有自动防止稳压器满溢的装置,在发生二次侧热阱丧失事故后,为了防止稳压器满溢,一般都是由操作员手动开启反应堆压力容器堆顶排气阀,以释放一部分反应堆冷却剂,来防止稳压器满溢的现象发生。这种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来解决稳压器满溢的问题,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干预核电操作的有风险的,操作员潜在的误动作可能会对电厂的安全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2)在核电站的设计中,出于更高要求的安全考虑,提出了事故后72小时内操作员不干预的要求,而在二次侧热阱丧失事故中,约10000秒左右就需要操作员干预,对操作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3)现有技术中压力容器堆顶排气阀的设计并没有考虑事故工况,堆顶排气阀及其管线并不能承受事故工况下的高温高压,事故后产生的高温、高压可能会超过堆顶排气阀和管线的应力限值,使其发生疲劳失效,给核电厂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核电站在事故发生后为防止稳压器满溢需要人工干预核电操作、对操作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堆顶排气阀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包括稳压器、通过一主管道与所述稳压器连接的反应堆压力容器、通过一副管道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的堆芯补水箱;所述稳压器具有至少一测量通道,且所述稳压器包括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测量通道内压力值和液位值的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所述副管道靠近所述堆芯补水箱出口处设置有至少一隔离阀;其中,所述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器、第二信号处理器和第三信号处理器;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液位变送器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三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在接收到的压力值和液位值同时满足预设条件时,触发第三信号处理器发送控制信号关闭所述隔离阀。在本技术所述的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中,所述至少一测量通道包括第一测量通道、第二测量通道、第三测量通道以及第四测量通道,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在其中至少任意两个测量通道的压力值和液位值同时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和液位值时触发第三信号处理器发送控制信号关闭所述隔离阀。在本技术所述的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中,所述至少一隔离阀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在所述至少任意两个测量通道的压力值和液位值同时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和液位值时触发第三信号处理器发送控制信号关闭所述第一隔离阀和所述第二隔离阀中的至少一个。在本技术所述的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中,所述副管道上于所述隔离阀和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之间的部位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阀。在本技术所述的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中,所述堆芯补水箱还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在本技术所述的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中,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堆芯补水箱顶端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开关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将稳压器测量通道内部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的测量信号分别引入到第一信号处理器和第二信号处理器,并设定在第一信号处理器和第二信号处理器接收到的压力值和液位值同时满足预设条件时,触发第三信号处理器发送控制信号关闭堆芯补水箱出口的隔离阀,阻止堆芯补水箱向反应堆压力容器注射,在二次侧热阱丧失事故中,不需要人工干预既能够达到防止稳压器满溢的效果,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不需要开启压力容器堆顶排气阀,不存在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应用示意图。附图标记:1—稳压器,2—主管道,3—反应堆压力容器,4—副管道,5—堆芯补水箱,6—隔离阀,7—压力变送器,8—液位变送器,9—第一信号处理器,10—第二信号处理器,11—第三信号处理器,12—单向阀,13—连接管,14—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核电站在事故发生后为防止稳压器满溢需要人工干预核电操作、对操作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堆顶排气阀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在原有的四个压力变送器PT191A/B/C/D的基础上分别引一路信号到第一信号处理器,四个液位变送器LT195A/B/C/D的基础上分别引出一路信号到第二信号处理器,当LT195A/B/C/D和PT191A/B/C/D中同时有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仪表的读数达到预设值时,触发第三信号处理器发送控制信号关闭堆芯补水箱出口处的隔离阀关闭。由于上述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核电站在事故发生后为防止稳压器满溢需要人工干预核电操作、对操作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堆顶排气阀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在核电站发生二次侧热阱丧失事故后不需要人工干预,即可达到防止稳压器满溢的效果,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不需要开启压力容器堆顶排气阀,不存在安全隐患目的。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的应用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包括稳压器1、通过一主管道2与稳压器1连接的反应堆压力容器3、通过一副管道4与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3的堆芯补水箱5;稳压器1具有至少一测量通道,且稳压器包括用于测量至少一测量通道内压力值和液位值的压力变送器7和液位变送器8;副管道靠近堆芯补水箱5出口处设置有至少一隔离阀6;其中,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器9、第二信号处理器10和第三信号处理器11;压力变送器7与第一信号处理器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液位变送器8与第二信号处理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信号处理器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包括稳压器、通过一主管道与所述稳压器连接的反应堆压力容器、通过一副管道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的堆芯补水箱;所述稳压器具有至少一测量通道,且所述稳压器包括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测量通道内压力值和液位值的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所述副管道靠近所述堆芯补水箱出口处设置有至少一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器、第二信号处理器和第三信号处理器;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液位变送器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三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在接收到的压力值和液位值同时满足预设条件时,触发第三信号处理器发送控制信号关闭所述隔离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包括稳压器、通过一主管道与所
述稳压器连接的反应堆压力容器、通过一副管道与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连接的
堆芯补水箱;
所述稳压器具有至少一测量通道,且所述稳压器包括用于测量所述至少一
测量通道内压力值和液位值的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变送器;
所述副管道靠近所述堆芯补水箱出口处设置有至少一隔离阀;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器、
第二信号处理器和第三信号处理器;
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液位变送
器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和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三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
述第三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阀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在接收到的压力值和液位值
同时满足预设条件时,触发第三信号处理器发送控制信号关闭所述隔离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核电站稳压器满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测量通道包括第一测量通道、第二测量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三平,陈树山,吴昊,甘泉,钱辉,王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