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71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属于铜阳极板浇铸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在脱模剂使用时,将脱模剂涂覆至铜模腔腔体内表面,铜液浇铸后在铜液与铜模腔腔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烧结层将铜阳极板与铜模腔腔体隔离;所述脱模剂包括铝硅系硅酸盐矿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超微粉和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在铜模和铜阳极板之间形成烧结层,对铜模和铜阳极板之间起到隔离作用,延长铜模使用寿命,提高铜阳极板外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阳极板浇铸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盘浇注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铜冶炼工艺中,铜阳极板的浇铸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而奥托昆普圆盘浇铸是当前国内外铜冶金行业均广泛应用的工艺,与传统的人工浇铸相比其具有铜板重量波动小,浇铸过程连续,浇铸效率高等优点,其使用的模具分为钢模和铜模。钢模不会发生阳极板与模具粘连的现象,不需要使用脱模剂,但是生产企业无法自行修复损坏的钢模,致使钢模易损坏,维修成本高。因此,铜模被更广泛的运用于铜冶炼浇铸工艺中。但是,由于浇铸过程中铜水和铜模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浇铸时存在铜水喷溅,冷却和脱模时铜阳极板产生弯曲变形,铜阳极板耳部断裂,铜模耳部扭曲,致使铜阳极板表面平整度差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繁重的连续作业压力使得铜模的使用寿命显著降低,因此在浇铸的过程中就必须使用脱模剂。脱模剂通常为粉状,在使用过程中分为直接涂抹干粉或将干粉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后喷涂两种方式。在浇铸过程中,铜水和铜模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高温会使铜模局部融化,导致阳极板粘模,脱模剂的存在可以将阳极板和铜模隔开,合理使用脱模剂不仅可以提高阳极板的外观,还可以延长铜模的使用寿命。目前大多数铜冶炼企业采用的是沉淀硫酸钡或者含有沉淀硫酸钡的复合脱模剂。经检索,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铜阳极板浇铸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申请号:201410475140.4,申请日:2014-09-17),该申请案中公开了一种铜阳极板浇铸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脱模剂乳浊液;喷涂脱模剂乳浊液;脱模剂乳浊液形成脱模剂保护层;脱模剂保护层烧结形成脱模剂烧结层;脱模剂烧结层与阳极板脱离,所述铜阳极板浇铸用脱模剂为一种复合脱模剂,其组成按质量计包括30%~70%硫酸钡、2.5%~15%氧化硼、20%~45%二氧化硅、1%~8%氧化钙和1%~7%氧化铝。该申请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铜模与阳极板粘连情况的发生,但是该方法所使用的复合脱模剂依然使用沉淀硫酸钡作为基础原料,在沉淀硫酸钡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采用重晶石作为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颗粒物、废气、废水和废渣给环境造成污染,且铜模的使用寿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脱模剂制作成本高且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所使用的脱模剂利用来源广泛的铝硅系硅酸盐矿物为原料,将脱模剂涂覆至铜模腔腔体内表面,铜液浇铸后在铜液与铜模腔腔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烧结层将铜阳极板与铜模腔腔体隔离,对铜模和铜阳极板之间起到隔离作用,延长铜模使用寿命,提高铜阳极板的外形质量。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脱模剂使用时,将脱模剂涂覆至铜模腔腔体内表面,铜液浇铸后在铜液与铜模腔腔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烧结层将铜阳极板与铜模腔腔体隔离;上述的脱模剂包括铝硅系硅酸盐矿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超微粉和添加剂。优选地,脱模剂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脱模剂加水混合成悬浊液;预热铜模,将铜模腔升温;将上述悬浊液喷涂至铜模腔腔体内表面;上述悬浊液在铜模腔腔体内表面上水分蒸发形成脱模剂干燥层;向铜模腔腔体中倒入铜液,上述脱模剂干燥层在铜液与铜模腔腔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烧结层;铜液凝固成铜阳极,将烧结层与铜阳极分离。优选地,脱模剂加水混合成悬浊液的步骤中,加入的水与脱模剂在质量上的水固比为:K:1,K的取值范围为4.5~5.5,水温为60~70℃。优选地,预热铜模,将铜模腔升温的步骤中,将铜模腔升温至170~220℃。优选地,将上述悬浊液喷涂至铜模腔腔体内表面的过程中,铜模腔腔体内表面喷涂的悬浊液的量为2.2~3.2kg/m2。优选地,脱模剂包括高岭土、蓝晶石、红柱石、硅微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超微粉和添加剂。优选地,复合超微粉包括活性Al2O3粉和熔融SiO2微粉。优选地,添加剂包括焦磷酸钠和糊精。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在脱模剂使用时,将脱模剂涂覆至铜模腔腔体内表面,铜液浇铸后在铜液与铜模腔腔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烧结层将铜阳极板与铜模腔腔体隔离;脱模剂包括铝硅系硅酸盐矿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超微粉和添加剂;本专利技术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在铜模和铜阳极板之间形成烧结层,对铜模和铜阳极板之间起到隔离作用,延长铜模使用寿命,提高铜阳极板外形质量。(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脱模剂采用采用自然界来源广泛的高岭土等铝硅系材料,替代传统价格较高且生产过程高污染的沉淀BaSO4,添加一定量的复合添加剂,制成满足生产要求的脱模剂,起到了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脱模剂与同行业中使用的沉淀硫酸钡脱模剂相比,吨铜消耗的脱模剂同比降低15%~20%,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尤其适用于铜阳极板的铜模浇铸工艺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铜模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流程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0、铜模;110、铜模腔。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该附图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该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解可实现其他实施例且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变。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和示例实施例可结合附图来更好地理解,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图标记标识。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为:脱模剂加水混合成悬浊液;具体步骤为:将水与脱模剂在质量上的水固比为K∶1,K的取值范围为4.5~5.5,水温为60~70℃;本实施例中水固比为5.0∶1,水温为65℃;而后将水与脱模剂一起均匀搅拌,混合过程中持续搅拌,避免脱模剂发生沉淀;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的脱模剂;预热铜模100,将铜模腔110升温;具体步骤为:将铜模100进行预热,将模具腔110升温至170~220℃,本实施例中将模具腔110升温至185℃;将上述悬浊液喷涂至模具腔110腔体内表面;具体步骤为:然后把制备好的脱模剂悬浊液与圆盘浇铸机上方的喷涂装置相连接,当预热后的铜模100到达喷涂装置下方时,喷涂装置开始工作,将悬浊液均匀喷涂至模具腔110腔体内表面上,使得模具腔110腔体内都覆盖有脱模剂的悬浊液,模具腔110腔体内表面喷涂的悬浊液的量为2.2~3.2kg/m2,本实施例中喷涂的悬浊液的量为2.7kg/m2。上述悬浊液在模具腔110腔体内表面上水分蒸发形成脱模剂干燥层;具体步骤为:预热后的铜模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模剂使用时,将脱模剂涂覆至铜模腔(110)腔体内表面,铜液浇铸后在铜液与铜模腔(110)腔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烧结层将铜阳极板与铜模腔(110)腔体隔离;上述的脱模剂包括铝硅系硅酸盐矿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超微粉和添加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模剂使用时,将脱模剂涂覆至铜模腔(110)腔体内表面,铜液浇铸后在铜液与铜模腔(110)腔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烧结层将铜阳极板与铜模腔(110)腔体隔离;上述的脱模剂包括铝硅系硅酸盐矿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超微粉和添加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模剂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脱模剂加水混合成悬浊液;预热铜模(100),将铜模腔(110)升温;将上述悬浊液喷涂至铜模腔(110)腔体内表面;上述悬浊液在铜模腔(110)腔体内表面上水分蒸发形成脱模剂干燥层;向铜模腔(110)腔体中倒入铜液,上述脱模剂干燥层在铜液与铜模腔(110)腔体内表面之间形成烧结层;铜液凝固成铜阳极,将烧结层与铜阳极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盘浇铸机用脱模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模剂加水混合成悬浊液的步骤中,加入的水与脱模剂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清郭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旭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