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489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硅酸钠溶液A加入反应釜,以100‑200ml/min的速度加入偏铝酸钠溶液B,用硫酸水溶液C调整至pH8‑9,升温至100‑105℃,保温7‑8h;水洗、干燥,加入钠型硅溶胶水溶液D中,研磨得到粒径为0.5‑1.0μm的料浆;将球形硅胶E加入带有热风装置的滚球机中,在10‑20r/min转速下,将热风升温至在100‑105℃下保温30‑40min;将料浆以50‑100ml/min的速度喷雾至球形硅胶E上,当涂层厚度0.5‑1.0mm时,停止喷雾;将所得物料干燥后在400‑450℃下,煅烧4‑5h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球形硅胶为载体,表面负载固体酸催化剂,制得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在塔式反应器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催化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流程短,易于实现工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酸催化是一种重要的催化过程,传统的酸催化剂一般使用浓硫酸和氢氟酸等液相催化剂,但这些传统的液体催化剂存在分离困难、污染严重及对设备腐蚀等弊病,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单、环保的酸催化剂是必然的趋势。固体酸催化剂本身是固体形状、易于回收、对设备无腐蚀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酸催化剂。目前固体酸催化剂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剂裂化、异构化、烷基化酯化等领域。由于固体酸催化剂主要作为异相催化剂使用,因此,除了调控酸性外,为提高催化性能,催化剂本身的比表面积、孔径及粒径等影响了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的扩散,从而影响了酸催化剂的性能。由于酸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的调控相对来讲有一定的限度,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孔道容易堵塞,使催化剂的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细粒子固体酸回收比较困难,阻碍了其应用。因此,针对目前固体酸催化剂存在生产工艺复杂、催化剂性能不佳等弊病,本专利技术研究了一种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将硅酸钠配制成以二氧化硅计10‑12wt%的硅酸钠溶液A,配制以三氧化二铝计5‑8wt%的偏铝酸钠溶液B,硫酸配制成20‑30wt%的硫酸水溶液C,钠型硅溶胶配制成5‑10%的钠型硅溶胶水溶液D配制后放置48h,将硅胶筛分至Φ2‑3mm的球形硅胶E备用;(2)合成:将步骤(1)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A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在20‑25℃下,以100‑200ml/min的速度加入偏铝酸钠溶液B,用硫酸水溶液C调整至pH8‑9,其中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的摩尔比为1:1;(3)晶化:将步骤(2)所得物料升温至100‑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将硅酸钠配制成以二氧化硅计10-12wt%的硅酸钠溶液A,配制以三氧化二铝计5-8wt%的偏铝酸钠溶液B,硫酸配制成20-30wt%的硫酸水溶液C,钠型硅溶胶配制成5-10%的钠型硅溶胶水溶液D配制后放置48h,将硅胶筛分至Φ2-3mm的球形硅胶E备用;(2)合成:将步骤(1)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A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在20-25℃下,以100-200ml/min的速度加入偏铝酸钠溶液B,用硫酸水溶液C调整至pH8-9,其中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的摩尔比为1:1;(3)晶化:将步骤(2)所得物料升温至100-105℃,保温7-8h;(4)水洗:将步骤(3)物料进行水洗,洗至洗涤水电导率100μS/cm以下为合格;(5)干燥:将步骤(4)所得物料在200-300℃下进行干燥1-2h;(6)研磨:将步骤(5)所得物料加入钠型硅溶胶水溶液D中配制成含物料为5wt%的料浆,采用研磨机进行研磨,至粒径为0.5-1.0μm;(7)涂覆:将球形硅胶E加入带有热风装置的滚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颖妮胡湘仲胡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凌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