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69475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属于加氢脱硫催化剂技术领域。所述催化剂以活性炭‑氧化铝为复合载体,负载有Co和Mo作为活性组分,P为助剂,Co、Mo和P的担载量分别为催化剂总质量的0.01‑4%、2‑10%和0.01‑4%。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活性炭‑氧化铝为复合载体,兼有氧化铝和活性炭的优点,活性组分载量较低,加氢脱硫活性优异,甲烷化副反应得到有效缓解。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实现有机硫深度转化,在适宜的加氢脱硫操作条件下,甲烷化副反应比现有的商业焦炉气加氢脱硫催化剂弱得多,可适用于高CO+CO2含量的非常规焦炉气加氢脱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氢脱硫催化剂
,具体为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焦炉煤气中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化学物质,在回收利用之前,必须将焦炉煤气中所含的有害杂质清除干净杂质主要有H2S、COS、CS2、噻吩硫醇、硫醚、苯及焦油等。这些杂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可以腐蚀设备,堵塞管路,可导致催化剂及吸附剂中毒失活,影响后序的回收利用过程,尤其是其中的硫化物。因此焦炉煤气的脱硫是其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和研究课题之一。针对焦炉气中的COS、C4H4S等有机硫成分,工业上常用的热解法、水解法和加氢转化法处理,热解法受转化温度、热平衡的影响较大,较少采用。水解法操作温度为中低温,副反应少,是目前国内外脱除煤气中有机硫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但水解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和煤气中氧含量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对煤气中的噻吩、硫醚、硫醇基本不起转化作用。要达到合成催化剂所需要的脱硫要求ρ(总硫)≤0.1ppm,目前,只有有机硫加氢转化法是相对经济可靠的成熟技术。加氢转化法有机硫转化率高,尤其对噻吩类的有机硫具有较好的转化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活性炭‑氧化铝为复合载体,负载有Co和Mo作为活性组分,P为助剂,Co、Mo和P的担载量分别为催化剂总质量的0.01‑4%、2‑10%和0.0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活性炭-氧化铝为复合载体,负载有Co和Mo作为活性组分,P为助剂,Co、Mo和P的担载量分别为催化剂总质量的0.01-4%、2-10%和0.0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氧化铝复合载体比表面积为100-300m2/g;所述活性炭-氧化铝复合载体中活性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30%,氧化铝质量百分含量为70-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o、Mo和P的担载量分别为催化剂总质量的1-2%、3-7%和1-3%。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有机硫加氢转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酸水溶液加入到拟薄水铝石粉体捏合或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活性炭粉体和粘结剂后继续捏合或搅拌混合,静置后挤条成型;2)将上述成型后的载体经干燥、焙烧,冷却至室温得到活性炭-氧化铝复合载体;3)将钴盐水溶液、钼盐水溶液、磷酸或磷酸盐水溶液与活性炭-氧化铝复合载体混合,浸渍吸附,经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永赵国强张华西吴强贾绘如熊国焱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