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58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提取米糠和带皮花生的中的植物酸与曲酸、醋酸钙、海藻酸钙混合制成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向采后茶叶喷施氧化酶抑制剂进行一次杀青,并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有效增大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而抑制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等酶的活性,防止氧化酶过度氧化,自然发酵,减少茶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的产生,使得成品绿茶青草味更浓,茶汤更绿,品质更佳;再对一次杀青后茶叶进行高温二次杀青,有效弥补一次杀青的不足,防止茶叶中未被抑制的氧化酶继续氧化,降低成品绿茶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绿茶之所以保留了新鲜茶叶的青草香,最主要的原因是茶叶加工者将刚采摘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抑制茶叶中多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原茶采摘:晴天上午,露水沥干后采摘单芽、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两叶的新鲜茶叶;b、一次杀青:原茶采摘当日将收集到的茶叶平摊于孔径≤1cm的竹筛中,平摊厚度1~2cm,置于通风温室中摊凉陈放,茶叶平摊前先在竹筛中平铺2~3层洁净干纱布;选用氧化酶抑制剂喷施竹筛中茶叶表层,至茶叶表层湿润但不滴水,喷施过程中双手不断捧起竹筛中茶叶,让其从30cm出自由降落,控制每片茶叶被捧起次数≥5次;茶叶喷施过程中控制通风温室中通过1100~1300lx的散射光,控制通风温室风温为25~30℃、空气湿度≤20%、风力为3级微风;c、二次杀青:待上述茶叶表层液体完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原茶采摘:晴天上午,露水沥干后采摘单芽、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两叶的新鲜茶叶;b、一次杀青:原茶采摘当日将收集到的茶叶平摊于孔径≤1cm的竹筛中,平摊厚度1~2cm,置于通风温室中摊凉陈放,茶叶平摊前先在竹筛中平铺2~3层洁净干纱布;选用氧化酶抑制剂喷施竹筛中茶叶表层,至茶叶表层湿润但不滴水,喷施过程中双手不断捧起竹筛中茶叶,让其从30cm出自由降落,控制每片茶叶被捧起次数≥5次;茶叶喷施过程中控制通风温室中通过1100~1300lx的散射光,控制通风温室风温为25~30℃、空气湿度≤20%、风力为3级微风;c、二次杀青:待上述茶叶表层液体完全沥干后,更换竹筛底部纱布,关闭温室门窗,升温至室内温度为75~80℃,空气湿度≤15%,室内通过350~500lx的散射光,持续2~3h;d、一次烘干:待茶叶二次杀青结束后,打开温室门窗,控制温室内通过2级和风,风温25~30℃,待茶叶降温至45~50℃时转移到65~70℃的热风式烘干机中烘至茶叶含水量为60~70%;e、揉捻:取一次烘干后茶叶置于阴凉通风处冷却至室温,再放入揉捻机中空压揉捻5~8min、轻压揉捻3~5min、中压揉捻3~5min、空压揉捻8~12min;f、做形:取揉捻结束后茶叶放入造型机中,将茶叶做成针形或扁形;g、二次烘干:取做形结束后的茶叶放入90~95℃的热风式烘干机烘至茶叶含水量为25~30%,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抖散冷却至室温;h、炒干:取二次烘干后茶叶置于75~80℃砂锅中,炒至茶叶含水量≤11%;i、三次烘干:取上述炒干后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敏陈雷刘宇剑向卿王晓东王先俊詹志轮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仁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