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编码器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
技术介绍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输出相位相差90的A,B两路脉冲信号,当A相超前于B相时,表示电机正转,否则电机反转。目前光电编码器输出正反转判定采用D触发器,其用于测量电机转速的脉冲计数部分与电机方向判定部分是相互分离的,易导致误码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利用通用集成电路上的寄生电容设计光电编码器正反向脉冲电路的输出,实现了对电机速度以及转向的精确控制。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包括光电编码器与计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第二三输入与非门;所述光电编码器的码盘输出包括相位相差90°的A相与B相;所述A相经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包括光电编码器与计数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第二三输入与非门;所述光电编码器的码盘输出包括相位相差90°的A相与B相;所述A相经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二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三输入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三输入与非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编码器结构,包括光电编码器与计数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第二三输入与非门;所述光电编码器的码盘输出包括相位相差90°的A相与B相;所述A相经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二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三输入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三输入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