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49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领域,一种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上料组件、检测组件、第一下料通道和第二下料通道;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推料部件,以及设置在推料部件的输出路径上的检测部件;所述第一下料通道设置在推料部件输出路径上,第二下料通道设置在上料组件的上料路径上,且所述上料组件的上料路径经过推料部件的输出路径上;在推料部件推动待检测轴承外圈移动时,检测部件能够阻碍不符合其条件的工件通过。该检测机构达到自动化快速筛选的目的,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主要用于轴承套圈外圈外径卡环槽宽度和位置的自动检测。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套圈则是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轴承外圈的加工设备包括自动上料装置、滚珠槽切削工装、防水槽(密封槽)切削工装、圆弧形倒角的切削工装、倾斜架设的输送导轨,上述自动上料装置、滚珠槽切削工装、防水槽(密封槽)切削工装以及圆弧形倒角的切削工装之间通过输送导轨相互连接,轴承外圈通过输送导轨自动输送至下一加工工序。为了确保轴承外圈的质量,每道工序完成后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目前,企业普遍采用人工手持检测样板的方式检测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的位置(即卡环槽侧壁到达基准端面的距离,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达到自动化快速筛选的目的,提升检测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上料组件、检测组件、第一下料通道和第二下料通道;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推料部件,以及设置在推料部件的输出路径上的检测部件;所述第一下料通道设置在推料部件输出路径上,第二下料通道设置在上料组件的上料路径上,且所述上料组件的上料路径经过推料部件的输出路径上;在推料部件推动待检测轴承外圈移动时,检测部件能够阻碍不符合其条件的工件通过;所述检测部件包括设置在推料部件的输出路径两侧的两组检测体;所述检测体包括槽位片,以及连接在槽位片上的插片;所述插片的厚度小于待检测轴承外圈的槽宽下公差;两组检测体的槽位片之间最短距离大于待检测轴承外圈的...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上料组件、检测组件、第一下料通道和第二下料通道;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推料部件,以及设置在推料部件的输出路径上的检测部件;所述第一下料通道设置在推料部件输出路径上,第二下料通道设置在上料组件的上料路径上,且所述上料组件的上料路径经过推料部件的输出路径上;在推料部件推动待检测轴承外圈移动时,检测部件能够阻碍不符合其条件的工件通过;所述检测部件包括设置在推料部件的输出路径两侧的两组检测体;所述检测体包括槽位片,以及连接在槽位片上的插片;所述插片的厚度小于待检测轴承外圈的槽宽下公差;两组检测体的槽位片之间最短距离大于待检测轴承外圈的外径,两组检测体的插片之间最短距离,小于待检测轴承外圈的外径且大于待检测轴承外圈的槽底直径;所述槽位片的厚度等于待检测轴承外圈的槽位下公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的外径卡环槽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杰时大方谢维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