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保持架翻转装置包括有固定板、连接螺钉、过渡轴、连接环,其中,固定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连接螺钉由上向下穿过连接孔与外部固定物连接固定,固定板顶部中心处竖直安装有旋转轴,过渡轴其中一端通过铰轴螺杆与旋转轴铰接,过渡轴另一端与支撑单元连接,保持架由支撑单元承托,支撑单元上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外部起重天车或行吊连接。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劳动强度低。强度低。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保持架翻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持架
,尤其是指一种大型保持架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保持架(即轴承保持架,又称轴承保持器),指部分地包裹全部或部分滚动体,并随之运动的轴承零件,用以隔离滚动体,通常还引导滚动体并将其保持在轴承内。轴承在工作时,特别是载荷复杂且高速旋转时,保持架要承受很大的离心力、冲击和振动,保持架和滚动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并产生大量的热量。力和热共同作用的结果会导致保持架故障,严重时会造成保持架烧伤和断裂。因此,要求保持架材料导热性好、耐磨性好、摩擦系数小,有较小的密度,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的配合、较好的弹性和刚度,与滚动体相近的膨胀系数,以及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但是,在对大型保持架进行表面加工时,由于保持架圈径较大,往往达到了3
‑
5米的直径,在对其中一面加工完成后,需要翻转180,对另一面进行加工,现有都是采用绑带缠住保持架其中一个部位,再将绑带钩在起重天车或行吊上,通过起重天车或行吊将缠有绑带的保持架一侧上提,待保持架竖直后,再通过工人对保持架翻转方向进行引导,起重天车或行吊再将其放下,从而实现翻转180,对另一面进行加工,这种方式操作繁琐,而且在起吊的过程中,由于保持架只有一处受力,容易造成保持架变形,严重影响加工后的保持架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劳动强度低的大型保持架翻转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保持架翻转装置包括有固定板、连接螺钉、过渡轴、连接环,其中,固定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连接螺钉由上向下穿过连接孔与外部固定物连接固定,固定板顶部中心处竖直安装有旋转轴,过渡轴其中一端通过铰轴螺杆与旋转轴铰接,过渡轴另一端与支撑单元连接,保持架由支撑单元承托,支撑单元上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与外部起重天车或行吊连接。
[0005]所述的支撑单元包括有定位块、支撑体,其中,支撑体呈“十”字形,支撑体的每一条叉臂端部均固定有一个定位块,其中一个定位块与过渡轴连接,连接环铰接在与过渡轴相对的定位块外侧,定位块顶部设有上槽,定位块底部设有下槽,上槽、下槽均呈弧形,其圆心与支撑体中心位于同一竖线上,上槽、下槽与相应的保持架嵌合,嵌合后通过锁紧螺钉锁紧。
[0006]所述的支撑体采用金属方管制成,相邻叉臂之间连接有斜向加强筋。
[0007]所述的旋转轴底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板顶部中心处,旋转轴顶部收缩形成旋转铰板,过渡轴其中一端端部内凹形成铰槽,铰板位于铰槽内,铰轴螺杆从铰槽其中一侧的过渡轴进入,穿过铰板后由铰槽另一侧穿出,穿出端啮合有限位螺母。
[0008]所述的固定板呈方形,其四个转角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螺钉与外部固定物连接。
[0009]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保持架锁定在支撑单元内,从而防止保持架变形,再通过外部起重天车或行吊拉动连接环,使支撑单元竖起,然后人工转动支撑单元,使支撑单元旋转180,再通过起重天车或行吊放下支撑单元,从而实现保持架的翻转,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型保持架翻转装置包括有固定板1、连接螺钉2、过渡轴5、连接环10,其中,固定板1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连接螺钉2由上向下穿过连接孔与外部固定物连接固定,固定板1顶部中心处竖直安装有旋转轴3,过渡轴5其中一端通过铰轴螺杆4与旋转轴3铰接,过渡轴5另一端与支撑单元连接,保持架7由支撑单元承托,支撑单元上设有连接环10,连接环10与外部起重天车或行吊连接。旋转轴3底部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板1顶部中心处,旋转轴3顶部收缩形成旋转铰板,过渡轴5其中一端端部内凹形成铰槽,铰板位于铰槽内,铰轴螺杆4从铰槽其中一侧的过渡轴5进入,穿过铰板后由铰槽另一侧穿出,穿出端啮合有限位螺母。固定板1呈方形,其四个转角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螺钉2与外部固定物连接。
[0012]支撑单元包括有定位块6、支撑体8,其中,支撑体8呈“十”字形,支撑体8的每一条叉臂端部均固定有一个定位块6,其中一个定位块6与过渡轴5连接,连接环10铰接在与过渡轴5相对的定位块6外侧,定位块6顶部设有上槽,定位块6底部设有下槽,上槽、下槽均呈弧形,其圆心与支撑体8中心位于同一竖线上,上槽、下槽与相应的保持架7嵌合,嵌合后通过锁紧螺钉9锁紧。支撑体8采用金属方管制成,相邻叉臂之间连接有斜向加强筋11。
[0013]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4]1、由支撑体8、定位块6、连接环10、斜向加强筋11等部件组成支撑单元;用于对保持架7进行承托,采用斜向加强筋11使支撑体8的强度大大提升,同时防止支撑体8的叉臂受压变形;
[0015]2、将保持架7水平放在支撑单元内,使定位块6上槽与保持架7相应部位嵌合,其嵌合处用锁紧螺钉9固定,所述的锁紧螺钉9位于上槽/下槽两侧的定位块6上,在锁紧时向上槽/下槽的槽体方向拧进锁紧螺钉9,使锁紧螺钉9内端与保持架7抵触,从而完成保持架7的锁紧;
[0016]3、通过连接环10与起重天车或行吊连接,操作天车或行吊将连接环10吊起,连接环10同步带动该侧的支撑体8向上运动;
[0017]4、固定板1通过连接螺钉与外部固定物连接固定,固定板1用于限位,连接环方向的支撑体向上时,在过渡轴与旋转轴的铰接作用下,使支撑体带动保持架同步动作,由于保持架是固定在支撑体内,因此,在运动时不会对保持架造成任何负载;
[0018]5、支撑单元(支撑体8)向上运动(转动)至垂直位置后,旋转支撑体8,旋转支撑体8通过定位块6带动过渡轴5同步动作,过渡轴5带动旋转轴3转动180;
[0019]6、然后再操作天车或行吊带动连接环10使支撑单元下行呈水平放平,从而实现保持架7翻面(使定位块6下槽在上面,保持架7和定位块6上槽位于下面)。
[0020]本方案的定位块6的下槽同样可以放置保持架7,用锁紧螺钉9固定,实现上述操作(双面操作加工);加工完成后拆开锁紧螺钉9,取出保持架7,完成所有动作。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劳动强度低,保持架不易变形,保持架加工后的品质稳定。
[0021]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保持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固定板(1)、连接螺钉(2)、过渡轴(5)、连接环(10),其中,固定板(1)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孔,连接螺钉(2)由上向下穿过连接孔与外部固定物连接固定,固定板(1)顶部中心处竖直安装有旋转轴(3),过渡轴(5)其中一端通过铰轴螺杆(4)与旋转轴(3)铰接,过渡轴(5)另一端与支撑单元连接,保持架(7)由支撑单元承托,支撑单元上设有连接环(10),连接环(10)与外部起重天车或行吊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保持架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单元包括有定位块(6)、支撑体(8),其中,支撑体(8)呈“十”字形,支撑体(8)的每一条叉臂端部均固定有一个定位块(6),其中一个定位块(6)与过渡轴(5)连接,连接环(10)铰接在与过渡轴(5)相对的定位块(6)外侧,定位块(6)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国,沈俊,江新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