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砖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44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心砖墙体,包括空心砖(1)和砂浆(2),由空心砖(1)通过砂浆(2)组砌而成,空心砖(1)的本体包括周围侧壁(3)、至少二块肋板(4),肋板(4)将周围侧壁(3)围成的空腔分隔成至少三个以上的孔洞(5),其特征在于在孔洞(5)的一端还设置有与砖本体一次整体成型的底板(6),底板(6)将孔洞(5)封闭构成盲孔(7),砖本体中有至少一个盲孔(7)为紧靠周围侧壁(3)设置的连续的直通盲孔(8)。这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空心砖墙体,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损坏,极大的降低了空心砖的损耗率,有利于降低墙体成本、节约材料,普遍适用于各种住宅、办公楼、商业广场、仓库或者防火墙的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砖墙体。(二)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采用最多的是三种保温隔热系统及材料,即外 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复合保温系统。其中,外墙外保温系 统和外墙内保温系统是在各种房屋围护结构墙体的外侧面或内侧面粉刷20-30mm厚的胶粉聚苯颗粒砂浆或粘贴30-50mm厚的膨胀聚苯板或 挤塑板,达到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性指标要求;复合保温系统是使用各种 复合保温的砖、板、块或直接采用复合墙体结构,达到建筑节能规定性 指标要求。上述保温隔热系统及材料都可从不同途径达到建筑节能效 果,但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系统保温隔热设计使用年限一般只有 25年,而房屋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0或70年以上,25年以后保温隔 热系统逐渐失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外墙外保温系统因为保温材料 本身强度低的缘故,不宜在保温层上粘贴各种瓷片,只能粉刷各种外墙 涂料,墙体一旦开裂,夏热冬冷地区的房屋必然出现内墙面渗水和霉变; 外墙内保温系统存在二次装修对保温系统的局部破坏问题,导致住户建 筑应用能耗费用的增加,并且房屋在失火情况下,聚苯颗粒和膨胀聚苯 板还会产生大量窒息性烟气,排挤掉室内空气中的氧含量,危及人的生 命安全;复合保温材料系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理想方式,但因大量采用 各种保温隔热材料,导致节能投资费用太大,而且要做防火、防潮处理。 一般而言,相对非节能材料,外墙外保温系统每平方米建筑造价约增加 50-80元、复合保温系统每平方米造价约增加80-120元。因此,研制一 种新型的空心砖墙体以替代老式的隔热保温墙体已成为急需。(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砖墙体,具有砌筑方便,强度高, 整体性、抗裂性和抗震性好,热惰性值高和传热系数低等特点,特别是 具有十分良好的自隔热保温效果。同时,其砌筑用的空心砖也具有成本 低廉、性能优异、制作简单、快捷、方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一种空心砖墙体,包括空心砖和砂浆,由空心砖通过砂浆组砌而成,空心砖的本体包括周围侧 壁、至少二块肋板,肋板将周围侧壁围成的空腔分隔成至少三个以上的 孔洞,其特征在于在孔洞的一端还设置有与砖本体一次整体成型的底 板,底板将孔洞封闭构成盲孔,砖本体中有至少一个盲孔为紧靠周围侧 壁设置的连续的直通盲孔。这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空心砖墙体,由 于在空心砖中有至少一个盲孔为紧靠周围侧壁设置的独立的直通盲孔, 使得这种空心砖应用至墙体中后,特别是应用到房屋建筑外墙中后,独 立的直通盲孔可以将室外与室内的冷热桥切断,在墙体内形成了至少一 个独立的隔热空腔层,有效的阻止了室内室外的热量传递,而底板的设 置可以使得墙体在竖向方向上形成了水平隔断层,使墙体热惰性值提高 及传热系数降低,同时利用盲孔面上的砂浆与通孔面密闭砌筑,可以有 效防止墙体内各空气层冷热空气对流,防止热量的传递,从而达到隔热 保温的目的,此外,与砖本体一次整体成型的底板使得空心砖具有十分 良好的整体性,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损坏,极大的降低了空心砖的损耗 率,有利于降低墙体成本、节约材料,适用于各种住宅、办公楼、商业 广场、仓库或者防火墙的墙体。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直通盲孔是由相对两条肋板和二个端 头侧壁围成的直通盲孔。这样,至少一条直通盲孔是由相对两条肋板和 二个端头侧壁围成的直通盲孔,有利于在空心砖墙体内形成独立的隔热 空腔层,使气流无法在墙体内部流动,可有效地防止热量在墙体内部转 移,从而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直通盲孔是由一面周面侧壁、两个端头 周面侧壁和一面肋板围成的直通盲孔。这样,至少一条直通盲孔是由一 面周面侧壁、两个端头周面侧壁和一面肋板围成的直通盲孔,有利于空 心砖墙体在墙体的室内面或者室外面形成独立的隔热空腔层,使气流无 法在墙体内部流动,可有效地防止热量在墙体内部转移,从而起到良好 的隔热保温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直通盲孔靠砖长条面的周围侧壁设置。这样,直 通盲孔靠砖长的条面周围侧壁设置有利于墙体的砌筑,能够在墙体内部 形成最大面积的空腔隔热层,使墙体具有更好的隔温、隔热和隔声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直通盲孔靠砖顶面的周围侧壁设置。这样,直通 盲孔靠砖宽的顶面周围侧壁设置,使得空心砖在应用过程中如果采用按200810032031.X说明书第3/10页照砖宽面顺序砌筑时,可极大地提高墙体的抗冲击破坏能力,同时,所 形成的隔热层具有最大的宽度,保温隔热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靠外墙面或内墙面至少有一条直通盲孔垂直于 热流传递方向设置。这样,靠外墙面或内墙面至少有一条直通盲孔垂直 于热流传递方向设置时,有利于墙体的砌筑,使得直通盲孔与室外壁面 或者室内壁面处于平行或者接近平行,在墙体内部形成独立的隔热空腔层,同时,能够使热惰性值提高以及传热系数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两条外侧直通盲孔之间有至少一排中间盲孔,相 邻盲孔之间为加强肋板。这样,两条外侧直通盲孔之间有至少一排中间 盲孔,相邻盲孔之间为加强肋板的空心砖墙体,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 和隔声效果,同时因加强肋板能够增强砖的整体受力性能,提高砖的整 体强度,从而可使得墙体的抗冲击破坏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加强肋板在相邻排盲孔中错位设置。 这样,两个以上的加强肋板在相邻排盲孔中错位设置可以有效的起到隔 断热桥的作用,大幅度降低热能在墙体内的传递速度,从而起到良好的 保温隔热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加强肋板的轴线与周围侧壁的轴线平行。这样, 当加强肋板的轴线与周围侧壁的轴线平行时,加强肋板的受力轴线与周 围侧壁的受力轴线相同,可极大地提高加强肋板与周围侧壁之间的协同 受力能力,使空心砖墙体的整体受力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相对砖长条面周围侧壁一侧为低温侧壁,相对一 侧为高温侧壁。这样,能够使墙体热惰性值提高以及热传递系数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砖本体中的盲孔为矩形孔或矩形条孔,并呈平行 布置。这样,极大地降低了空心砖的生产难度,脱模容易,有利于降低 墙体成本,同时,矩形孔或者矩形条孔也能够在墙体内部形成规则的独 立隔热空腔层,有利于保温隔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砖本体中的盲孔为直通盲孔与盲孔相邻布置。这 样,直通盲孔与盲孔相邻布置能够大幅度降低热桥的面积,有效地阻碍 热量的传递。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砖本体中靠近砖长条面周围侧壁的盲孔为直通 盲孔,直通盲孔与设置有加强肋板的盲孔隔行布置,盲孔之间为加强肋 板。这样,加强肋板将空心砖内的直通盲孔进行了进一步的分隔,有效地防止了热量的传递,同时,加强肋板大幅度提高了砖的强度,降低了砖的损耗率,节约了成本,相应降低i墙体的施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砖本体中的盲孔为5排、6排、7排、8排、9 排、10排或11排。这样,砖本体中的盲孔为5排、6排、7排、8排、 9排、10排或11排,将周围侧壁围成的敞口空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直 通盲?L,可在墙体内形成多个独立的空腔隔热层,从而可大幅度提高墙 体的隔热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砖本体中的盲孔最好为7排、9排或11排。这 样,当砖本体中的盲孔为7排、9排或11排时,可在墙体内形成7排、 9排或11排独立的并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空腔隔热层,可以隔断外墙面 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砖墙体,包括空心砖(1)和砂浆(2),由空心砖(1)通过砂浆(2)组砌而成,空心砖(1)的本体包括周围侧壁(3)、至少二块肋板(4),肋板(4)将周围侧壁(3)围成的空腔分隔成至少三个以上的孔洞(5),其特征在于在孔洞(5)的一端还设置有与砖本体一次整体成型的底板(6),底板(6)将孔洞(5)封闭构成盲孔(7),砖本体中有至少一个盲孔(7)为紧靠周围侧壁(3)设置的连续的直通盲孔(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新型墙体材料开发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