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锚固部(定着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更具体是涉 及制造如下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方法,该钢筋具有由一体形成在钢筋 的端部的扩径部构成的锚固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是将其端部弯曲成U字形或L 字形等来作为锚固部,通过该锚固部相对于其它的钢筋或混凝土进行 固定。但是,为了增大相对于混凝土的固定强度,对于端部弯曲成U字 形或L字形等的结构的钢筋,必须加大U字形或L字形等的部分,因 此体积增大,很难在狭窄的场所进行施工,并且,具有钢筋端部的弯 曲加工困难、成本高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如下的带锚固部的钢筋, 该钢筋通过对钢筋的端部进行高温镦锻加工(熱間据込加工)而形成 钉子的头部那样形状的扩径部,将此作为锚固部(参照专利文件l)。图3 (a)是专利文献l中所述的带锚固部的钢筋的概略侧视图, 图3 (b)是表示该带锚固部的钢筋的端部的概略剖视图,图3 (c)是 图(b)的X-X向视剖视图。该带锚固部的钢筋1A,在具有一定外径的通常部分la的两端部 分别通过高温镦锻加工形成圆板形的扩径部lb来作为锚固部。该扩径 部lb与现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锚固部的钢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加热钢筋的端部区域,并实施高温镦锻加工:在轴线方向上压缩被加热的该端部区域、以增大外径的方式使其塑性变形,由此,一体地形成成为锚固部的扩径部,其特征在于, 以如下方式进行加热,即, 使所述钢筋的端部区域的温度随着接近端面而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升高, 从所述钢筋的端面起在轴线方向离开2.0D(D为钢筋的外径)的部分的温度(T↓[1])大于等于1300℃,不到该钢筋材料的熔点, 从所述钢筋的端面起在轴线方向离开5.0D的部分的温度(T↓[2]),大于等于该钢筋材料的Ac3相变温度、小于等于12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岸正章,前之园司,北山信义,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高周波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