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846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产率良好地制造密合强度大且可靠性高的三层被覆金属管1的制造方法。三层被覆金属管1在金属管10的外周面10S依次层积环氧树脂层11、粘接层12、聚烯烃树脂层13。通过下述的工序(1)~(5),制造三层被覆金属管1。(1)将金属管10加热至作为环氧树脂层11的原料的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以上且环氧树脂的交联反应温度以下的工序;(2)通过静电涂装法或流动浸渍法在金属管10的外周面形成环氧树脂的涂膜的工序;(3)在半熔融状态的环氧树脂的涂膜上,通过静电涂装法或流动浸渍法形成热熔融粘接剂的涂膜的工序;(4)以比工序(1)高的温度对金属管10进行加热的工序;(5)在热熔融粘接剂的涂膜上形成聚烯烃树脂的涂膜的工序。形成聚烯烃树脂的涂膜的工序。形成聚烯烃树脂的涂膜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依次层积环氧树脂层、粘接层、聚烯烃树脂层的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对于在海域中使用的钢构件所使用的钢管、在寒冷地区等严酷的环境下铺设的管线中使用的钢管,要求耐腐蚀性、耐冲击性,作为满足这样的要求的钢管,使用在外周面层积被覆有环氧树脂层、粘接层、聚烯烃树脂层的三层被覆钢管,并提出了各种其制造方法。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钢管上涂装环氧粉体涂料后,将聚烯烃树脂和改性聚烯烃树脂从各自的挤出机通过T型模头一起挤出成带状,在旋转的钢管上形成粘接层和聚烯烃层,从而在钢管表面形成三层被覆。
[0004]但是,该方法由于一边使钢管旋转一边形成层,因此存在不能适用于弯管的难点。
[0005]在专利文献2中,在钢管的外表面形成环氧底涂层后,使具有聚烯烃粘接层和聚烯烃层的聚烯烃成型物熔接于上述钢管,由此在钢管表面形成三层被覆。专利文献2的聚烯烃成型物为片状或面板形状。
[0006]在专利文献3中,首先在金属弯管的外周面形成反应固化性环氧树脂的不完全固化固着层,接着,在固着层上形成将热熔融粘接剂的薄膜层和聚烯烃的厚膜层配置为接触的状态而得的临时组装多层被覆,然后,对该被覆下的金属弯管进行感应加热,由此在金属弯管上形成三层被覆。
[0007]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在弯管上形成聚烯烃的厚膜层的方法,记载了绷带式卷绕聚烯烃带的方法、利用热喷涂的方法、在使聚烯烃制的多个短管暂时扩径的状态下疏松地嵌合并通过复原至原来的直径而紧密嵌合的方法、将分割为多个段的聚烯烃制的弯管状成型体段的端部彼此焊接接合而一体化的方法。
[0008]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使用片、带的方法中,为了不混入气泡,必须非常小心,另外,难以控制聚烯烃树脂层的厚度。另外,在利用热喷涂的方法的情况下,也无法使聚烯烃树脂层厚膜化。
[0009]进而,在使用多个短管的方法、使用弯管状成型体段的方法中,短管或段的接合部分的厚度与其他部分相比不同,有时会产生不良情况。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虽然理论上能够使用粉末涂装来实施3层被覆,但难以实用化。
[0011]设想三层被覆金属管在各种条件下使用,期望开发出能够生产率良好地制造符合使用条件的三层被覆金属管的方法。
[0012]现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247887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177458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

1306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产率良好地制造密合强度大且可靠性高的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另外,提供通过该方法制造的三层被覆金属管。
[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0]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形成环氧树脂层之前,在特定温度下预热好金属管,在环氧树脂层和粘接层的涂布结束后,进一步在高温下对金属管进行加热(再加热),即,通过在两个阶段进行加热,即使在三层全部由粉体涂装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密合强度大且可靠性高的三层被覆金属管,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21]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为在金属管的外周面依次层积环氧树脂层、粘接层、聚烯烃树脂层的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粉体涂装形成该环氧树脂层、该粘接层和该聚烯烃树脂层,依次进行下述工序(1)~工序(5)。
[0022](1)将该金属管加热至作为该环氧树脂层的原料的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以上且该环氧树脂的交联反应温度以下的工序;
[0023](2)利用静电涂装法或流动浸渍法在该金属管的外周面形成该环氧树脂的涂膜的工序;
[0024](3)在半熔融状态的该环氧树脂的涂膜上,通过静电涂装法或流动浸渍法形成热熔融粘接剂的涂膜的工序;
[0025](4)在比工序(1)高的温度下对该金属管进行加热的工序;
[0026](5)在该热熔融粘接剂的涂膜上形成聚烯烃树脂的涂膜的工序。
[0027]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的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通过静电涂装法或流动浸渍法进行工序(5),在工序(5)之后进行下述工序(6)。
[0028](6)加热上述金属管的工序
[0029]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的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在工序(6)之后进行1次以上下述工序(7)。
[0030](7)在上述金属管的外周面的最上层的聚烯烃树脂的涂膜上,进一步通过静电涂装法或流动浸渍法涂装聚烯烃树脂,由此使该聚烯烃树脂的涂膜厚膜化,然后,对该金属管进行加热的工序。
[0031]专利技术效果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生产率良好地制造密合强度大且可靠性高的三层被覆金属管。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形成环氧树脂层之前的金属管的预热温度低于环氧树脂的劣化温度,不会发生环氧树脂层的劣化,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金属管的防腐蚀性优异。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半熔融状态下涂布环氧树脂后,立即涂布热熔融粘接剂。即,能够使第一层的涂布与第二层的涂布之间的间隔时间实质上为零。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不仅生产率提高,粘接层的粘接力也提高,能够制造可靠性高的三层被覆金属管。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涂布第一层和第二层之后,在工序(4)中,使第一层、优选使第一层和第二层固化,因此无需在第一层的涂布之前超出必要限度地预先加热金属管。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难以引起作为第一层的材料的环氧树脂的劣化。
[0036]例如,为了使用粉末涂装以充分的厚度形成作为第三层的原料的聚烯烃树脂,需要金属管的温度为250℃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涂布第三层的情况下,涂布第一层之前的金属管的温度需要设为320℃左右,成为环氧树脂的劣化的原因。因此,在专利文献3中,基于粉末涂装的3层被覆的实用化困难。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分阶段地对金属管进行加热,因此能够防止由过度地加热金属管引起的环氧树脂的劣化。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通过粉体涂装来形成最上层的聚烯烃树脂层,因此不会产生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那样的使用了片或带的方法中所看到的产生气泡的问题。
[0039]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在形成最上层的聚烯烃树脂层之前对金属管进行加热(再加热)的工序。因此,与如专利文献3那样仅通过涂布环氧树脂之前的阶段的预热来形成的方法相比,容易控制聚烯烃树脂层的厚度。特别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多次涂装聚烯烃树脂层,因此能够制造具有厚的聚烯烃树脂层的三层被覆金属管。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层的环氧树脂层、第二层的粘接层的原料的涂布完成的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在金属管的外周面依次层积环氧树脂层、粘接层、聚烯烃树脂层,其特征在于,通过粉体涂装形成该环氧树脂层、该粘接层和该聚烯烃树脂层,并依次进行下述工序(1)~工序(5):(1)将该金属管加热至作为该环氧树脂层的原料的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以上且该环氧树脂的交联反应温度以下的工序;(2)利用静电涂装法或流动浸渍法在该金属管的外周面形成该环氧树脂的涂膜的工序;(3)在半熔融状态的该环氧树脂的涂膜上,通过静电涂装法或流动浸渍法形成热熔融粘接剂的涂膜的工序;(4)在比工序(1)高的温度下对该金属管进行加热的工序;(5)在该热熔融粘接剂的涂膜上形成聚烯烃树脂的涂膜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工序(2)完成后立即进行工序(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层被覆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对所述金属管进行加热的工序中,通过感应加热将该金属管均匀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修也梅田勇岩本盛男木村壮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高周波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