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815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在避雷针本体上横向伸出一个与避雷针本体绝缘的横支臂,制高点天线安装在横支臂的末端,横支臂将避雷针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避雷针本体下半部分采用不锈钢管包裹聚酯玻璃钢管,增加刚度强度,并减轻重量。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采用紫铜管内衬高强度钛合金管的结构,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最大外径不超过2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保护水面船舶免遭直击雷破坏,同时避免在全船制高点加装避雷装置所带来的对船体桅杆结构性能以及舰面其它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
本技术属于雷电安全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雷击的破坏,现代水面船舶都会加装避雷装置。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水面船舶的桅杆上需要安装的天线等电子设备种类数量繁多;在此情况的基础上加装避雷针,若仍然采取常规的避雷装置形式,需要在舰船桅杆顶部横向扩伸出一个安装面,然后在此安装面上安装一根高于制高点天线的避雷针。此安装形式会大大增加桅杆结构负担,影响桅杆的刚度。避雷针引下线沿着桅杆表面敷设也存在电磁兼容影响,干扰天线增益和方向图等性能,尤其是发生引导雷电流泄放时,可能会对周边电子设备造成破坏性风险。为了解决水面船舶直击雷防护需求,同时避免在全舰制高点加装避雷针所带来的对舰船总体性能以及舰面其它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不利影响,需要根据船舶桅杆区总体与设备技术创造,结合天线设备与桅杆结构,设计合理的水面船舶避雷装置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目的在于能够保护水面船舶免遭直击雷破坏,同时避免在全船制高点加装避雷装置所带来的对船体桅杆结构性能以及舰面其它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不利影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在避雷针本体上横向伸出一个与避雷针本体绝缘的横支臂,制高点天线安装在横支臂的末端,横支臂将避雷针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避雷针本体下半部分采用不锈钢管包裹聚酯玻璃钢管,增加刚度强度,并减轻重量。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采用紫铜管内衬高强度钛合金管的结构,确保其良好的电导通性,并保证其强度满足要求。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最大外径不超过25mm,避雷针本体上、下两部分通过螺纹紧固在一起,横支臂的长度为450-550mm。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强度钛合金管的屈服强度大于700MPa。按上述技术方案,紫铜管表面电镀锡铅合金。防止氧化。按上述技术方案,避雷针体上、下两部分的连接处采用不干性腻子密封。由于避雷针体上、下两部分属异种金属,须在其咬合处采取防腐措施,用耐老化的不干性腻子密封。按上述技术方案,避雷针本体的底座固定安装在船体桅杆顶部并绝缘,引下线沿着桅杆结构内壁敷设下去,至主船体接地点。利用桅杆的金属封闭结构大幅减小对桅杆附近安装的天线功能性能的电磁兼容影响,并能有效防止雷击时产生的强雷电流通过泄放对周边电子设备的破坏影响。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护水面船舶免遭直击雷破坏,同时避免在全船制高点加装避雷装置所带来的对船体桅杆结构性能以及舰面其它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不利影响。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水面船舶避雷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提供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在避雷针本体上横向伸出一个与避雷针本体绝缘的横支臂,制高点天线1安装在横支臂的末端,横支臂将避雷针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避雷针本体下半部分4采用不锈钢管包裹聚酯玻璃钢管,增加刚度强度,并减轻重量。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3采用紫铜管内衬高强度钛合金管的结构,确保其良好的电导通性,并保证其强度满足要求。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最大外径不超过25mm,避雷针本体上、下两部分通过螺纹紧固在一起,横支臂的长度为450-550mm。进一步地,所述高强度钛合金管的屈服强度大于700MPa。进一步地,紫铜管表面电镀锡铅合金。防止氧化。进一步地,避雷针体上、下两部分的连接处采用不干性腻子密封。由于避雷针体上、下两部分属异种金属,须在其咬合处采取防腐措施,用耐老化的不干性腻子密封。进一步地,避雷针本体的底座固定安装在船体桅杆顶部并绝缘,引下线5沿着桅杆结构2内壁敷设下去,至主船体接地点。利用桅杆的金属封闭结构大幅减小对桅杆附近安装的天线功能性能的电磁兼容影响,并能有效防止雷击时产生的强雷电流通过泄放对周边电子设备的破坏影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由避雷针本体、引下线和制高点天线安装支臂组成。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最大外径为25mm,采用紫铜管内衬高强度钛合金管(TC4,屈服强度大于700MPa)的结构形式,铜管表面电镀锡铅合金。避雷针本体下半部分采用不锈钢制造,外部采用聚酯玻璃钢管包裹,增加刚度强度,并减轻重量。与上半部分用螺纹联接,安装后在咬合处采取防腐措施,用耐老化的不干性腻子密封。此处设计也有利于分拆后运输。避雷针本体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船体桅杆顶部,并做良好绝缘。引下线沿着桅杆结构内壁敷设下去至主船体接地点。原制高点天线偏置,安装在避雷针体的玻璃钢横支臂上。馈线电缆沿横支臂固定,并沿着避雷针体外包聚酯玻璃钢管表面敷设下去。经仿真计算,安装支臂长度约500mm。满足舰船雷击防护的需求。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避雷针本体上横向伸出一个与避雷针本体绝缘的横支臂,制高点天线安装在横支臂的末端,横支臂将避雷针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避雷针本体下半部分采用不锈钢管包裹聚酯玻璃钢管,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采用紫铜管内衬高强度钛合金管的结构,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最大外径不超过25mm,避雷针本体上、下两部分紧固在一起,横支臂的长度为450‑55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避雷针本体上横向伸出一个与避雷针本体绝缘的横支臂,制高点天线安装在横支臂的末端,横支臂将避雷针本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避雷针本体下半部分采用不锈钢管包裹聚酯玻璃钢管,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采用紫铜管内衬高强度钛合金管的结构,避雷针本体上半部分最大外径不超过25mm,避雷针本体上、下两部分紧固在一起,横支臂的长度为450-5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船舶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王文嘉肖后飞崔宏磊姚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