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聿尧专利>正文

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805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设置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底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作为实验基体,透明观察性好,并无需受限于桌面,设置一个斜板作为给予小车动能的光滑斜面,设置一个可拆卸的嵌入板作为水平面,尤其是嵌入板可采用多种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制成多个,方便实验操作,作为一种专用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同时斜板的倾斜程度可由长螺栓的两端在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内左右移动进行改变,能够控制小车动能的大小,如果为了学生便于观察,可将长螺栓的两端在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内向右移动,使得小车动能减小而运动减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本技术属于物理教学的
,尤其涉及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第三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系的概念,第二、第三定律以及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起来的质点力学体系只对惯性系成立。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缺少的,是完全独立的一条重要的力学定律。而牛顿第一定律的验证,一般通过实验模拟出一个仅存在于理想状态的光滑斜面,让小车从光滑斜面滚落到水平面上,水平面可以分别采用毛巾、棉布和木板,通过对比三种粗糙程度不同水平面上运动距离,推理出如果水平面足够光滑,即完全没有摩擦阻力,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目前的实验装置较为简陋,一般分别将毛巾、棉布和木板放置在桌面上作为水平面,毛巾和棉布展平后如果不夹紧,容易在小车的冲击下产生褶皱而阻碍小车运动,影响实验可靠性,同时小车获得动能的光滑斜面的倾斜角度难以调节,使得小车获得的动能难以改变,使得实验速度难以控制,难以放慢小车的初始速度,不便于学生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设置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底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作为实验基体,透明观察性好,并无需受限于桌面,设置一个斜板作为给予小车动能的光滑斜面,设置一个可拆卸的嵌入板作为水平面,尤其是嵌入板可采用多种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制成多个,方便实验操作,作为一种专用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同时斜板的倾斜程度可由长螺栓的两端在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内左右移动进行改变,能够控制小车动能的大小,如果为了学生便于观察,可将长螺栓的两端在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内向右移动,使得小车动能减小而运动减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斜板和底板,所述底板水平放置且上端面右侧设置有所述斜板,所述斜板的左端低且右端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呈竖直放置的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所述斜板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相切且接触,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上分别贯通设置有第二长孔和第一长孔,所述第二长孔和所述第一长孔的主视方向的投影重合且长度所处方向均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长孔和所述第一长孔内嵌入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的前端为手拧端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长螺栓的后端穿出所述第一长孔后由螺母紧固的方式紧固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长螺栓处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斜板的下端面接触;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嵌合孔,所述嵌合孔的前端两端分别水平贯通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嵌合孔的右端处于所述转轴的正下方,所述嵌合孔内自后向前水平嵌入有嵌入板,所述嵌入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标示刻度段,所述标示刻度段处于所述嵌合孔的上方且右端处于所述转轴的上方,所述标示刻度段的长度所处方向为水平方向。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置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底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作为实验基体,透明观察性好,并无需受限于桌面,设置一个斜板作为给予小车动能的光滑斜面,设置一个可拆卸的嵌入板作为水平面,尤其是嵌入板可采用多种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制成多个,方便实验操作,作为一种专用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2、本技术中,斜板的倾斜程度可由长螺栓的两端在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内左右移动进行改变,能够控制小车动能的大小,如果为了学生便于观察,可将长螺栓的两端在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内向右移动,使得小车动能减小而运动减慢。3、本技术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4、本技术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5、本技术便于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中:1-第一侧板,2-第一长孔,3-斜板,4-第二侧板,5-长螺栓,6-第二长孔,7-转轴,8-嵌入板,9-标示刻度段,10-嵌合孔,11-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央”、“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斜板3和底板11,底板11水平放置且上端面右侧设置有斜板3,斜板3的左端低且右端高,底板1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呈竖直放置的第二侧板4和第一侧板1,底板11、第二侧板4和第一侧板1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斜板3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转轴7,转轴7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穿过第二侧板4和第一侧板1,转轴7与底板11的上端面相切且接触,第二侧板4和第一侧板1上分别贯通设置有第二长孔6和第一长孔2,第二长孔6和第一长孔2的主视方向的投影重合且长度所处方向均为水平方向,第二长孔6和第一长孔2内嵌入有长螺栓5,长螺栓5的前端为手拧端并与第二侧板4的前端面接触,长螺栓5的后端穿出第一长孔2后由螺母紧固的方式紧固在第一侧板1上,长螺栓5处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4之间的部分与斜板3的下端面接触;底板11上设置有嵌合孔10,嵌合孔10的前端两端分别水平贯通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4,嵌合孔10的右端处于转轴7的正下方,嵌合孔10内自后向前水平嵌入有嵌入板8,嵌入板8的上端面与底板11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侧板4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标示刻度段9,标示刻度段9处于嵌合孔10的上方且右端处于转轴7的上方,标示刻度段9的长度所处方向为水平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底板11、第二侧板4和第一侧板1作为实验基体,透明观察性好,并无需受限于桌面,设置一个斜板3作为给予小车动能的光滑斜面,设置一个可拆卸的嵌入板8作为水平面,尤其是嵌入板8可采用多种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制成多个,方便实验操作,作为一种专用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同时斜板3的倾斜程度可由长螺栓5的两端在第一长孔2和第二长孔6内左右移动进行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斜板和底板,所述底板水平放置且上端面右侧设置有所述斜板,所述斜板的左端低且右端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呈竖直放置的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底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所述斜板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相切且接触,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上分别贯通设置有第二长孔和第一长孔,所述第二长孔和所述第一长孔的主视方向的投影重合且长度所处方向均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长孔和所述第一长孔内嵌入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的前端为手拧端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面接触,所述长螺栓的后端穿出所述第一长孔后由螺母紧固的方式紧固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长螺栓处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斜板的下端面接触;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嵌合孔,所述嵌合孔的前端两端分别水平贯通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嵌合孔的右端处于所述转轴的正下方,所述嵌合孔内自后向前水平嵌入有嵌入板,所述嵌入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学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斜板和底板,所述底板水平放置且上端面右侧设置有所述斜板,所述斜板的左端低且右端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呈竖直放置的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所述底板、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所述斜板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相切且接触,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上分别贯通设置有第二长孔和第一长孔,所述第二长孔和所述第一长孔的主视方向的投影重合且长度所处方向均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长孔和所述第一长孔内嵌入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的前端为手拧端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聿尧
申请(专利权)人:乔聿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