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77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锁,属于安防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把手,壳体表面分别设置密码键盘、指纹识别区以及锁孔等多级开锁方式,均可对智能锁进行开启,提升使用安全性,开锁也更为便利,壳体内部设置散热扇,对待机运行工作中的智能锁进行持续散热操作,散热管两侧均连接导风孔,使散热风扩散更为均匀,覆盖面积更广,使用稳定性提高,壳体表面上端设置有摄像头,对开锁人员进行主动记录,进一步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并在壳体内部底端连接复位弹簧,在安装使用时对智能锁内部构件形成一定的缓冲保护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把手通过转轴与壳体活动连接,开启时产生与内部锁钩的联动效果,实现该智能锁的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安防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锁。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的加强,因此,高档的防范性的锁具的需求量不断加强。锁具的消费市场里生物识别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技术产品还基本处在一个空白阶段,但是市场消费人群对这方面的需求愿望却呈现出每年40%的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产生,衍生出智能锁这一更高级别的锁具,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已有技术中的智能锁结构及功能较为单一,开锁方式不够丰富,用户体验较差,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受损耗较为严重,使用寿命有待延长,并且其缺乏一定的安全警示及内部散热构件,使用稳定性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锁,旨在实现更为多样化的开锁方式,降低长时间的使用损耗,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提供一定的安全警示及内部散热构件,增强使用稳定性,提高智能锁的用户体验。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锁,包括壳体和把手,所述把手连接于壳体表面,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密码键盘,所述密码键盘上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锁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子锁芯,所述电子锁芯与密码键盘电性连接,所述电子锁芯上端设置有扬声报警器,所述扬声报警器上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扬声报警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电源接口上方,所述电源接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锁孔上方,所述显示屏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扬声报警器一侧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一端连接有散热管,所述壳体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可选的,所述显示屏下端连接有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与电子锁芯电性连接。可选的,所述散热管两侧均连接有导风孔,所述导风孔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可选的,所述把手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把手通过转轴与壳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锁,通过在壳体表面分别设置密码键盘、指纹识别区以及锁孔等多级开锁方式,利用该类方式均可对智能锁进行开启,在提升该智能锁使用安全性的同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更为便利的开锁体验,推广价值更高。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锁,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散热扇,对待机运行工作中的智能锁进行持续散热操作,并在散热管两侧均连接导风孔,使散热风扩散更为均匀,覆盖面积更广,提升该智能锁长时间操作使用的稳定性。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锁,通过在壳体表面上端设置摄像头,能够对开锁人员进行主动记录,当智能锁被接触尝试开启时,摄像头自动启动工作,对开锁人员进行拍摄,进一步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并在壳体内部底端连接复位弹簧,在安装使用时对智能锁内部构件形成一定的缓冲保护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锁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锁包括壳体1和把手2,所述把手2连接于壳体1表面,所述壳体1表面设置有密码键盘3,所述密码键盘3上端设置有摄像头9,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锁孔4,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电子锁芯13,所述电子锁芯13与密码键盘3电性连接,所述电子锁芯13上端设置有扬声报警器14,所述扬声报警器14上端连接有蓄电池15,所述扬声报警器14与蓄电池15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8和电源接口7,所述电源开关8设置于电源接口7上方,所述电源接口7与蓄电池15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表面设置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设置于锁孔4上方,所述显示屏5与电源开关8电性连接,所述扬声报警器14一侧设置有散热扇10,所述散热扇10一端连接有散热管11,所述壳体1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进一步的,参考图1所示,所述显示屏5下端连接有指纹识别区6,所述指纹识别区6与电子锁芯13电性连接,利用指纹识别区6可对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开锁,安全加密效果得到提升。进一步的,参考图3所示,所述散热管11两侧均连接有导风孔12,所述导风孔12等间距设置有多组,利用导风孔12扩大散热风的涉及范围,使风量在壳体1内部的循环效果更好,散热效果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的,参考图1所示,所述把手2一端连接有转轴17,所述把手2通过转轴17与壳体1连接,利用转轴17对把手2与壳体1之间形成联动效果,从而触发内部锁钩实现该智能锁的开启。本技术实施例的门禁控制装置在壳体表面分别设置密码键盘3、指纹识别区6以及锁孔4等多级开锁方式,给使用者带来了更为便利的开锁体验,并且在壳体1内部设置散热扇10,对待机运行工作中的智能锁进行持续散热操作,提升长时间操作使用的稳定性,同时在壳体1表面上端设置摄像头9,能够对开锁人员进行主动记录拍摄,进一步提升使用的安全性,并在壳体1内部底端连接复位弹簧16,在安装使用时对智能锁内部构件形成一定的缓冲保护效果,从而充分提高了该多功能智能锁的使用效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锁,包括壳体和把手,所述把手连接于壳体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密码键盘,所述密码键盘上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锁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子锁芯,所述电子锁芯与密码键盘电性连接,所述电子锁芯上端设置有扬声报警器,所述扬声报警器上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扬声报警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电源接口上方,所述电源接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锁孔上方,所述显示屏与电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扬声报警器一侧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一端连接有散热管,所述壳体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锁,包括壳体和把手,所述把手连接于壳体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密码键盘,所述密码键盘上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锁孔,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子锁芯,所述电子锁芯与密码键盘电性连接,所述电子锁芯上端设置有扬声报警器,所述扬声报警器上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扬声报警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分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电源接口上方,所述电源接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先萍王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铁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