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继红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68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包括面板7、弧形板8、侧板6、预制连接件3、圈梁连接件10五部分,弧形板8与钢管桩1的外形尺寸相匹配,面板7与圈梁4的接触面形状相匹配,通过预制连接件3与圈梁连接件10将面板7与支撑体系的圈梁4快速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垫块与支撑体系的快速安装,克服了钢管桩局部抗压承载力低的缺陷,现场操作简单,施工质量易控,可回收再利用,实现了钢管桩支护支撑体系的快速安装与预应力的快速施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基坑围护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经过大量的技术革新与工程实践,钢管桩及钢管桩连续墙已可在地下工程建设及基坑围护工程领域广泛使用,可全回收再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基坑支护工程领域中,往往需要在围护桩的内侧尽快形成支撑,对于钢筋混凝土支撑,可在钢管与混凝土圈梁的连接处充填素混凝土避免钢管局部压曲,可以通过调节接触面的高度提高钢管的局部抗压承载力。当采用钢支撑时,为了减小基坑变形,在钢支撑施工时需尽快施加预应力,在钢支撑围檩与钢管桩之间充填混凝土,因混凝土养护需要时间,使得支撑预应力难以及时施加,对于基坑变形控制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该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可解决钢管桩局部承压问题,且可使得钢支撑预应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施加,可回收再利用,造价低,施工速度快。该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包括面板、弧形板、侧板、预制连接件、圈梁连接件五部分,弧形板与钢管桩的外形尺寸相匹配,面板与圈梁的接触面形状相匹配,侧板为连接面板与弧形板的板状结构,预制连接件与面板牢固连接,圈梁连接件为将面板与支撑体系的圈梁紧密连接的器具。在上述的钢管桩支撑垫块中,可在面板、侧板与弧形板围合而成空间内设置能提高找平垫块抗压承载力的填充料。本技术的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大幅度提高了基坑支撑的安装速度,降低了安装难度,操作简单,同时可提高钢管桩的局部抗压承载力,为预制构件,可回收再利用,也便于钢管桩的回收,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一种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一种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构造详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用的一种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与圈梁连接详图。具体实施方式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主要结合图1~图3介绍本技术的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的结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该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的结构构造及与钢管桩、支撑、圈梁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如图1~图3所示。由图1~图3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包括面板7、弧形板8、侧板6、预制连接件3、圈梁连接件10五部分,弧形板8与钢管桩1的外形尺寸相匹配,面板7与圈梁4的接触面形状相匹配,侧板6为连接面板7与弧形板8的板状结构,预制连接件3与面板7牢固连接,圈梁连接件10为将面板7与支撑体系的圈梁4紧密连接的器具。由图1可以看出,在使用时,本技术的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2一侧与钢管桩1大面积接触,另一侧与圈梁4大面积接触,从而可大幅度增加钢管桩1与圈梁4之间的接触面积,消除应力集中问题。可通过如图1所示的垫块2之间填充固体或加楔形块约束垫块2,并传递沿圈梁4长度方向的轴力。在本实施例中,可在面板7、侧板6与弧形板8围合而成空间内设置能提高垫块2抗压承载力的填充料9,填充料9可以是混凝土,也可以是钢制加劲板等。主要目的是提高垫块2的承载力。在本实施例中,侧板6可以是垂直放置的平板。在本实施例中,预制连接件3可以是带孔的钢板,圈梁连接件10可以是由螺栓、螺帽组成的连接件。在使用垫块2时,可先在钢管桩1上焊接牛腿,在牛腿上放置垫块2与圈梁4,然后用预制连接件3与圈梁连接件10将垫块2与圈梁4紧密连接,如弧形板8与钢管桩1之间存在缝隙,可通过支撑5施加预应力使弧形板8与钢管桩1密切接触,也可以用砂等材料密实回填弧形板8与钢管桩1之间的间隙。本专利包括但不限于本领域内专业人士可替代使用的其他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其特征是包括面板(7)、弧形板(8)、侧板(6)、预制连接件(3)、圈梁连接件(10)五部分,弧形板(8)与钢管桩(1)的外形尺寸相匹配,面板(7)与圈梁(4)的接触面形状相匹配,侧板(6)为连接面板(7)与弧形板(8)的板状结构,预制连接件(3)与面板(7)牢固连接,圈梁连接件(10)为将面板(7)与支撑体系的圈梁(4)紧密连接的器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钢管桩支撑预制垫块,其特征是包括面板(7)、弧形板(8)、侧板(6)、预制连接件(3)、圈梁连接件(10)五部分,弧形板(8)与钢管桩(1)的外形尺寸相匹配,面板(7)与圈梁(4)的接触面形状相匹配,侧板(6)为连接面板(7)与弧形板(8)的板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继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