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49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其结构包括工装基准板、拉紧支座、底座连轴、固定底座、真空阀、真空管,拉紧支座底座通过两个底座连轴扣合安装于固定底座上端,工装基准板为矩形结构且底部通过衔接方式设于拉紧支座上端。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本实用设有的拉紧制作在塑料模具放置在工装基准板时,通过主传动推杆带动第一传动机构控制负压分布结构与真空控制机构连接,而后联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机构将真空控制机构打开,实现负压连接,确保对工装基准板上的塑料模具进行吸附固定,使塑料模具底部为贴平状态,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打入螺丝与尼龙胶塞,避免出现工作螺纹孔滑牙的情况,提高了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
本技术是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属于塑料模具拉紧机构领域。
技术介绍
在塑料模具的制造中,当我们在设计和加工细水口和简化型细水口模具时,为了控制A板和B板最后开模,才能取出水口料,需要在A板和B板设置尼龙胶塞及一些常用的拉紧机构,目前的塑料模具安装在工装上之前都需要经过背面铣平,进而确保安装后的水平精准度,从而保障加工精度,但是经过铣平的塑料模具常常容易出现弯曲,加大了尼龙胶塞的安装难度,且锁螺丝固定时也容易出现滑牙的情况,故而需要一种拉紧机构将塑料模具事先压平在工装表面上,方便上螺丝以及打尼龙胶塞。现有技术无法将塑料模具背面整体贴合拉紧固定在工装表面上,导致在上螺丝以及打入尼龙胶塞时难度增加,且容易导致工装螺纹孔滑牙损坏,影响了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将塑料模具背面整体贴合拉紧固定在工装表面上,导致在上螺丝以及打入尼龙胶塞时难度增加,且容易导致工装螺纹孔滑牙损坏,影响了工作进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其结构包括工装基准板、拉紧支座、底座连轴、固定底座、真空阀、真空管,所述的拉紧支座底座通过两个底座连轴扣合安装于固定底座上端,所述的工装基准板为矩形结构且底部通过衔接方式设于拉紧支座上端,所述的拉紧支座左右两端各设有装设真空阀的凹槽,所述的真空阀分别与真空管相连接,所述的拉紧支座包括触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联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真空控制机构、复位机构、固定横板、支座主体、负压分布结构,所述的触动机构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座主体上端正中间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联动机构、复位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复位机构位于支座主体内部两面上端并为对称结构,所述的固定横板为平行状态且两端通过扣合方式与支座主体中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支座主体内部两面下端各设有一个真空控制机构,所述的真空控制机构分别与真空阀相连接,所述的负压分布结构共有两个设于支座主体两侧上端且底部与固定横板两端相扣合,所述的负压分布结构底部贯穿连接于工装基准板表面,所述的触动机构底部与支座主体底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触动机构包括主传动推杆、主复位板、传动齿面、复位弹簧,所述的主传动推杆上端贯穿支座主体与工装基准板中部相连接,所述的主复位板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主传动推杆底部且下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支座主体底部相连接,所述的传动齿面有两面且位于主传动推杆两面下端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两面传动齿面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直齿、第二直齿、传动皮带、一号转轮,所述的主传动直齿对向一面分别与传动齿面上端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直齿设于主传动直齿中部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主传动直齿啮合传动皮带与一号转轮相连接,所述的一号转轮与负压分布结构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直齿外侧分别与联动机构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传动齿条、联动转轴、二号皮带、三号直齿,所述的传动齿条对向一侧上端与第二直齿啮合连接且下端与三号直齿右侧相啮合,所述的三号直齿通过套合方式与联动转轴相连接,所述的联动转轴通过二号皮带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收线架、一号滑轮、收线轮、传动绳、收线轮支架、二号滑轮,所述的一号滑轮与二号滑轮各设有两个且底部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座主体底部两端且为对称结构,所述的支座主体底部两端的三分之二处各设有一个收线轮支架,所述的收线轮支架为垂直形态且顶部扣合安装有收线轮,所述的收线架各设有两个且通过衔接方式安装于收线轮中部,所述的收线轮后端通过二号皮带与联动转轴啮合连接,所述的传动绳设有两个且首端与收线架饶合连接且末端绕过一号滑轮、二号滑轮与真空控制机构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真空控制机构包括真空接头、真空开关、真空分布管,所述的真空分布管共设有两个且末端贯穿支座主体与真空阀相连接,所述的真空开关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真空分布管中部,所述的真空分布管上端通过真空接头与负压分布结构底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复位板、第二弹簧、复位杆、固定支架,所述的复位杆设有两个且底部通过两个固定支架安装于固定横板表面两端,所述的第二复位板外侧一面各通过第二弹簧与支座主体内部两面相连接,所述的复位杆首端分别与第二复位板中部相扣合且末端与负压分布结构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负压分布结构包括负压定位口、移动接头、接头滑槽、传动链条、连接管道、第三弹簧、限位推杆,所述的连接管道设有两个且底部贯穿固定横板与真空接头相连接,所述的负压定位口设有两个以上且顶部贯穿支座主体与工装基准板表面相连接,所述的接头滑槽左端顶部与负压定位口底部相连接且左端底部与连接管道底部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管道与负压定位口相互垂直,所述的移动接头上下两端活动扣合于接头滑槽内部且外端通过第三弹簧与支座主体内部两面上端相连接,所述的支座主体内部两面上端各设有限位推杆且贯穿位于第三弹簧中部,所述的传动链条设有两个上端与两个移动接头的对向端相扣合,所述的传动链条下端分别绕过一号转轮与两个复位杆对向端扣合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在需要固定塑料模具时,将塑料模具放置在工装基准板表面,然后拉紧支座顶部的主传动推杆内塑料模具下压下沉,并挤压底部主复位板与复位弹簧,且主传动推杆两侧通过传动齿面啮合带动两端主传动直齿转动,再有主传动直齿分别啮合带动传动皮带、第二直齿进行传动,设有的传动皮带带动啮合一号转轮逆时针转动并啮合传动链条上端往移动接头松动,从而使第三弹簧恢复弹性将移动接头带入负压定位口底部,使负压定位口与连接管道实现连接;此外,第二直齿转动后啮合传动齿条上端上升,且传动齿条下端分别啮合三号直齿转动,然后三号直齿通过联动转轴啮合二号皮带带动收线轮旋转起来,位于联动转轴表面的收线架就能够对传动绳上端进行缠绕,形成对传动绳的拖动,再由一号滑轮、二号滑轮导向联动,设有的传动绳下端带动真空开关旋转,最终打开真空分布管,使真空负压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到负压定位口,就能够对工装基准板表面的塑料模具进行吸附拉紧,确保弯曲的塑料底部能够形成压平状态,方便后续进行打螺丝以及尼龙胶塞。本技术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本实用设有的拉紧制作在塑料模具放置在工装基准板时,通过主传动推杆带动第一传动机构控制负压分布结构与真空控制机构连接,而后联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机构将真空控制机构打开,实现负压连接,确保对工装基准板上的塑料模具进行吸附固定,使塑料模具底部为贴平状态,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打入螺丝与尼龙胶塞,避免出现工作螺纹孔滑牙的情况,提高了工作进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拉紧支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拉紧支座工作形态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工装基准板-1、拉紧支座-2、底座连轴-3、固定底座-4、真空阀-5、真空管-6、触动机构-201、第一传动机构-202、联动机构-203、第二传动机构-204、真空控制机构-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其结构包括工装基准板(1)、拉紧支座(2)、底座连轴(3)、固定底座(4)、真空阀(5)、真空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紧支座(2)底座通过两个底座连轴(3)扣合安装于固定底座(4)上端,所述的工装基准板(1)为矩形结构且底部通过衔接方式设于拉紧支座(2)上端,所述的拉紧支座(2)左右两端各设有装设真空阀(5)的凹槽,所述的真空阀(5)分别与真空管(6)相连接;所述的拉紧支座(2)包括触动机构(201)、第一传动机构(202)、联动机构(203)、第二传动机构(204)、真空控制机构(205)、复位机构(206)、固定横板(207)、支座主体(208)、负压分布结构(209),所述的触动机构(201)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座主体(208)上端正中间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02)与联动机构(203)、复位机构(206)相连接,所述的复位机构(206)位于支座主体(208)内部两面上端并为对称结构,所述的固定横板(207)为平行状态且两端通过扣合方式与支座主体(208)中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支座主体(208)内部两面下端各设有一个真空控制机构(205),所述的真空控制机构(205)分别与真空阀(5)相连接,所述的负压分布结构(209)共有两个设于支座主体(208)两侧上端且底部与固定横板(207)两端相扣合,所述的负压分布结构(209)底部贯穿连接于工装基准板(1)表面,所述的触动机构(201)底部与支座主体(208)底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其结构包括工装基准板(1)、拉紧支座(2)、底座连轴(3)、固定底座(4)、真空阀(5)、真空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紧支座(2)底座通过两个底座连轴(3)扣合安装于固定底座(4)上端,所述的工装基准板(1)为矩形结构且底部通过衔接方式设于拉紧支座(2)上端,所述的拉紧支座(2)左右两端各设有装设真空阀(5)的凹槽,所述的真空阀(5)分别与真空管(6)相连接;所述的拉紧支座(2)包括触动机构(201)、第一传动机构(202)、联动机构(203)、第二传动机构(204)、真空控制机构(205)、复位机构(206)、固定横板(207)、支座主体(208)、负压分布结构(209),所述的触动机构(201)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支座主体(208)上端正中间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02)与联动机构(203)、复位机构(206)相连接,所述的复位机构(206)位于支座主体(208)内部两面上端并为对称结构,所述的固定横板(207)为平行状态且两端通过扣合方式与支座主体(208)中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支座主体(208)内部两面下端各设有一个真空控制机构(205),所述的真空控制机构(205)分别与真空阀(5)相连接,所述的负压分布结构(209)共有两个设于支座主体(208)两侧上端且底部与固定横板(207)两端相扣合,所述的负压分布结构(209)底部贯穿连接于工装基准板(1)表面,所述的触动机构(201)底部与支座主体(208)底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动机构(201)包括主传动推杆(2011)、主复位板(2012)、传动齿面(2013)、复位弹簧(2014),所述的主传动推杆(2011)上端贯穿支座主体(208)与工装基准板(1)中部相连接,所述的主复位板(2012)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主传动推杆(2011)底部且下端通过复位弹簧(2014)与支座主体(208)底部相连接,所述的传动齿面(2013)有两面且位于主传动推杆(2011)两面下端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两面传动齿面(2013)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20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02)包括主传动直齿(2021)、第二直齿(2022)、传动皮带(2023)、一号转轮(2024),所述的主传动直齿(2021)对向一面分别与传动齿面(2013)上端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直齿(2022)设于主传动直齿(2021)中部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主传动直齿(2021)啮合传动皮带(2023)与一号转轮(2024)相连接,所述的一号转轮(2024)与负压分布结构(209)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直齿(2022)外侧分别与联动机构(203)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的拉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机构(203)包括传动齿条(2031)、联动转轴(2032)、二号皮带(2033)、三号直齿(2034),所述的传动齿条(2031)对向一侧上端与第二直齿(2022)啮合连接且下端与三号直齿(2034)右侧相啮合,所述的三号直齿(2034)通过套合方式与联动转轴(2032)相连接,所述的联动转轴(2032)通过二号皮带(203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艺同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