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25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下模板的内部两端通过连接销钉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柱套筒,若干导柱套筒的上端贯穿至下模板的上端嵌套连接在连接导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模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卸料板设计,以及卸料板上设有若干导流槽设计,以及导流槽一端外接油泵设计,使人员在模具冲压过程中,带有润滑油的切削液有效通过卸料安上的导流槽充分的浇到冲裁工作表面上,从而有效对模具加工工件表面进行降温,从而有效解决了加工工件表面过热,容易发生工件拉伸断裂问题,切削液中的润滑油能对加工工件表面进行很好的润滑,从而达到提高模具工作零件寿命的目的,更实用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为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属于五金件冲压领域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冲压领域,厚料冲裁一直是一个难点,特别是模具工作零件的磨损比较大,从而造成配件更换频繁,成本增加,现在很多企业采用在工作零件表面进行TD技术或者TiAlN技术处理等防护工件措施,但在模具连续生产冲压制作过程中,其模具加工工件表面容易过热,长期使用时导致工件表面拉伤或者断裂情况发生,大大削弱了模具加工件的使用寿命,存在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通过下模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卸料板设计,以及卸料板上设有若干导流槽设计,以及导流槽一端外接油泵设计,使人员在模具冲压过程中,带有润滑油的切削液有效通过卸料安上的导流槽充分的浇到冲裁工作表面上,从而有效对模具加工工件表面进行降温,从而有效避免了加工工件表面过热,容易发生工件拉伸断裂问题,切削液中的润滑油能对加工工件表面进行很好的润滑,从而达到提高模具工作零件寿命的目的,更实用经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内部两端通过连接销钉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柱套筒,若干所述导柱套筒的上端贯穿至下模板的上端嵌套连接在连接导柱上,若干所述连接导柱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模板的两端上,若干所述连接销钉之间位于上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垫板,所述上模垫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腔,所述上模腔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销,且所述上模腔通过固定销与下模腔固定相连,所述下模腔的上端位于若干固定销之间固定连接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内部贯穿有若干导流槽,所述下模腔的下端通过下模垫板与下模板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下模腔的上端位于卸料板的四周对应固定销的位置设有销孔。优选的,所述卸料板的上端设有若干出油孔,且所述出油孔均与导流槽固定相连,所述导流槽的一端与外接输油泵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固定销设有四个,且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模腔的四周拐角处。优选的,所述连接导柱上端通过连接销钉与上模板固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模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卸料板设计,以及卸料板上设有若干导流槽设计,以及导流槽一端外接油泵设计,使人员在模具冲压过程中,带有润滑油的切削液有效通过卸料安上的导流槽充分的浇到冲裁工作表面上,从而有效对模具加工工件表面进行降温,从而有效解决了加工工件表面过热,容易发生工件拉伸断裂问题,切削液中的润滑油能对加工工件表面进行很好的润滑,从而达到提高模具工作零件寿命的目的,更实用经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连接销钉;4、连接导柱;5、导柱套筒;6、上模垫板;7、上模腔;8、固定销;9、下模腔;10、卸料板;11、导流槽;12、出油孔;13、下模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2,下模板2的内部两端通过连接销钉3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柱套筒5,若干导柱套筒5的上端贯穿至下模板2的上端嵌套连接在连接导柱4上,若干连接导柱4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模板1的两端上,若干连接销钉3之间位于上模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垫板6,上模垫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腔7,上模腔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销8,且上模腔7通过固定销8与下模腔9固定相连,下模腔9的上端位于若干固定销8之间固定连接有卸料板10,卸料板10的内部贯穿有若干导流槽11,下模腔9的下端通过下模垫板13与下模板2固定相连。下模腔9的上端位于卸料板10的四周对应固定销8的位置设有销孔,方便使上模腔7通过固定销8与下模腔9契合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对原料进行冲塑,卸料板10的上端设有若干出油孔12,且出油孔12均与导流槽11固定相连,导流槽11的一端与外接输油泵固定相连,有效对卸料板10上的冲压部位进行润滑降温,简单实用,固定销8设有四个,且分别对应设置在上模腔7的四周拐角处,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连接导柱4上端通过连接销钉3与上模板1固定相连,方便拆卸,简单实用。具体的,当人员使用时,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到卸料板10上,然后将上模板1通过液压系统向下模板2方向下降,从而使连接导柱4插设到导柱套筒5中,从而使上模板1与下模板2有效贴合到一起,上模板1下降过程中,同时带动固定销8插设到下模腔9中,使上模腔7与下模腔9贴合,从而对卸料板10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冲压成型,当工件冲压过程中,导流槽11有效将带有冷却液的切削液浇到冲裁工件部位,从而有效对模具冲压部位进行冷却,且通过润滑油有效浇注到成型的工件上,从而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分离时,更方便人员将成型工件从卸料板10上分离,简单实用方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的内部两端通过连接销钉(3)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柱套筒(5),若干所述导柱套筒(5)的上端贯穿至下模板(2)的上端嵌套连接在连接导柱(4)上,若干所述连接导柱(4)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模板(1)的两端上,若干所述连接销钉(3)之间位于上模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垫板(6),所述上模垫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腔(7),所述上模腔(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销(8),且所述上模腔(7)通过固定销(8)与下模腔(9)固定相连,所述下模腔(9)的上端位于若干固定销(8)之间固定连接有卸料板(10),所述卸料板(10)的内部贯穿有若干导流槽(11),所述下模腔(9)的下端通过下模垫板(13)与下模板(2)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的内部两端通过连接销钉(3)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柱套筒(5),若干所述导柱套筒(5)的上端贯穿至下模板(2)的上端嵌套连接在连接导柱(4)上,若干所述连接导柱(4)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模板(1)的两端上,若干所述连接销钉(3)之间位于上模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垫板(6),所述上模垫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模腔(7),所述上模腔(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销(8),且所述上模腔(7)通过固定销(8)与下模腔(9)固定相连,所述下模腔(9)的上端位于若干固定销(8)之间固定连接有卸料板(10),所述卸料板(10)的内部贯穿有若干导流槽(11),所述下模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蔡子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金力精工电子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