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叶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03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茶叶烘箱,包括烘箱,烘箱内间隔交错设置有若干左斜板和右斜板,且烘箱内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及底面均设有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其能自动进行翻茶作业解决了一般烘箱烘干效果不均匀,容易使茶叶出现部分受热过高而部分潮湿的问题,同时烘箱的结构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减少了热量的流失,改善了工人工作条件,且节省了能源,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茶叶烘箱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具体为一种新型茶叶烘箱。
技术介绍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健康的饮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加工工艺一般为摊晾、杀青、揉捻、理条、烘干。烘干是茶叶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主要目的是去除茶叶里的水分,同时达到茶叶定型及耐氧化的目的。现有技术中茶叶烘干通常采用烘箱来完成,烘箱内间隔布置有横板,经揉捻理条后的茶叶均匀的摊放在托盘中,然后将托盘放置在横板上层层码放,利用炭火盆或者电能进行烘烤,烘箱内的热气是从底部向上流动,对于同一时间段放入烘箱内的茶叶,就会出现低处靠近热源处的茶叶烘干了而高处远离热源处的茶叶还未烘干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茶叶的烘干程度不均匀,且大部分烘箱不能实现自动翻茶作业,容易使茶叶烘干出现局部受热过高而部分潮湿影响烘干效果等问题,茶叶在烘烤结束后要收取并替换托盘,工作人员需来回打开烘箱门进行替换托盘操作,不仅极大的浪费劳动力,而且因为烘箱一般温度较高,工人也容易被烫伤,并且在打开箱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烘箱内热量的流失,进行下一批茶叶烘干时需要重新蓄热,造成资源的浪费,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茶叶烘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茶叶烘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茶叶烘箱,包括烘箱,所述烘箱上端设有倒梯形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端口设有盖板,所述进料口下端口焊接有进料斜板,所述烘箱左侧内壁上设有左斜板组,所述左斜板组由若干左斜板组成,所述烘箱右侧内壁上设有右斜板组,所述右斜板组由若干右斜板组成,所述左斜板与所述右斜板间隔交错设置,所述右斜板组下端设有固定斜板,所述固定斜板右端焊接固定在所述烘箱右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斜板的左端延伸到所述烘箱左侧壁上的出料口内,所述烘箱内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以及底面上均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烘箱底端四个角均设有滑块,所述烘箱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平行设有两道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烘箱的右侧外壁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进料口的上端口铰接。优选的,所述左斜板与所述烘箱左侧内壁铰接,所述右斜板与所述烘箱右侧内壁铰接。优选的,所述左斜板和右斜板可调节的角度均为5°~30°。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由加热管、热电偶、控温器以及交流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而成,所述加热管呈S状,所述控温器固定在所述烘箱的右侧外壁上。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外端设有斜行的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内侧靠近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凹槽,所述出料槽外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左侧壁中间设有把手,所述挡板与所述凹槽卡接配合。优选的,所述滑块呈凸字形,所述滑槽的截面也呈凸字形。优选的,所述滑槽左右两侧设有软胶垫,所述软胶垫与所述滑槽的内壁粘连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烘箱内间隔交错设置若干左斜板和右斜板,并且在烘箱外设置气缸,使气缸推动烘箱在滑槽内做往复运动,通过烘箱的振动使茶叶轮流翻转滚落在左右斜板上,既实现了茶叶边烘干边运输,又使茶叶在翻滚中烘烤,省去了替换托盘和手动翻茶的工序,减少了工作量,而且不需要工人反复打开箱盖进行高温操作,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2.本技术通过在烘箱内的四个侧面及底面都设置了加热组件,使整个烘箱内的热源分布均匀,且茶叶在烘箱内不是静止受热,不会出现靠近热源处的茶叶烘干了而远离热源处的茶叶还未烘干的现象,实现了均匀地烘干茶叶的过程;3.本技术通过在出料口外设置出料槽,并在出料槽上设置挡板,使挡板挡住出料口使烘箱进行密闭的烘烤工作,同时防止未烘干的茶叶滚落出来,烘干完成后只需抽走挡板并将茶叶全部收集出来后即可进行新一轮的烘干工作,节省时间,且烘箱内大部分的热量都不会流失,节省了资源。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其能自动进行翻茶作业解决了一般烘箱烘干效果不均匀,容易使茶叶出现部分受热过高而部分潮湿的问题,同时烘箱的结构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减少了热量的流失,改善了工人工作条件,且节省了能源,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茶叶烘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烘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烘箱;11、进料口;111、盖板;112、进料斜板;12、左斜板组;121、左斜板;13、右斜板组;131、右斜板;132、固定斜板;14、加热组件;141、加热管;142、热电偶;143、控温器;144、交流电源;15、出料口;16、出料槽;161、侧板;1611、凹槽;162、挡板;1621、把手;17、滑块;2、底座;21、滑槽;211、软胶垫;3、气缸;31、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茶叶烘箱,如图1-3所示,包括烘箱1,烘箱1上端设有倒梯形的进料口11,进料口11上端口设有盖板111,进料口11下端口焊接有进料斜板112,烘箱1左侧内壁上设有左斜板组12,左斜板组12由若干左斜板121组成,烘箱1右侧内壁上设有右斜板组13,右斜板组13由若干右斜板131组成,左斜板121与右斜板131间隔交错设置,右斜板组13下端设有固定斜板132,固定斜板132右端焊接固定在烘箱1右侧内壁上,固定斜板132的左端延伸到烘箱1左侧壁上的出料口15内,烘箱1内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以及底面上均设有加热组件14。本实施例中,盖板111与进料口11的上端口铰接,且铰接部位的连接处卡紧,方便进料后盖上盖板111防止热量散发,且保证进料口11处还未下落的茶叶不会因烘箱振动而被弹出。本实施例中,左斜板121与烘箱1左侧内壁铰接,右斜板131与烘箱1右侧内壁铰接,使左右斜板可以根据茶叶的干湿程度或品种不同来调节倾斜角度,进而调整茶叶烘干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左斜板121和右斜板131可调节的角度均为5°~30°,因为一般茶叶烘干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斜板倾斜角度太大茶叶会直接从进料口11直接落到固定斜板132上,达不到烘干的效果,且斜板倾斜角度过大,会使左右斜板互相触碰,堵塞茶叶下滑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出料口15外端设有斜行的出料槽16,出料槽1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茶叶烘箱,包括烘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上端设有倒梯形的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上端口设有盖板(111),所述进料口(11)下端口焊接有进料斜板(112),所述烘箱(1)左侧内壁上设有左斜板组(12),所述左斜板组(12)由若干左斜板(121)组成,所述烘箱(1)右侧内壁上设有右斜板组(13),所述右斜板组(13)由若干右斜板(131)组成,所述左斜板(121)与所述右斜板(131)间隔交错设置,所述右斜板组(13)下端设有固定斜板(132),所述固定斜板(132)右端焊接固定在所述烘箱(1)右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斜板(132)的左端延伸到所述烘箱(1)左侧壁上的出料口(15)内,所述烘箱(1)内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以及底面上均设有加热组件(14);所述烘箱(1)底端四个角均设有滑块(17),所述烘箱(1)下方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平行设有两道滑槽(21),所述滑块(17)与所述滑槽(21)滑动配合,所述底座(2)上还设有气缸(3),所述气缸(3)上设有活塞杆(31),所述活塞杆(31)的一端与所述气缸(3)连接,所述活塞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烘箱(1)的右侧外壁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茶叶烘箱,包括烘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上端设有倒梯形的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上端口设有盖板(111),所述进料口(11)下端口焊接有进料斜板(112),所述烘箱(1)左侧内壁上设有左斜板组(12),所述左斜板组(12)由若干左斜板(121)组成,所述烘箱(1)右侧内壁上设有右斜板组(13),所述右斜板组(13)由若干右斜板(131)组成,所述左斜板(121)与所述右斜板(131)间隔交错设置,所述右斜板组(13)下端设有固定斜板(132),所述固定斜板(132)右端焊接固定在所述烘箱(1)右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斜板(132)的左端延伸到所述烘箱(1)左侧壁上的出料口(15)内,所述烘箱(1)内部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以及底面上均设有加热组件(14);所述烘箱(1)底端四个角均设有滑块(17),所述烘箱(1)下方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平行设有两道滑槽(21),所述滑块(17)与所述滑槽(21)滑动配合,所述底座(2)上还设有气缸(3),所述气缸(3)上设有活塞杆(31),所述活塞杆(31)的一端与所述气缸(3)连接,所述活塞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烘箱(1)的右侧外壁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叶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1)与所述进料口(11)的上端口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树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