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组件及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99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组件及冰箱,属于风冷冰箱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引流板、盖板和定位板,引流板与盖板扣合形成一风室,风室被一主分流板分割为两风流向相反的侧向风道,每一侧向风道被至少一个次分流板分割为若干风流向相同的分流风道;每一分流风道所引导出风风向与引流板一表面平行,分流风道的风道一端至风道另一端横截面面积依次递减;定位板的一表面设有若干定位柱,定位板的另一表面固接有一装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所设与冰箱背部风道,实现冰箱内后板上正向出风,提高风流在冰箱中循环效率,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道组件及冰箱
本技术属于风冷冰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一种安装该风道组件的冰箱。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冷藏室采用多为两侧测出风或中间直出风方式的风道结构,对于直出风风道来说,缺点是出风口在冷藏室后背的中心线处,风道正面垂直分布出风口。为了远距离送风,以便给门搁架处降温,出风口较大、风速快、出风温度低,因此会造成实物被冻伤或风干。两侧出风的风道结构,出风口左右对称分布在冷藏室后背两侧,风速形成环绕送风方式,沿冷藏室内壁面吹到冷藏室内前端,环绕后再到达冷藏室中部,这种送风方式虽然不会对物品产生冻伤,但是市场上冰箱冷藏室风道宽度大多较小,风道与间室必须有一定高度差,且结构较为复杂;超宽侧出风风道结构由于出风口距离内胆侧面距离小,风道宽度较大,送风行程加长,压损增大,风道循环效率低,结构实现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冰箱,解决现有技术风道宽度较大,送风行程长,压损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风道组件,包括盖板、引流板和定位板,所述引流板与盖板扣合形成一风室,所述风室被一主分流板分割为两风流向相反的侧向风道,每一所述侧向风道被至少一个次分流板分割为若干风流向相同的分流风道;其中,每一所述分流风道所引导出风风向与引流板一表面平行,所述分流风道的风道一端至风道另一端横截面面积依次递减;所述定位板的一表面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依次穿过引流板、盖板上相对应设置通孔,且定位柱的伸出盖板的端部配合有一锁紧螺栓;所述定位板的另一表面固接有一装饰板;所述盖板、引流板、定位板和装饰板组合为一风道组件本体。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板包括基板和梯形板,所述梯形板为一等腰梯形板,所述风室开设在梯形板上,所述主分流板设置在梯形板上,所述次分流板成对设置在基板上,且若干次分流板两两关于基板一纵向中心面对称;其中,所述主分流板和次分流板上均设置有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开有一风扇槽位,所述风扇槽位内壁上设有导风圈,所述引流板上的设有一风扇槽,所述风扇通过螺栓固定在风扇槽内,且风扇的端部嵌合在导风圈内;所述盖板的外表面沿风扇槽位周侧设有若干定位板条。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一对“L”形扣板,所述“L”形扣板配合在引流板上所开的一对槽口内;所述定位板的另一表面设有格栅板,所述装饰板的一表面设有与格栅配合的凸块,所述装饰板通过凸块配合在格栅上。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顶盖和侧板,所述侧板设有两个,所述侧板与顶盖的夹角等于梯形板的顶角。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风道的风道截面以每行程10cm在5%-30%之间递变一种冰箱;所述风道组件本体配合在一冰箱本体的后板上所开空腔内,所述风道组件上两侧分流风道出风口与冰箱两侧板本体垂直;其中,所述分流风道与侧板本体相距在10~50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组件上设有六个分流风道,且两两一对,所述冰箱本体设有三个隔间,每一所述隔间均分布有一对分流风道;其中,所述分流风道风口设置于隔间高度的1/2~2/3之间;每一所述分流风道的出风口均设有一风向调节板,所述风向调节板通过一转轴安装在分流风道的出风口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冰箱风道组件,通过在冰箱背板上设置风道,通过正面出风,并两侧出风,增加风道循环效率高,盖板、引流板、定位板和装饰板组成一风道组件本体,盖板、引流板和定位板通过扣板或螺栓连接,装饰板通过凸块配合在定位板上,配合紧密,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风道侧边设置出风口,避免物品挡住出风口现象,避免直接吹造成物品水分流失,隔间内温度更均匀。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风道组件本体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盖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盖板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装饰板上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冰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冰箱本体的剖视图;图9为图8A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盖板,2-引流板,3-定位板,4-装饰板,5-风道组件本体,6-冰箱本体,101-顶盖,102-定位板条,103-风扇槽位,104-侧板,105-通孔,106-导风圈,201-分流风道,202-凸起,203-侧向风道,204-风扇槽,205-梯形板,206-槽口,207-基板,208-次分流板,209-主分流板,210-风室,301-“L”形扣板,302-定位柱,303-格栅板,601-隔间,602-侧板本体,603-风向调节板,604-后板,605-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厚度”、“顶”、“中”、“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9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风道组件,包括用于控制风流向的引流板2以及与引流板2相扣合的盖板1,引流板2与盖板1扣合形成一风室210,风室210被一主分流板209分割为两风流向相反的侧向风道203,每一侧向风道203被至少一个次分流板208分割为若干风流向相同的分流风道201;其中,每一分流风道201所引导出风风向与引流板2一表面平行,分流风道201的风道一端至风道另一端横截面面积依次递减;其中,分流风道201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截面面积比在0.3-08之间;一优方案,为分流风道201出风口小于进风口,分流风道201的风道截面以每行程10cm在5%-30%之间递变,其中一最优递变在16%-23%之间;顶盖101和侧板104,侧板104设有两个,侧板104与顶盖101的夹角等于梯形板205的顶角,顶角角度在38°-72°之间,一最优角度在52°-57°之间。其中,引流板2包括基板207和梯形板205,梯形板205为一等腰梯形板205,风室210开设在梯形板205上,主分流板209设置在梯形板205上,次分流板208成对设置在基板207上,且若干次分流板208两两关于基板207一纵向中心面对称;其中,主分流板209和次分流板208上均设置有凸起202,每一主分流板209或次分流板208上所设置的凸起202用于控制同侧分流风道201分流位置以及流道的进风截面。盖板1上开有一风扇槽位103,风扇槽位103内壁上设有导风圈106,引流板2上的设有一风扇槽204,风扇通过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引流板(2)和定位板(3):所述引流板(2)与盖板(1)扣合形成一风室(210),所述风室(210)被一主分流板(209)分割为两风流向相反的侧向风道(203),每一所述侧向风道(203)被至少一个次分流板(208)分割为若干风流向相同的分流风道(201);其中,每一所述分流风道(201)所引导出风风向与引流板(2)一表面平行,所述分流风道(201)的风道一端至风道另一端横截面面积依次递减;所述定位板(3)的一表面设有若干定位柱(302),所述定位柱(302)依次穿过引流板(2)、盖板(1)上相对应设置通孔(105),且定位柱(302)的伸出盖板(1)的端部配合有一锁紧螺栓;所述定位板(3)的另一表面固接有一装饰板(4);所述盖板(1)、引流板(2)、定位板(3)和装饰板(4)组合为一风道组件本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引流板(2)和定位板(3):所述引流板(2)与盖板(1)扣合形成一风室(210),所述风室(210)被一主分流板(209)分割为两风流向相反的侧向风道(203),每一所述侧向风道(203)被至少一个次分流板(208)分割为若干风流向相同的分流风道(201);其中,每一所述分流风道(201)所引导出风风向与引流板(2)一表面平行,所述分流风道(201)的风道一端至风道另一端横截面面积依次递减;所述定位板(3)的一表面设有若干定位柱(302),所述定位柱(302)依次穿过引流板(2)、盖板(1)上相对应设置通孔(105),且定位柱(302)的伸出盖板(1)的端部配合有一锁紧螺栓;所述定位板(3)的另一表面固接有一装饰板(4);所述盖板(1)、引流板(2)、定位板(3)和装饰板(4)组合为一风道组件本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2)包括基板(207)和梯形板(205),所述梯形板(205)为一等腰梯形板(205),所述风室(210)开设在梯形板(205)上,所述主分流板(209)设置在梯形板(205)上,所述次分流板(208)成对设置在基板(207)上,且若干次分流板(208)两两关于基板(207)一纵向中心面对称;其中,所述主分流板(209)和次分流板(208)上均设置有凸起(2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开有一风扇槽位(103),所述风扇槽位(103)内壁上设有导风圈(106),所述引流板(2)上的设有一风扇槽(204),所述风扇通过螺栓固定在风扇槽(204)内,且风扇的端部嵌合在导风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敏王瑶李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