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的隔墙构件。专利申请号为87104478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室内隔墙构件。该构件为长方体实心式,四个侧面均设有凹槽。砌墙时,用专制的“T”字形构件插入隔墙构件侧面的凹槽,相邻构件与之砌合,“T”字形构件的横或竖条同时处两构件的凹槽内,起定位接合作用,以砌成隔墙。由于“T”字形构件和隔墙构件为单独件,在砌墙时,又只能使相邻构件的角接处或局部定位接合,因而稳定性不太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的积木式轻质隔墙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方案结构图,左上、下角为局部剖视。本技术由四面体框架〔1〕和面板〔2〕、面板〔3〕构成,两面板分别装于四面体框架两侧面,构成六面体形状,中间为空腔,以减轻重量;本技术有接合面〔4〕、〔5〕、〔6〕、〔7〕。接合面〔4〕上有凸条〔8〕,凸条〔8〕上设凸台〔9〕,凸台〔9〕按一定尺寸规则设置,图1所述方案为2个凸台;与接合面〔4〕相对应的接合面〔5〕有凹槽〔10〕,凹槽〔10〕内设凹台〔11〕,凹台的数量与接合面〔4〕上的凸台相应;接合面〔6〕上设凹槽〔12〕,接合面〔7〕上设凸条〔1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积木式轻质隔墙构件,有四个接合面,即接合面〔4〕、〔5〕、〔6〕、〔7〕,其中一接合面即接合面〔6〕上有凹槽,其特征是: a.由四面体框架〔1〕和面板〔2〕、面板〔3〕构成,所述的面板〔2〕、面板〔3〕分别装于四面体框架〔1〕的两侧面, b.接合面〔4〕上有凸条〔8〕,所述的凸条〔8〕上至少有一凸台〔9〕; c.与接合面〔4〕相对应的接合面〔5〕上有凹槽〔10〕,所述的凹槽〔10〕内至少有一凹台〔11〕,所述凹台〔11〕的数量与接合面〔4〕上的凸台〔9〕相应, d.接合面〔7〕上有凸条〔13〕。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