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超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87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所述搅拌机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脚,所述搅拌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与搅拌机本体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可以带动连接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斜杆发生角度变化,带动第一运动套环第一运动套环左右运动,第一斜杆的运动带动第二斜杆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运动套环左右运动,复位弹簧可以很好的限制第二运动套环的运动范围,方便将搅拌叶片上的附着物料清除,更能提高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
技术介绍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也在迅速的崛起,建筑的大量耸立意味着原材料的大量消耗,搅拌机在建筑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速物料的混合,提高了建筑作业的进度,但是现有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用完之后,很多物料还附着在搅拌片上,都是直接水管喷射清洗,清洗的效率很低,故而提出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具备更能提高清洗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用完之后,很多物料还附着在搅拌片上,都是直接水管喷射清洗,清洗的效率很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高清洗效率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所述搅拌机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脚,所述搅拌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与搅拌机本体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机本体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搅拌机本体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第一运动套环和第二运动套环,所述第一运动套环位于限位板和第二运动套环之间,所述第一运动套环远离限位板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运动套环远离传动轴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运动套环靠近传动轴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第二运动套环的一端均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伸缩杆,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液压伸缩杆均位于同一侧的搅拌叶片的下方,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传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杆,所述第一斜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斜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铰接座,所述第四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搅拌机本体的右侧连通有排出管。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均为硬质弹性杆,且第一斜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斜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一运动套环和第二运动套环的侧面积均小于限位板的侧面积。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靠近传动轴的一侧与传动轴接触。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且两个加固杆的顶端均与搅拌机本体的底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顶部和搅拌机本体的底壁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通过液压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可以带动连接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斜杆发生角度变化,带动第一运动套环第一运动套环左右运动,第一斜杆的运动带动第二斜杆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运动套环左右运动,复位弹簧可以很好的限制第二运动套环的运动范围,方便将搅拌叶片上的附着物料清除,更能提高清洗效率。2、该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通过进水管,可以向搅拌机本体的内部加入一定量的水,静置一端时间后,开启驱动电机,可以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有利于清除附着物料,最后清洗的水通过排出管排出,更能提高清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中:1搅拌机本体、2固定架脚、3进料斗、4进水管、5驱动电机、6传动轴、7搅拌叶片、8限位板、9第一运动套环、10第二运动套环、11第一铰接座、12第二铰接座、13复位弹簧、14液压伸缩杆、15连接块、16第三铰接座、17第一斜杆、18第四铰接座、19第二斜杆、20排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1,搅拌机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脚2,搅拌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3,进料斗3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的底端与搅拌机本体1相连通,搅拌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且两个加固杆的顶端均与搅拌机本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6,传动轴6上套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顶部和搅拌机本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传动轴6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机本体1的内部,传动轴6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搅拌机本体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叶片7,搅拌叶片7的远离传动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传动轴6上套设有第一运动套环9和第二运动套环10,第一运动套环9和第二运动套环10的侧面积均小于限位板8的侧面积,第一运动套环9位于限位板8和第二运动套环10之间,第一运动套环9远离限位板8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1,第二运动套环10远离传动轴6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12,第二运动套环10靠近传动轴6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两个复位弹簧13远离第二运动套环10的一端均与传动轴6固定连接,传动轴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伸缩杆14,同一侧的两个液压伸缩杆14均位于同一侧的搅拌叶片7的下方,液压伸缩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靠近传动轴6的一侧与传动轴6接触,连接块15远离传动轴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座16,第一铰接座11和第三铰接座16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杆17,第一斜杆1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11和第三铰接座16铰接,第一斜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铰接座18,第四铰接座18和第二铰接座12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杆19,通过液压伸缩杆14的伸长和缩短,可以带动连接块15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斜杆17发生角度变化,带动第一运动套环9左右运动,第一斜杆17的运动带动第二斜杆19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运动套环10左右运动,复位弹簧13可以很好的限制第二运动套环10的运动范围,方便将搅拌叶片7上的附着物料清除,更能提高清洗效率,第一斜杆17和第二斜杆19均为硬质弹性杆,且第一斜杆17的长度大于第二斜杆19的长度,第二斜杆1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铰接座18和第二铰接座12铰接,搅拌机本体1的右侧连通有排出管20,通过进水管4,可以向搅拌机本体1的内部加入一定量的水,静置一端时间后,开启驱动电机5,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脚(2),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底端与搅拌机本体(1)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机本体(1)的内部,所述传动轴(6)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搅拌机本体(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叶片(7),所述搅拌叶片(7)的远离传动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传动轴(6)上套设有第一运动套环(9)和第二运动套环(10),所述第一运动套环(9)位于限位板(8)和第二运动套环(10)之间,所述第一运动套环(9)远离限位板(8)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1),所述第二运动套环(10)远离传动轴(6)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12),所述第二运动套环(10)靠近传动轴(6)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两个所述复位弹簧(13)远离第二运动套环(10)的一端均与传动轴(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伸缩杆(14),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液压伸缩杆(14)均位于同一侧的搅拌叶片(7)的下方,所述液压伸缩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远离传动轴(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座(16),所述第一铰接座(11)和第三铰接座(16)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杆(17),所述第一斜杆(1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11)和第三铰接座(16)铰接,所述第一斜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铰接座(18),所述第四铰接座(18)和第二铰接座(12)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杆(19),所述第二斜杆(1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四铰接座(18)和第二铰接座(12)铰接,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右侧连通有排出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建筑用小型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脚(2),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3),所述进料斗(3)的右侧设置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底端与搅拌机本体(1)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机本体(1)的内部,所述传动轴(6)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搅拌机本体(1)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叶片(7),所述搅拌叶片(7)的远离传动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传动轴(6)上套设有第一运动套环(9)和第二运动套环(10),所述第一运动套环(9)位于限位板(8)和第二运动套环(10)之间,所述第一运动套环(9)远离限位板(8)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1),所述第二运动套环(10)远离传动轴(6)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12),所述第二运动套环(10)靠近传动轴(6)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两个所述复位弹簧(13)远离第二运动套环(10)的一端均与传动轴(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伸缩杆(14),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液压伸缩杆(14)均位于同一侧的搅拌叶片(7)的下方,所述液压伸缩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柳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