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漏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58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03
组合式漏勺,包括外勺体、内勺体和勺把,内勺体装配在外勺体内。内勺体的外壁与外勺体的内壁接触,内勺体和外勺体上开设有若干条均一一对应且内外通透的漏孔,内勺体上端边沿固定连接有连接圈,连接圈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块,外勺体上端边沿外侧设置有与限位块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弧形滑条,弧形滑条滑动设在限位块内;勺把为中空的长柄状结构,勺把的前端上侧与连接圈固定连接,勺把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外勺体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一套餐具提高了漏勺的使用功能,内勺体上的漏孔和外勺体上的漏孔对应连通时,可作为漏勺使用,内勺体上的漏孔和外勺体上的漏孔错开时,可作为汤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漏勺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具,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漏勺。
技术介绍
漏勺和汤勺在非常流行的火锅餐饮中经常被使用,不过现有的漏勺和汤勺均为单独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用起来不太方便。另外,现有的漏勺的漏孔大小决定了只能捞取小于漏孔的食物,不能对漏孔的大小进行调节,以适合捞取不同大小的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漏孔大小以捞取不同大小食物、并可以作为汤勺使用的组合式漏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组合式漏勺,包括外勺体、内勺体和勺把,假设外勺体和内勺体的敞口端方向朝上,内勺体装配在外勺体内,内勺体的外壁与外勺体的内壁接触,内勺体和外勺体上开设有若干条均一一对应且内外通透的漏孔,每条漏孔均呈长条状,每条漏孔的长度方向均沿内勺体和外勺体的母线方向设置,内勺体上端边沿固定连接有位于外勺体上端边沿的连接圈,连接圈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块,外勺体上端边沿外侧设置有与限位块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弧形滑条,每个限位块均呈L型结构,限位块内壁与连接圈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弧形滑道,弧形滑条滑动装配在弧形滑道内;勺把为中空的长柄状结构,勺把的前端上侧通过连接板与内勺体的连接圈固定连接,勺把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外勺体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拉簧、推杆、齿轮和弧形齿条,勺把后部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和导向孔,定位孔沿前后方向设置,导向孔位于定位孔左侧或右侧并与定位孔连通,勺把内部设置有位于导向孔后侧的挂环,导向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勺把上表面的推钮,拉簧的后端与挂环连接,拉簧的前端连接在螺栓下部,推杆后端折弯成圆环,圆环套在螺栓上,连接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一根固定轴,齿轮同轴向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弧形齿条沿外勺体的圆周表面固定设置在外勺体上,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齿轮后侧开设有插孔,推杆前后向下折弯后伸入到插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本技术在螺栓与导向孔的后侧壁接触时,内勺体上的漏孔和外勺体上的漏孔全部对应贯通,漏孔的宽度最大,用手向前推动推钮,驱动螺栓向前拉动拉簧并向前推动推杆,推杆前端由于与齿轮偏心设置,推杆向前移动就会推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就驱动弧形齿条转动,与弧形齿条固定连接的外勺体就会围绕内勺体转动,弧形滑条在弧形滑道内转动,当推钮沿导向孔推到定位孔内时,内勺体上的漏孔和外勺体上的漏孔错开,外勺体遮挡内勺体上的漏孔,内勺体遮挡外勺体上的漏孔,内勺体和外勺体就形成一个汤勺,就可以舀汤。当螺栓由定位孔被推到导向孔内时,在拉簧的作用下,拉杆被拉簧向后拉动,齿轮再反转复位,弧形齿条和外勺体也复位,内勺体上的漏孔和外勺体上的漏孔对应贯通。若沿导向孔向前推动推钮不同的距离,就可以使内勺体上的漏孔和外勺体上的漏孔具有不同的重合宽度,从而适应捞取不同大小的食物。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一套餐具提高了漏勺的使用功能,内勺体上的漏孔和外勺体上的漏孔对应连通时,可作为漏勺使用,内勺体上的漏孔和外勺体上的漏孔错开时,可作为汤勺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向视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组合式漏勺,包括外勺体1、内勺体2和勺把3,假设外勺体1和内勺体2的敞口端方向朝上,内勺体2装配在外勺体1内,内勺体2的外壁与外勺体1的内壁接触,内勺体2和外勺体1上开设有若干条均一一对应且内外通透的漏孔4,每条漏孔4均呈长条状,每条漏孔4的长度方向均沿内勺体2和外勺体1的母线方向设置,内勺体2上端边沿固定连接有位于外勺体1上端边沿的连接圈7,连接圈7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块5,外勺体1上端边沿外侧设置有与限位块5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弧形滑条6,每个限位块5均呈L型结构,限位块5内壁与连接圈7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弧形滑道,弧形滑条6滑动装配在弧形滑道内;勺把3为中空的长柄状结构,勺把3的前端上侧通过连接板18与内勺体2的连接圈7固定连接,勺把3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外勺体1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拉簧8、推杆9、齿轮10和弧形齿条11,勺把3后部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2和导向孔13,定位孔12沿前后方向设置,导向孔13位于定位孔12左侧或右侧并与定位孔12连通,勺把3内部设置有位于导向孔13后侧的挂环14,导向孔13内穿设有螺栓15,螺栓15上端螺纹连接有位于勺把3上表面的推钮16,拉簧8的后端与挂环14连接,拉簧8的前端连接在螺栓15下部,推杆9后端折弯成圆环,圆环套在螺栓15上,连接板18底部固定设置有一根固定轴17,齿轮10同轴向转动连接在固定轴17上,弧形齿条11沿外勺体1的圆周表面固定设置在外勺体1上,齿轮10与弧形齿条11啮合,齿轮10后侧开设有插孔,推杆9前后向下折弯后伸入到插孔内。在拉簧8的拉力作用下,本技术在螺栓15与导向孔13的后侧壁接触时,内勺体2上的漏孔4和外勺体1上的漏孔4全部对应贯通,漏孔4的宽度最大,用手向前推动推钮16,驱动螺栓15向前拉动拉簧8并向前推动推杆9,推杆9前端由于与齿轮10偏心设置,推杆9向前移动就会推动齿轮10转动,齿轮10转动就驱动弧形齿条11转动,与弧形齿条11固定连接的外勺体1就会围绕内勺体2转动,弧形滑条6在弧形滑道内转动,当推钮16沿导向孔13推到定位孔12内时,内勺体2上的漏孔4和外勺体1上的漏孔4错开,外勺体1遮挡内勺体2上的漏孔4,内勺体2遮挡外勺体1上的漏孔4,内勺体2和外勺体1就形成一个汤勺,就可以舀汤。当螺栓15由定位孔12被推到导向孔13内时,在拉簧8的作用下,拉杆被拉簧8向后拉动,齿轮10再反转复位,弧形齿条11和外勺体1也复位,内勺体2上的漏孔4和外勺体1上的漏孔4对应贯通。若沿导向孔13向前推动推钮16不同的距离,就可以使内勺体2上的漏孔4和外勺体1上的漏孔4具有不同的重合宽度,从而适应捞取不同大小的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漏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勺体、内勺体和勺把,假设外勺体和内勺体的敞口端方向朝上,内勺体装配在外勺体内,内勺体的外壁与外勺体的内壁接触,内勺体和外勺体上开设有若干条均一一对应且内外通透的漏孔,每条漏孔均呈长条状,每条漏孔的长度方向均沿内勺体和外勺体的母线方向设置,内勺体上端边沿固定连接有位于外勺体上端边沿的连接圈,连接圈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块,外勺体上端边沿外侧设置有与限位块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弧形滑条,每个限位块均呈L型结构,限位块内壁与连接圈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弧形滑道,弧形滑条滑动装配在弧形滑道内;勺把为中空的长柄状结构,勺把的前端上侧通过连接板与内勺体的连接圈固定连接,勺把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外勺体转动的动力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漏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勺体、内勺体和勺把,假设外勺体和内勺体的敞口端方向朝上,内勺体装配在外勺体内,内勺体的外壁与外勺体的内壁接触,内勺体和外勺体上开设有若干条均一一对应且内外通透的漏孔,每条漏孔均呈长条状,每条漏孔的长度方向均沿内勺体和外勺体的母线方向设置,内勺体上端边沿固定连接有位于外勺体上端边沿的连接圈,连接圈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限位块,外勺体上端边沿外侧设置有与限位块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弧形滑条,每个限位块均呈L型结构,限位块内壁与连接圈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弧形滑道,弧形滑条滑动装配在弧形滑道内;勺把为中空的长柄状结构,勺把的前端上侧通过连接板与内勺体的连接圈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云李统陈帮春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