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56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7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包括锅体和盖合于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蒸汽阀,蒸汽阀上设有向锅体内通入蒸汽的进气通道和将锅体内蒸汽排出的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位于锅体的中轴线上。通过具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蒸汽阀将蒸汽按设定的位置导入和排出,避免蒸汽从锅体上直接溢出,且具有易于清洗、通用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技术介绍
现有饭煲实现煮饭、煲粥功能,一般采用在内胆的外部加热,如底部加热(发热盘、电磁加热)或四周加热(IH电磁加热),内胆吸收热量并传递给内部的水和米饭,直至将饭煮熟。上述加热方式受热部位集中在内胆和米饭的接触位置,使得加热时胆内不同区域的米饭受热不均,底部受热大于顶部,内胆周边处受热大于内胆中心处,最终影响米饭口感。现有技术中出现向饭煲内通入蒸汽的结构,然而由于其直接向饭煲内通入蒸汽,对饭煲内的元器件影响较大,并且靠近内胆的蒸汽口由于胆内沸腾而粘黏一些食物而不便于清洗。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通过具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蒸汽阀将蒸汽按设定的位置导入和排出,避免蒸汽从锅体上直接溢出,且具有易于清洗、通用性好的特点。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蒸汽饭煲,应用有该烹饪器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以下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合于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蒸汽阀,蒸汽阀上设有向锅体内通入蒸汽的进气通道和将锅体内蒸汽排出的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位于锅体的中轴线上。其中蒸汽的导入和排出通过锅盖上安装的蒸汽阀实现,通过蒸汽阀上设置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将蒸汽按设定的位置导入和排出,避免蒸汽从锅体上直接溢出,并使得锅体和锅盖组成一个独立结构。锅体内食物被蒸汽加热而沸腾时,少量食物往往会进入蒸汽阀内导致难以清洗,而蒸汽阀可从锅盖本体上可拆卸下的结构,则方便对蒸汽阀进行单独清洗,解决了难清洗的问题。另外,单独设置的蒸汽阀,其结构可独立设计和制造,通用性好。再者,蒸汽阀的进气通道位于锅体中轴线上,使蒸汽从锅体的中间位置进入,而不偏移,保证锅体内各处蒸汽量趋于一致,以提高烹饪效果。本技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通道环绕所述进气通道布置。由于出气通道环绕所述进气通道布置,使得喷射入的蒸汽先向下接触食物,后向四周扩散,再向上扩散,最后从出气通道排出,从而使蒸汽在烹饪器具内形成对流,提高烹饪的加热效果。另外,蒸汽在向出气通道移动的过程中,部分蒸汽由于惯性,加之喷入蒸汽的气流扰动,部分蒸汽将绕过出气通道而移动向进气通道,最终随进入的蒸汽一起参与再对流循环,提高了热效率。本技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的蒸汽进入口和出气通道的蒸汽排出口之间间隔的距离为2-30mm。在该距离下,从蒸汽进入口喷射入的蒸汽对蒸汽排出口处蒸汽的影响明显,可更加有效的带动部分即将从蒸汽排出口出去的蒸汽继续回到烹饪器具内进行再对流循环。本技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阀设有蒸汽进入接口和蒸汽排出接口,所述蒸汽进入接口和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蒸汽排出接口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蒸汽排出接口以蒸汽进入接口为中心而环绕布置。该设置后,蒸汽阀可通过蒸汽进入接口与蒸汽发生装置的管道对接,通过蒸汽排出接口与蒸汽回收装置的管道对接,另外,蒸汽排出接口以蒸汽进入接口为中心而环绕布置,使得接口具有万向接头功能,方便蒸汽阀一起与蒸汽回收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的管道的对接。本技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布置在蒸汽阀的中轴线上,出气通道以进气通道为中心环绕设置。保证蒸汽阀在安装于锅盖本体上时,不会由于蒸汽阀的转动而改变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位于锅体上的位置,从而保证在相同进气温度和进气量条件下烹饪效果的一致性。本技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在位于其蒸汽进入口的一端分化为至少两个朝向不同的子进气通道。通过子进气通道朝锅体内不同的方向喷入蒸汽,保证各处温度趋于一致。本技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阀至少部分位置凸出锅盖本体上方而作为提手用。将进出气功能和锅盖提手功能合二为一,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另外,还避免了设置提手时,提手对蒸汽阀和外部构件的对接在空间上的影响。本技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盖本体形成用于安装蒸汽阀的安装座,蒸汽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纹连接、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合连接有蒸汽阀,安装座则开设贯通的蒸汽孔以分别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本技术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盖本体形成用于安装蒸汽阀的安装孔,所述蒸汽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安装孔被限制于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上阀体和下阀体之间可拆卸安装。由于蒸汽阀包括可拆卸的上阀体和下阀体,因此在清洗时,可将蒸汽阀本身拆开进行清洗,清洗更加干净。以下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饭煲。一种蒸汽饭煲,包括煲体和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煲体设有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接头,煲体通过蒸汽接头与蒸汽阀对接。使用时烹饪器具内装填好食物,将蒸汽阀与煲体的蒸汽接头对接,之后即可提供蒸汽进行烹饪,烹饪好时,直接将蒸汽接头与蒸汽阀分离,拿出烹饪器具即可。清洗时,只需单独对烹饪器具清洗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施例一的外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施例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施例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施例一的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施例一的蒸汽阀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施例二的蒸汽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施例三的结构分解后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蒸汽饭煲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蒸汽饭煲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烹饪器具10,煲体20,蒸汽接头201,蒸汽进入管道202,锅体1,锅盖2,锅盖本体21,安装孔22,安装座23,蒸汽孔231,蒸汽阀3,进气通道31,子进气通道311,出气通道32,蒸汽进入口33,蒸汽排出口34,隔条35,蒸汽进入接口36,蒸汽排出接口37,上阀体38,下部381,卡块382,下阀体39,上部391,卡槽392,进入口39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至图5,其为本技术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实施例一的图示。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10,包括锅体1和盖合于锅体1上的锅盖2,所述锅盖2包括锅盖本体21,所述锅盖本体21上可拆卸安装有蒸汽阀3,蒸汽阀3上设有向锅体1内通入蒸汽的进气通道31和将锅体1内蒸汽排出的出气通道32。其中蒸汽的导入和排出通过锅盖2上安装的蒸汽阀3实现,通过蒸汽阀3上设置的进气通道31和出气通道32将蒸汽按设定的位置导入和排出,避免蒸汽从锅体1上直接溢,并使得锅体1和锅盖2组成一个独立结构。锅体1内食物被蒸汽加热而沸腾时,少量食物往往会进入蒸汽阀3内导致难以清洗,而蒸汽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合于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蒸汽阀,蒸汽阀上设有向锅体内通入蒸汽的进气通道和将锅体内蒸汽排出的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位于锅体的中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合于锅体上的锅盖,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本体上可拆卸安装有蒸汽阀,蒸汽阀上设有向锅体内通入蒸汽的进气通道和将锅体内蒸汽排出的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位于锅体的中轴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环绕所述进气通道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的蒸汽进入口和出气通道的蒸汽排出口之间间隔的距离为2-3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设有蒸汽进入接口和蒸汽排出接口,所述蒸汽进入接口和进气通道连通,所述蒸汽排出接口和出气通道连通,所述蒸汽排出接口以蒸汽进入接口为中心而环绕布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加热用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布置在蒸汽阀的中轴线上,出气通道以进气通道为中心环绕设置。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于凌振邱雄杰马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