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30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2:03
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所述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包括气囊座、设于气囊座两端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气囊座中的设有连通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两端覆盖有电极板,且电极板与气囊座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电极板和气囊座接入电路,且电极板与气囊座保保持一定的间隙供电流变液流动,两者始终不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复杂的密封结构,不用担心低压密封失效的问题;通过控制电极板上的电压可以灵活的控制阻尼大小,操作方便。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 Damping Structure in Air Bag Damper

The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structure in an air bag damper comprises an air bag seat, a first air bag and a second air bag at both ends of the air bag seat. The air ba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working passage connecting the first air bag and the second air bag. The two ends of the working passage are covered with an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air bag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balloon seat are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and the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balloon seat maintain a certain gap to supply the rheological fluid flow, and the two are not contacted at all tim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no need of complex sealing structure, no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failure of low-pressure sealing, flexible control of damping siz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on the electro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
本技术属于流体阻尼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
技术介绍
阻尼器,是一种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阻尼器一般可分为: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脉冲阻尼器、旋转阻尼器、风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其中,粘滞阻尼器是根据流体运动,特别是当流体通过节流孔时会产生节流阻力的原理而制成的,是一种与活塞运动速度相关的阻尼器,应用广泛。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粘滞阻尼器都使用到活塞结构,这需要匹配的复杂的密封结构,存在线速度低、低压密封失效等缺点,成本高,维修麻烦,同时带阀片的活塞装置不适用与电流变、磁流变等有颗粒物的阻尼油,因此目前也有采用气囊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出现,如公布号为CN10282912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液刚度阻尼可调气体弹簧,结构简单,可以很好的实现气体弹簧刚度的调整。本技术对现有技术中的气囊式电流变液阻尼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具体对其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作出了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避免了活塞的使用,无需复杂的密封装置,成本低,运行可靠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所述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包括气囊座、设于气囊座两端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气囊座中的设有连通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两端覆盖有电极板,且电极板与气囊座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电极板和气囊座接入电路,且电极板与气囊座保持一定的间隙供电流变液流动,两者始终不接触。本技术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中不使用活塞结构,密封结构简单,只需要保证气囊与气囊座之间的密封即可,这通过现有技术中的胶粘合或卡箍密封等可以实现。工作时,通过挤压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使其中的电流变液通过工作通道发生流动,此过程中,电流变液需要通过电极板与气囊座之间的缝隙,将电极板连上高压电源之后,可以改变该缝隙中的电流变液的性质,实现阻尼大小的控制,实现很好的阻尼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气囊座中设有与电极板电连接的导电座,该导电座外通过绝缘衬套与气囊座保持绝缘,所述导电座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源。作为优选,所述电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气囊座上,且电极板上该固定位置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绝缘垫和第二绝缘垫;所述螺栓为不导电螺栓,或螺栓与电极板之间设有绝缘块,使螺栓与电极板之间保持绝缘。作为优选,所述电极板与气囊座之间的间隙为0.5-1.5mm,优选为1mm。具体的,该间隙由第二绝缘垫支撑起,第二绝缘垫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数量和厚度,以便更改电极板与气囊座之间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双气囊的结构取代了常规的活塞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2)不需要复杂的密封结构,不用担心低压密封失效的问题;(3)通过控制电极板上的电压可以灵活的控制阻尼大小,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阻尼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中涉及的一种气囊式电流变液阻尼器,包括第一架体、设于第一架体上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可与第一架体发生相对运动的第二架体,其中:所述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架体上的气囊座12、设于气囊座12两端的第一气囊41和第二气囊42,所述气囊座12中的设有连通第一气囊41和第二气囊42的工作通道121,所述工作通道121的两端覆盖有电极板8,电极板8的直径大于工作通道121的内径,且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电极板8和气囊座12接入电路,且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保持绝缘;所述第二架体包括用于压迫第一气囊41的第一压板31、用于压迫第二气囊42的第二压板32、用于连接和固定第一压板31和第二压板32的压板连接柱5;所述第一架体包括固定柱13、固定于固定柱13一端的连接板14,所述气囊座12固定于固定柱13的另一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互相套在一起,且气囊座12的外沿上设有供压板连接柱5穿行的凹槽128,该结构紧凑,成本低,凹槽128也起到限位作用。此外,所述第一压板31上设有用于向第一气囊41中倒入电流变液的第一灌装口18,所述第二压板32上设有用于向第二气囊42中倒入电流变液的第二灌装口19,第一灌装口18和第二灌装口19上设有加固螺母2,加液后的密封为常规方式。所述第二压板32上设有支撑柱15,通过推拉支撑柱15可以实现第二架体的移动。此外,具体本技术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中,所述气囊座12中设有与电极板8电连接的导电座10,该导电座10外通过绝缘衬套11与气囊座12保持绝缘,所述导电座10通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所述电极板8通过螺栓6固定在气囊座12上,且电极板8上该固定位置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绝缘垫7和第二绝缘垫9;所述螺栓6为不导电螺栓,或螺栓6与电极板8之间设有绝缘块,保持绝缘即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之间的间隙为0.5-1.5mm,优选为1mm,该间隙由第二绝缘垫9支撑起,第二绝缘垫9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数量和厚度,以便更改电极板与气囊座之间的间隙。本技术中的气囊式电流变液阻尼器中不使用活塞结构,密封结构简单,只需要保证气囊与气囊座12之间的密封即可,如通过胶粘合或卡箍密封等方式实现。本技术中的阻尼器工作时,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发生相对运动,挤压第一气囊41或第二气囊42,使其中的电流变液通过工作通道121发生流动,此过程中,电流变液需要通过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之间的缝隙。此时,电极板8通过电线孔道的电线127与外界高压电源连通,气囊座12接地,通电后可以改变该缝隙中的电流变液的性质,实现阻尼大小的控制,实现很好的阻尼效果。具体的,第二架体往下运动时,第一气囊41压缩变形,体积减小,电流变液通过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之间的间隙进入工作通道121中,进而进入第二气囊42中,第二气囊42变形,体积增大。通过控制电极板8的电压,即可使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之间间隙的电流变液物理性能发生变化。由此达到控制阻尼力的效果。以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双气囊的结构取代了常规的活塞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复杂的密封结构,不用担心低压密封失效的问题;通过控制电极板上的电压可以灵活的控制阻尼大小,操作方便。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包括气囊座(12)、设于气囊座(12)两端的第一气囊(41)和第二气囊(42),所述气囊座(12)中的设有连通第一气囊(41)和第二气囊(42)的工作通道(121),所述工作通道(121)的两端覆盖有电极板(8),且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电极板(8)和气囊座(12)接入电路,且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保持绝缘。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包括气囊座(12)、设于气囊座(12)两端的第一气囊(41)和第二气囊(42),所述气囊座(12)中的设有连通第一气囊(41)和第二气囊(42)的工作通道(121),所述工作通道(121)的两端覆盖有电极板(8),且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电极板(8)和气囊座(12)接入电路,且电极板(8)与气囊座(12)保持绝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阻尼器中的电流变液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座(12)中设有与电极板(8)电连接的导电座(10),该导电座(10)外通过绝缘衬套(11)与气囊座(12)保持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麦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