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200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柱结构,它包括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在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除交叉处外的各条肋上都开有通孔;在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的开有通孔的肋上可设有预应力钢丝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结构相比,其自重每平方米可减少347公斤左右,因而大大降低了造价;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肋腹部上均有通孔,这样可方便于水平管线的穿越,从而减少或省去管道支架,并且便于维护。(*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层或多层建筑上使用的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柱结构。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当建筑物的跨度大于18米以上时,实心平板与柱组成的板柱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由于其自重太大,已无法应用,为了减轻自重,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密肋井字楼盖板柱结构,这种结构虽然比板柱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的自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是,由于密肋井字楼盖板柱结构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肋上,而肋的腹部主要是传递剪力,因此在肋部的材料约有70%是多余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密肋井字楼盖板柱结构还是存在着自重较重、制造成本较高的缺点。不能满足建筑物大跨度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重较轻、造价较低的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柱。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是在现有的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它包括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1),并在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1)除交叉处外的各条肋上都开有通孔(2),这样即可减轻重量;对于需要跨越更大跨度(即25米以上跨度)的板柱,可在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1)的开有通孔(2)的肋上设置预应力钢丝束(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的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结构相比,其自重每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柱结构,它包括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1),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密肋井字楼盖板柱(1)除交叉处外的各条肋上都开有通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俭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智亿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