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结构出料口的麦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2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新结构出料口的麦仓。解决了小麦出仓时,可能结拱堵塞的问题。特点是:出口预埋件为中空的直角圆锥台形,上大下小,出口预埋件的下口直径为d;上口直径为3.0~4.0d;其上口中心线与下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0~1.5d。出口预埋件采用直角圆锥台的形式,其各出口离中心的距离缩短,加大各出口管道的斜度,或降低楼层高度,保证每个管道畅通。另一方面由于上出口变大,麦仓底部漏斗形高度降低,仓容扩大,土建节省。(*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粮设备,具体地说是麦仓。
技术介绍
面粉厂为保证正常生产,稳定流量以及进行小麦搭配,建有多个麦仓。麦仓的形状一般采取圆形、正方形或矩形截面,仓的底部做成漏斗形。为了防止小麦出仓时产生自动分级,造成质量不均匀,一般采用多出口麦仓。麦仓出料口采用预埋圆柱形钢管的形式。为方便与外面管道相接,其直径与管道相同,一般为130~200mm。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麦仓底部的漏斗形与预埋钢管接口太小,小麦易结拱堵塞,需要经常清理;二是,各出口出仓后要进到一个集料斗内,集料斗与仓底的距离要保证1.5~2.0米,否则各出口管道斜度不够,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小麦出仓时,可能结拱堵塞的问题;缩短各出口离中心的距离,加大各出口管道的斜度,或降低楼层高度,保证每个管道畅通,具有新结构出料口的麦仓。具体结构改进方案如下:改变麦仓出口预埋件的形状,设计方案为出口预埋件为中空的直角圆锥台形,上大下小,出口预埋件的下口直径为d,下口直径d的范围为130~200mm;上口直径为3.0~4.0d;出口预埋件的高度为300~450mm;出口预埋件的上口中心线与下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0~1.5d。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麦仓出料口预埋件改变后,小麦顺利流出,同时由于上出口变大,麦仓底部漏斗形高度降低,仓容扩大,土建节省;2.采用直角圆锥台的形式,其各出口离中心的距离缩短,加大各出口管道的斜度,或降低楼层高度,保证每个管道畅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出口预埋件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技术包括仓体1,仓体1底部为四个漏斗形仓底2,漏斗形仓底2的出料口内安装有出口预埋件3,出口预埋件3与外接管道4连接,管道4下部是集料斗5;出口预埋件3为中空的直角圆锥台形,上大下小,靠仓的中心部位是直角。出口预埋件3的下口直径为d,与外接管道直径相同,一般为130~200mm;出口预埋件3的上口直径与仓底的漏斗形相同,一般为3.0~4.0d;出口预埋件3的高度与仓底板厚相同,一般为300~450mm;出口预埋件的上口中心线与下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0~1.5d,见图3、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新结构出料口的麦仓,包括仓体,仓体底部为两个以上漏斗形仓底,漏斗形仓底的出料口内设有出口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预埋件为中空的直角圆锥台形,上大下小,出口预埋件的下口直径为d,下口直径d的范围为130~200mm;上口直径为3.0~4.0d;出口预埋件的高度为300~450mm;出口预埋件的上口中心线与下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0~1.5d。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新结构出料口的麦仓,包括仓体,仓体底部为两个以上漏斗形仓底,漏斗形仓底的出料口内设有出口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预埋件为中空的直角圆锥台形,上大下小,出口预埋件的下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正刚赵传家王桂萍吴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王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