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针织大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9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针织大圆机,突破传统大圆机导向装置的构造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纱线经过松紧导向部件的导向轮的导向后,纱线穿过摆动导向杆的第二瓷块的第二导向孔后,再次经过导向轮盘的第一外圈部的第一环形槽后,最后纱线穿过固定摆动杆的第一瓷块的第一导向孔直接进入编织机构进行编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针织大圆机,其可适应纱线的各个来线方向并将任意来线方向的纱线进行松紧导向后统一输送给编制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实用性强。

A New Knitting Round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knitting large circular machine,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structure of the guide device of the traditional large circular machine. In practical use, yarn passes through the guide wheel of the tightening guide component, the second guide hole of the second ceramic block of the swinging guide rod, and then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outer ring of the guide wheel disk. After the first ring groove, the yarn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guide hole of the first ceramic block of the fixed swing rod and goes directly into the knitting mechanism for knitting.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new large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apt to various yarn directions and convey yarns of any yarn directions to the weaving mechanism uniformly after tightening and guiding.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针织大圆机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针织大圆机。
技术介绍
针织大圆机也叫作针织圆形纬编机或简称针织圆纬机,其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0810136226公开一种针织圆纬机,用于把纱线针织成双面布,针织由针筒完成,该针织圆纬机顶部设有圆周分布的多个输纱器,针织圆纬机中心部设有转动杆,该转动杆上分布有多个支架,该支架上安装有电风扇,用于吹走所述输纱器附近的飞絮;多个支架中,至少部分支架带有可弯折结构,使得安装在该支架上的电风扇可以吹到不同的位置。带有可弯折结构的支架包括二个支杆,该二个支杆由紧固件锁紧,通过拧松紧固件实现所述二个支杆之间的角度调节。电风扇处于不同的水平面上。该专利技术专利与市场上其它大圆针织机的构造大致相同,在编织机构进行编织之前,都需要通过送纱导向机构对纱线进行导向,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送纱导向机构不易将任意角度和松紧度的纱线调整为统一稳定的纱线输送给编织机构,送纱导向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导向孔进行灵活的空间位置调整以适应各种导向需求,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送纱导向效率高,实用性强的新型针织大圆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针织大圆机,包括大圆机主体,所述大圆机主体包括编织机构和多个围绕编织机构设置对编织机构进行供纱的送纱导向机构;所述编织机构设有处于上方的台面,各所述送纱导向机构设于所述台面上;所述送纱导向机构包括竖向设于所述台面上的承载板,设于承载板上并处于上游对纱线进行松紧导向的松紧导向部件,设于承载板上并处于下游对纱线进行朝向所述编织机构汇聚导向的汇聚导向部件;所述承载板具有朝向所述编织机构的内端和朝向相反方向的外端;所述松紧导向部件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外端;所述松紧导向部件包括上端与所述承载板枢接在一起且斜向下向外延伸的外杆,套设于外杆内并沿外杆下端伸缩的内杆,设于内杆下端的支撑导向轮,弹性连接于外杆上侧的第一拉簧,和弹性连接于外杆下侧的第二拉簧;所述外杆的上端与所述承载板通过第一水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水平转轴与所述承载板相垂直;所述外杆、内杆、支撑导向轮、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承载板相平行;所述外杆形成有供所述内杆滑动伸缩的直线滑动腔,所述内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动腔的上端之间张设有内压簧。所述支撑导向轮包括处于外圈对纱线进行接触导向的第二外圈部,和处于内圈与所述内杆枢接的第二内圈部;所述第二内圈部与所述内杆通过第三水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水平转轴与所述第一水平转轴相平行;所述第二外圈部为陶瓷材料且外周面形成有容置纱线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拉簧具有与所述承载板连接的第一固定端和与所述外杆上侧连接的第一提拉端,所述第二拉簧具有与所述承载板连接的第二固定端和与所述外杆下侧连接的第二提拉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第一提拉端、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提拉端均配设有连接部件。所述松紧导向部件处于所述汇聚导向部件的上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新型针织大圆机,突破传统大圆机导向装置的构造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纱线经过松紧导向部件的导向轮的导向后,纱线穿过摆动导向杆的第二瓷块的第二导向孔后,再次经过导向轮盘的第一外圈部的第一环形槽后,最后纱线穿过固定摆动杆的第一瓷块的第一导向孔直接进入编织机构进行编织。当纱线过于松弛时,内压簧自动伸长,内压簧推动内杆沿着直线滑动腔向外滑动,内杆带动导向轮对纱线进行导向,松紧导向部件的第一拉簧伸长,第二拉簧收缩,内杆和外杆带动导向轮通过第一水平转轴向下摆动,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纱线向下摆动,角度感应器把纱线偏移角度的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驱动电机来带动传动螺杆转动,传动螺杆通过转动来推动活塞杆向前移动,从而通过活塞杆的向前移动推动密封活塞向前移动,密封活塞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随着气体不断的通过导气管进入容气腔中,容气腔逐渐扩大,由于鼓起外层和收缩内层的下端分别与弧形管的内侧壁连接并密封固定,气流的挤压迫使收缩内层逐渐变为抵顶端层,同时抵顶端层逐渐变为鼓起外层,进而使收缩内层拉动缠绕轴相应转动对收缩内层进行释放,并继续逐渐变为收缩内层,对已经变成抵顶端层的收缩内层进行补充,进而使鼓起外层不断伸长,克服第三拉簧的拉力使整个驱动气囊向上伸长,从而推动弧形杆沿着弧形管向外伸长,弧形杆在沿着弧形管向外伸长的过程中推动摆动导向杆向左进行相应的摆动的同时,对第三拉簧进行蓄力,且第三拉簧可增强弧形杆和摆动导向杆的运动稳定性能,直到摆动导向杆摆动到纱线与第一环形槽相接触处,纱线穿过摆动导向杆的第二瓷块的第二导向孔后与第一环形槽的槽底所在的圆相切,摆动导向杆停止偏移,纱线经过导向轮盘的第一外圈部的第一环形槽后,最后纱线穿过固定摆动杆的第一瓷块的第一导向孔直接进入编织机构进行编织,第二导向孔可对纱线进行任意角度、位置的适应性限位和导向,最终朝同一方向汇聚。而且在收缩内层逐渐变为抵顶端层,抵顶端层逐渐变为鼓起外层的过程中,抵顶端层带动相应的抵顶导向轮转动,各抵顶导向轮可对相应处的抵顶端层进行支撑和导向,不会出现抵顶端层与弧形杆的内端摩擦的情况,便于抵顶端层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顺畅翻转。当纱线过于紧绷时,纱线推动内杆沿着直线滑动腔向内滑动,内压簧收缩,内杆带动导向轮对纱线进行导向,松紧导向部件的第一拉簧收缩,第二拉簧伸长,内杆和外杆带动导向轮通过第一水平转轴向上摆动,角度感应器感应到纱线向上摆动,角度感应器把纱线偏移角度的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驱动电机来带动传动螺杆转动,传动螺杆通过转动来推动活塞杆向后移动,从而通过活塞杆的向后移动推动密封活塞向后移动,密封活塞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随着气体不断的从容气腔流出,容气腔逐渐缩小,由于鼓起外层和收缩内层的下端分别与弧形管的内侧壁连接并密封固定,气流的减少迫使鼓起外层逐渐变为抵顶端层,同时抵顶端层逐渐变为收缩内层,进而通过卷簧驱动缠绕轴反向转动对收缩内层进行自动收缩缠绕,并且鼓起外层继续逐渐变为抵顶端层,同时抵顶端层逐渐变为收缩内层,整个驱动气囊向下缩短,在第三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摆动导向杆推动弧形杆沿着弧形管向内收缩,直到摆动导向杆摆动到纱线与第一环形槽相接触处,纱线穿过摆动导向杆的第二瓷块的第二导向孔后与第一环形槽的槽底所在的圆相切,摆动导向杆停止偏移,纱线经过导向轮盘的第一外圈部的第一环形槽后,最后纱线穿过固定摆动杆的第一瓷块的第一导向孔直接进入编织机构进行编织,第二导向孔可对纱线进行任意角度、位置的适应性限位和导向,最终朝同一方向汇聚。而且鼓起外层逐渐变为抵顶端层,抵顶端层逐渐变为收缩内层的过程中,抵顶端层带动相应的抵顶导向轮转动,各抵顶导向轮可对相应处的抵顶端层进行支撑和导向,不会出现抵顶端层与弧形杆的内端摩擦的情况,便于抵顶端层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顺畅翻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新型针织大圆机,其可适应纱线的各个来线方向并将任意来线方向的纱线进行松紧导向后统一输送给编织机构,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摆动导向杆伸长局部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针织大圆机,包括大圆机主体,所述大圆机主体包括编织机构和多个围绕编织机构设置对编织机构进行供纱的送纱导向机构;所述编织机构 设有处于上方的台面,各所述送纱导向机构设于所述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导向机构包括竖向设于所述台面上的承载板,设于承载板上并处于上游对纱线进行松紧导向的松紧导向部件,设于承载板上并处于下游对纱线进行朝向所述编织机构汇聚导向的汇聚导向部件;所述承载板具有朝向所述编织机构的内端和朝向相反方向的外端;所述松紧导向部件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外端;所述松紧导向部件包括上端与所述承载板枢接在一起且斜向下向外延伸的外杆,套设于外杆内并沿外杆下端伸缩的内杆,设于内杆下端的支撑导向轮,弹性连接于外杆上侧的第一拉簧,和弹性连接于外杆下侧的第二拉簧;所述外杆的上端与所述承载板通过第一水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水平转轴与所述承载板相垂直;所述外杆、内杆、支撑导向轮、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承载板相平行;所述外杆形成有供所述内杆滑动伸缩的直线滑动腔,所述内杆的上端与所述滑动腔的上端之间张设有内压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针织大圆机,包括大圆机主体,所述大圆机主体包括编织机构和多个围绕编织机构设置对编织机构进行供纱的送纱导向机构;所述编织机构设有处于上方的台面,各所述送纱导向机构设于所述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导向机构包括竖向设于所述台面上的承载板,设于承载板上并处于上游对纱线进行松紧导向的松紧导向部件,设于承载板上并处于下游对纱线进行朝向所述编织机构汇聚导向的汇聚导向部件;所述承载板具有朝向所述编织机构的内端和朝向相反方向的外端;所述松紧导向部件设于所述承载板的外端;所述松紧导向部件包括上端与所述承载板枢接在一起且斜向下向外延伸的外杆,套设于外杆内并沿外杆下端伸缩的内杆,设于内杆下端的支撑导向轮,弹性连接于外杆上侧的第一拉簧,和弹性连接于外杆下侧的第二拉簧;所述外杆的上端与所述承载板通过第一水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水平转轴与所述承载板相垂直;所述外杆、内杆、支撑导向轮、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所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恒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