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儿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42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儿童车,包括前车轮,后车轮,手把,前脚管,后脚管,手把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管的前端铰接,后支撑管的中间部位铰接座架管,后支撑管的末端分别与后脚管中间部位内侧铰接,后支撑管之间设有第一连杆,座架管的中间部位与后脚管的一端铰接,座架管的两端转动式连接脚踏折弯,座架管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手把的两端上侧焊接有手把下关节,手把下关节上侧卡接第一铰接件,第一铰接件的侧边焊接挂架座,挂架座套接第二挂架,第一铰接件的底部焊接小关节,小关节与连接管的一端套接,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大关节与前脚管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该结构新颖,具有使用时车体稳固,折叠时体积小,方便携带。

A Folding Children's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children's car,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wheel, a rear wheel, a handle, a front foot pipe and a rear foot pipe. The two ends of the handlebar are hing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rear support pip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ear support pipe is hinged with the base pipe, the end of the rear support pipe is hinged with the inside part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ear foot pipe, and the rear support pipe is hinged with the inside part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ear support pipe. There i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ase pipe is articulated with one end of the rear pipe, the two ends of the base pipe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oot bending, and there is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between the base pipe. The upper side of the two ends of the handle is welded with the lower joint of the h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lower joint is clamped with the first hinge, and the side side of the first hinge is welded with the hanger. The frame so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anger,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articulation is welded with facets, and the facets are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ront foot pipe through large joi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novel structure, stable car body when used, small volume when folded, and easy to car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儿童车
:本技术涉及儿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儿童车。
技术介绍
:用于承载儿童的儿童车,其也可以被称为手推车、儿童车或推车,作为婴幼儿出行的交通工具,由于其适用人群的特殊性,所以对儿童手推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现有的儿童车功能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儿童车体积也越来越大,重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的儿童车结构复杂,在闲置时,由于儿童车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携带,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推出了一种折叠式儿童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折叠式儿童车。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式儿童车,包括前车轮,后车轮,手把,前脚管,后脚管,所述手把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管的前端铰接,所述后支撑管的中间部位铰接座架管,所述后支撑管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后脚管中间部位内侧铰接,所述后支撑管之间设有第一连杆,所述座架管的中间部位与所述后脚管的一端铰接,所述座架管的两端转动式连接脚踏折弯,所述座架管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所述手把的两端上侧焊接有手把下关节,所述手把下关节上侧卡接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的侧边焊接挂架座,所述挂架座套接第二挂架,所述第一铰接件的底部焊接小关节,所述小关节与连接管的一端套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大关节与所述前脚管铰接,所述连接管的中间部位焊接限位柱,所述手把的底部侧边通过焊接的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一挂架。优选的,所述大关节上部设有套件,所述连接管通过套件与所述后脚管的一端铰接,所述后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与后车轮架铰接,所述后车轮架的两端转动式连接所述后车轮,所述前脚管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前轮支座,所述前轮支座底部旋转式连接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前车轮。优选的,所述套件的上部设有第三铰接件,所述第三铰接件套接前扶手。优选的,所述后车轮架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脚踩板。优选的,所述后脚管的中间部位与收车钩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所述收车钩的另一端开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配的圆形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闲置时,连接管和前脚管以大关节为轴心相向旋转,后脚管盒连接管以套件为轴心相向旋转,在后脚管的旋转运动下,后支撑管和手把相向运动,座架管和前扶手也随之运动,最终后脚管和连接管旋转至平行状态,折叠完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易行,给使用者带来较大便利,套件的上部设有第三铰接件,第二铰接件套接前扶手,通过增设前扶手,进一步确保儿童的安全,后车轮架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脚踩板,提高儿童的舒适度,后脚管的中间部位与收车钩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收车钩的另一端开有与限位柱相配的圆形孔,在折叠完毕后,收车钩与连接管上的限位柱套接,提高了儿童车折叠完毕后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后支撑管和座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折叠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把;2-第一挂架;3-手把下关节;4-小关节;5-连接管;6-后支撑管;7-座架管;8-大关节;9-收车钩;10-后脚管;11-脚踩板;12-后车轮;13-后车轮架;14-第二挂架;15-第一铰接件;16-前扶手;17-脚踏折弯;18-前脚管;19-前轮支座;20-支撑件;21-前车轮;22-套件;23-第二铰接件;24-第三铰接件;901-圆形孔;201-挂架座;601-第一连杆;701-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折叠式儿童车,包括前车轮21,后车轮12,手把1,前脚管18,后脚管10,手把1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管6的前端铰接,后支撑管6的中间部位铰接座架管7,后支撑管6的末端分别与后脚管10中间部位内侧铰接,后支撑管6之间设有第一连杆601,座架管7的中间部位与后脚管10的一端铰接,座架管7的两端转动式连接脚踏折弯17,座架管7之间设有第二连杆701,手把1的两端上侧焊接有手把下关节3,手把下关节3上侧卡接第一铰接件15,第一铰接件15的侧边焊接挂架座201,挂架座(201)套接第二挂架14,第一铰接件15的底部焊接小关节4,小关节4与连接管5的一端套接,连接管5的另一端通过大关节8与前脚管18铰接,连接管的中间部位焊接限位柱,手把1的底部侧边通过焊接的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一挂架2,大关节8上部设有套件22,连接管5通过套件22与后脚管10的一端铰接,后脚管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23与后车轮架13铰接,后车轮架13的两端转动式连接后车轮12,前脚管18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前轮支座19,前轮支座19底部旋转式连接支撑件20,支撑件20固定连接前车轮21,套件22的上部设有第三铰接件24,第三铰接件24套接前扶手16,通过增设前扶手,进一步确保儿童的安全,连接管5和前脚管18以大关节8为轴心相向旋转,后脚管10与连接管5以套件为轴心相向旋转,在后脚管10的旋转运动下,后支撑管6和手把1相向运动,座架管7和前扶手16也随之运动,最终后脚管10和连接管5旋转至平行状态,折叠完毕,后脚管10的中间部位与收车钩9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收车钩的另一端开有与限位柱25相配的圆形孔,在折叠完毕后,收车钩与连接管上的限位柱套接,提高了儿童车折叠完毕后的结构稳定性。实施例2如图2至图7所示,一种折叠式儿童车,包括前车轮21,后车轮12,手把1,前脚管18,后脚管10,手把1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管6的前端铰接,后支撑管6的中间部位铰接座架管7,后支撑管6的末端分别与后脚管10中间部位内侧铰接,后支撑管6之间设有第一连杆601,座架管7的中间部位与后脚管10的一端铰接,座架管7的两端转动式连接脚踏折弯17,座架管7之间设有第二连杆701,手把1的两端上侧焊接有手把下关节3,手把下关节3上侧卡接第一铰接件15,第一铰接件15的侧边焊接挂架座201,挂架座(201)套接第二挂架14,第一铰接件15的底部焊接小关节4,小关节4与连接管5的一端套接,连接管5的另一端通过大关节8与前脚管18铰接,连接管的中间部位焊接限位柱,手把1的底部侧边通过焊接的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一挂架2,大关节8上部设有套件22,连接管5通过套件22与后脚管10的一端铰接,后脚管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23与后车轮架13铰接,后车轮架13的两端转动式连接后车轮12,前脚管18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前轮支座19,前轮支座19底部旋转式连接支撑件20,支撑件20固定连接前车轮21,套件22的上部设有第三铰接件24,第三铰接件24套接前扶手16,通过增设前扶手,进一步确保儿童的安全,后车轮架13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脚踩板11,连接管5和前脚管18以大关节8为轴心相向旋转,后脚管10与连接管5以套件为轴心相向旋转,在后脚管10的旋转运动下,后支撑管6和手把1相向运动,座架管7和前扶手16也随之运动,最终后脚管10和连接管5旋转至平行状态,折叠完毕,后脚管10的中间部位与收车钩9的一端转动式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轮(21),后车轮(12),手把(1),前脚管(18),后脚管(10),所述手把(1)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管(6)的前端铰接,所述后支撑管(6)的中间部位铰接座架管(7),所述后支撑管(6)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后脚管(10)中间部位内侧铰接,所述后支撑管(6)之间设有第一连杆(601),所述座架管(7)的中间部位与所述后脚管(10)的一端铰接,所述座架管(7)的两端转动式连接脚踏折弯(17),所述座架管(7)之间设有第二连杆(701),所述手把(1)的两端上侧焊接有手把下关节(3),所述手把下关节(3)上侧卡接第一铰接件(15),所述第一铰接件(15)的侧边焊接挂架座(201),所述挂架座(201)套接第二挂架(14),所述第一铰接件(15)的底部焊接小关节(4),所述小关节(4)与连接管(5)的一端套接,所述连接管(5)的另一端通过大关节(8)与所述前脚管(18)铰接,所述连接管的中间部位焊接限位柱,所述手把(1)的底部侧边通过焊接的连接方式安装有第一挂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儿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轮(21),后车轮(12),手把(1),前脚管(18),后脚管(10),所述手把(1)的两端分别与后支撑管(6)的前端铰接,所述后支撑管(6)的中间部位铰接座架管(7),所述后支撑管(6)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后脚管(10)中间部位内侧铰接,所述后支撑管(6)之间设有第一连杆(601),所述座架管(7)的中间部位与所述后脚管(10)的一端铰接,所述座架管(7)的两端转动式连接脚踏折弯(17),所述座架管(7)之间设有第二连杆(701),所述手把(1)的两端上侧焊接有手把下关节(3),所述手把下关节(3)上侧卡接第一铰接件(15),所述第一铰接件(15)的侧边焊接挂架座(201),所述挂架座(201)套接第二挂架(14),所述第一铰接件(15)的底部焊接小关节(4),所述小关节(4)与连接管(5)的一端套接,所述连接管(5)的另一端通过大关节(8)与所述前脚管(18)铰接,所述连接管的中间部位焊接限位柱,所述手把(1)的底部侧边通过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先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顺康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