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29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组件,用以对五金插针进行固定以在五金插针周围注塑成型一塑胶座体,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模具,定位模具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基座相互配合;定位镶件,固定在第一基座内且自第一基座的第一侧露出,定位镶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用以定位五金插针的针孔;弹性元件,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及顶出镶件,在第一方向上贯穿定位镶件并固定在第二基座内;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通过弹性元件的伸缩而在第一方向相互远离或靠近,而带动顶出镶件在定位镶件内伸缩。如此设置,避免五金插针在合模时被压抵变形,而在注塑过程中将触头埋余塑胶中而导致出现不良品。

Di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e assembly for fixing the hardware pin to inject a plastic base around the hardware pin. The die assembly includes a position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ase, a second base, which coordinates with the first base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a positioning insert which is fixed on the first base. The positioning insert has pinholes in the first direction for locating hardware pins, elastic elemen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base and the second base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ejection inserts penetrate the positioning inser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are fixed in the second base. The base and the second base are far or near each other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elastic element, and the ejection insert is driven to expand in the positioning insert. This arrangement avoid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etal pin when it is pressed into the mould, and causes the defective products when the contacts are buried in the plastic during the inje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组件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组件。
技术介绍
在传统开模结构中,插针竖向放置在模具中,前后模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合模或开模,如果插针摆放时轻微错位,会导致前模合模时无法进入凸0.3mm高直身配合位而压抵插针,使得插针变形,而插针变形后,需要露出的表面会被塑胶覆盖而导致不良品产生。此外,与插针直身配合的0.3mm小台阶处因长期的不良碰撞配合,极容易导致钢料损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模具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五金插针在合模时被抵压变形的模具组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组件,用以对五金插针进行固定以在五金插针周围注塑成型一塑胶座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模具,所述定位模具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贯穿第一侧的收容腔;第二基座,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基座相互配合;定位镶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的收容腔内且自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侧露出,所述定位镶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用以定位五金插针的针孔;弹性元件,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及顶出镶件,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定位镶件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模具还具有用以限定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运动方向的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在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模具还具有固定所述顶出镶件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一基座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组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以定位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限位螺丝。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座体和第四座体,所述定位镶件贯穿所述第一座体,所述顶出镶件贯穿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及第三座体,并被所述第四座体抵接,所述固定件具有卡接固定在所述第三座体内的卡固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组件还具有固定模具,所述固定模具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收容在容纳腔内的固定镶件、设置在所述固定镶件内用以抵接定位五金插针的活动镶针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第一侧且在第一方向上与活动镶针抵接的操作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容纳腔,所述固定镶件自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二侧部分露出,所述操作组件具有弹性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镶针的尾端具有向外突出的抵接部,所述活动镶针的头端被推出所述固定镶件至所述抵接部抵接在所述固定镶件的后端面而被挡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镶件的第二侧的移动块及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的压板,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块和压板之间,所述移动块与所述活动镶针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座具有收容所述操作组件的收容空间及与所述收容空间和容纳腔贯通的移动空间,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所述收容空间的高度大于所述移动空间的高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空间与移动空间相交处具有分隔壁,所述移动块具有收容在所述移动空间内的移动部和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抵接在所述分隔壁的第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定位五金插针的定位模具上设置弹性元件、配合移动五金插针的顶出镶件及收容顶出镶件的定位镶件,以在合模时通过弹性元件配合顶出镶件带动所述五金插针先后退至定位镶件内,合模后顶出镶件收弹性支配带动五金插针复位至原处,避免五金插针在合模时被压抵变形,而在注塑过程中将触头埋余塑胶中而导致出现不良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模具组件与五金插针、行位座及模仁配合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模具组件与五金插针配合而与取出行位座及模仁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模具组件的定位模具定位五金插针且与固定模具分离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模具组件的定位模具与五金插针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7是图6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模具组件的定位模具与五金插针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模具组件的固定模具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模具组件的固定模具的另一种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模具组件的固定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图11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技术模具组件定位五金插针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照图1至图13所示,本技术模具组件300用以对五金插针400进行固定以在五金插针400周围注塑成型一塑胶座体,所述模具组件30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模具组件300包括相互配合以定位五金插针400的定位模具100和固定模具200。参照图1至图8和图13所示,所述定位模具100包括第一基座11,所述第一基座11具有贯穿第一侧的收容腔110;第二基座12,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基座11相互配合;定位镶件2,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11的收容腔110内且自所述第一基座11的第一侧露出,所述定位镶件2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用以定位五金插针400的针孔20;弹性元件3,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之间;及顶出镶件4,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定位镶件2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12内;其中,所述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通过弹性元件3的伸缩而在第一方向相互远离或靠近,而带动所述顶出镶件4在所述定位镶件2内伸缩。从而在合模过程中,避免由于五金插针400的错位而引起被模仁压抵变形。在本申请中,所述五金插针400定位在所述定位镶件2上时,设置为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布的三个,且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401及自主体部401一端垂直弯折延伸的触头402。所述顶出镶件4对应五金插针400的数量而设置为3个,令五金插针400的触头402分别对应贴合在顶出镶件4上,且顶出镶件4与触头402的接触面形状与触头402的形状一致。所述定位模具100还具有用以限定所述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的运动方向的导向元件5、固定所述顶出镶件4的固定件6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之间以定位所述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的限位螺丝7。所述导向元件5在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12内,令所述导向元件5仅相对于第一基座1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运动。所述导向元件5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配合设置的套筒51及一端被套筒51收容的导向针52。所述套筒51呈内部掏空的筒状结构,且具有向外膨出而卡固在第二基座12内的第一卡持部511,所述导向针52成圆柱结构且具有向外膨出而卡固在第一基座11内的第二卡持部521,所述导向针52可相对于套筒51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所述固定件6贯穿所述第一基座11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12内,所述固定件6对应。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组件,用以对五金插针进行固定以在五金插针周围注塑成型一塑胶座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具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贯穿第一侧的收容腔;第二基座,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基座相互配合;定位镶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的收容腔内且自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侧露出,所述定位镶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用以定位五金插针的针孔;弹性元件,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及顶出镶件,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定位镶件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组件,用以对五金插针进行固定以在五金插针周围注塑成型一塑胶座体,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具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贯穿第一侧的收容腔;第二基座,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基座相互配合;定位镶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的收容腔内且自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侧露出,所述定位镶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用以定位五金插针的针孔;弹性元件,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及顶出镶件,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定位镶件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具还具有用以限定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运动方向的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在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具还具有固定所述顶出镶件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一基座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以定位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限位螺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座体和第四座体,所述定位镶件贯穿所述第一座体,所述顶出镶件贯穿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及第三座体,并被所述第四座体抵接,所述固定件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明商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