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22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作台,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该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与第一工作台垂直固定连接的背板,两根第一调节杆穿设在背板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容纳槽内,第一调节杆和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杆能沿第一容纳槽滑动;两根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一调节杆远离第一工作台的一端,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工作台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二容纳槽内,第二调节杆和第二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第二工作台能沿第二调节杆滑动;第二工作台远离背板的一端设置有发光装置,控制单元能控制发光装置调节发光的亮度。该工作台装置结构简单,灯光位置和亮度可调,且能在工作台的外部放置更多的工件。

A workta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orktabl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The workbench consists of a first workbench and a back plate vertically fixed to the first workbench. Two first regulating rods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groove at both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ack plate. A first regul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regulating rod and the back plate. The first regulating rod can slide along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groove; one end of the two second regulating rods can slide along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groove. Vertically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adjusting rod away from the first worktable,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adjus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receptacle groove at both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worktable. A second adjust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adjusting rod and the second worktable, and the second worktable can slide along the second adjusting rod; the second worktable is far from the back plate. On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luminous device, and the control unit can control the luminous device to adjust the luminous brightness. The workbench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adjustable lighting position and brightness, and can place more workpieces outside the workb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工作台。
技术介绍
工作台适合于模具、钳工、检测、维修、组装等各种不同应用场合,具有耐腐蚀性,耐脏性,抗冲击性和承重能力强的特点。一般在生产车间使用的工作台,其工作的环境较为恶劣,且在工作台上的工件较多,品种复杂,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的抽屉中,造成使用者取放不便。进一步地,工作台上的灯光通常为直接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灯具,光的亮度无法调节,且发光位置距离操作者所处的位置无法调节。在此灯光下,使用者无论在白天还是在黑夜,都只能用一种亮度的灯光,造成使用者的视觉疲劳。因此,亟需一种灯光位置可调、亮度可调,且能在外部上放置更多工件的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工作台,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灯光位置可调,灯光亮度可调,且能在工作台的外部放置更多的工件。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与第一工作台垂直固定连接的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杆,两根第一调节杆穿设在背板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容纳槽内,第一调节杆和背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杆能沿第一容纳槽滑动;第二调节杆,两根第二调节杆的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一调节杆远离第一工作台的一端,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工作台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二容纳槽内,第二调节杆和第二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第二工作台能沿第二调节杆滑动;第二工作台远离背板的一端设置有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能控制发光装置调节发光的亮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插板和多个第一插槽,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插板和多个第二插槽;多个第一插槽分别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一调节杆的侧壁上,第一容纳槽和第一调节杆侧壁上的第一插槽配合,由第一插板固定;多个第二插槽分别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和第二调节杆的侧壁上,第二容纳槽和第二调节杆侧壁上的第二容纳槽配合,由第二插板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工作台背离第一工作台的端面设置有置物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背板上两个第一容纳槽之间开设有格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工作台底面的四角垂直固定有四根支撑腿,支撑腿远离第一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滑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控制单元上设置有开关按钮和多个控制按钮,多个控制按钮对应控制发光装置的不同的亮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发光装置为LED灯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工作台远离背板的端面与背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工作台宽度的一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第一容纳槽和第一调节装置,实现对第二工作台竖直方向位置可调,通过设置第二调节杆、第二容纳槽和第二调节装置,实现对第二工作台水平方向位置可调,进而实现发光装置在空间中的位置可调;同时控制单元与发光装置电连接,进而实现发光装置的发光亮度可调;通过设置在第二工作台上设置置物槽,在背板上开设格栅,使工作台能够放置更多的工件和工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1、第一工作台;2、背板;21、格栅;3、第一调节杆;41、第一容纳槽;42、第二容纳槽;51、第一调节装置;511、第一插板;512、第一插槽;52、第二调节装置;521、第二插板;522、第二插槽;6、第二调节杆;7、第二工作台;71、置物槽;8、发光装置;9、控制单元;91、开关按钮;92、控制按钮;10、支撑腿;11、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见,工作台主要包括第一工作台1、第二工作台7、背板2和四根支撑腿10。其中,第一工作台1为主台面,用于放置各种工件和工具,对工件的测量等工作就是在第一工作台1上进行的。背板2垂直固定连接第一工作台1,第二工作台7平行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的上方。支撑腿10远离第一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滑轮11,便于移动整个工作台。在第二工作台7远离背板2的一端设置有发光装置8,发光装置8与控制单元9电连接,控制单元9能控制发光装置8调节发光的亮度。发光装置8发出的光亮正好能从使用者的面前对第一工作台1上的工件和工具进行照亮。在第二工作台7背离第一工作台1的端面设置有置物槽71,置物槽71进一步增大了工作台的承载能力,其他一些工件和工具就可以放置在置物槽71内,同时,由于置物槽71是第二工作台7向内凹陷形成的,槽壁能够对工件和工具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减小了工件和工具从第二工作台7上掉落下来造成伤害的几率。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发光装置8距离使用者的位置可调,设置了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6、容纳槽和调节装置。具体地,在背板2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第一容纳槽41,第一容纳槽41可以设置为框架结构,两根第一调节杆3穿设在第一容纳槽41内,第一调节杆3和背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51,第一调节杆3能沿第一容纳槽41滑动。同时,在第一调节杆3远离第一工作台1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两根第二调节杆6,第二调节杆6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工作台7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二容纳槽42内,第二调节杆6和第二工作台7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52,第二工作台7能沿第二调节杆6滑动。即,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发光装置8是设置在第二工作台7远离背板2的一端,调节第二工作台7在空间内的位置即可调节发光装置8的位置。第二工作台7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由第一调节杆3、第一容纳槽41和第一调节装置51调节,第二工作台7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由第二调节杆6、第二容纳槽42和第二调节装置52调节。具体地,第一调节装置51和第二调节装置52结构相同,均为插板和插槽的配合。第一调节杆3、第一容纳槽41和第一调节装置51的配合处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第二调节杆6、第二容纳槽42和第二调节装置52的配合处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从图2中可见,第一调节杆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槽512,第一容纳槽4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槽512,第一调节杆3上的第一容纳槽41与第一容纳槽41侧壁上的第一插槽512配合实现定位,再将第一插板511插入配合好的第一插槽512中实现固定。从图3中可见,第二调节杆6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522,在第二容纳槽42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插槽522,第二调节杆6上的第二插槽522与第二容纳槽42侧壁上的第二插槽522配合实现定位,再将第二插板521插入配合好的第二插槽522中实现固定。可以预见地是,本技术并不限定调节装置5的结构,也不限定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6和容纳槽的结构,也不限定插接配合的方法,只要能实现调节第二工作台7在空间中的位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发光装置8的亮度可调,在发光装置8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单元9。具体地,控制单元9上设置有开关按钮91和多个控制按钮92,多个控制按钮92相当于发光装置8的不同的档位,即对应控制发光装置8的不同的亮度。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动不同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1)和与第一工作台(1)垂直固定连接的背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杆(3),两根所述第一调节杆(3)穿设在所述背板(2)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容纳槽(41)内,所述第一调节杆(3)和所述背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51),所述第一调节杆(3)能沿所述第一容纳槽(41)滑动;第二调节杆(6),两根所述第二调节杆(6)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调节杆(3)远离第一工作台(1)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6)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工作台(7)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二容纳槽(42)内,所述第二调节杆(6)和所述第二工作台(7)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52),所述第二工作台(7)能沿所述第二调节杆(6)滑动;所述第二工作台(7)远离所述背板(2)的一端设置有发光装置(8),所述发光装置(8)与控制单元(9)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9)能控制发光装置(8)调节发光的亮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1)和与第一工作台(1)垂直固定连接的背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杆(3),两根所述第一调节杆(3)穿设在所述背板(2)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一容纳槽(41)内,所述第一调节杆(3)和所述背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装置(51),所述第一调节杆(3)能沿所述第一容纳槽(41)滑动;第二调节杆(6),两根所述第二调节杆(6)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调节杆(3)远离第一工作台(1)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6)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工作台(7)长度方向两端的第二容纳槽(42)内,所述第二调节杆(6)和所述第二工作台(7)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装置(52),所述第二工作台(7)能沿所述第二调节杆(6)滑动;所述第二工作台(7)远离所述背板(2)的一端设置有发光装置(8),所述发光装置(8)与控制单元(9)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9)能控制发光装置(8)调节发光的亮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51)包括第一插板(511)和多个第一插槽(512),所述第二调节装置(52)包括第二插板(521)和多个第二插槽(522);多个第一插槽(5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41)和第一调节杆(3)的侧壁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清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沃特测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