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01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包括混料机体,所述混料机体内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压缸,所述第一气压缸的输出端通过安装板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正下方设置有搅拌仓,所述混料机体内两侧的中间位置对称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另一侧的上方对称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皆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搅拌仓两侧的上方位置处,所述混料机体内安装座的正下方对称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皆铰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皆固定在搅拌仓两侧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搅拌混合效果更好,节省原料,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A Mixer for Cellulose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xer for cellulose prod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mixer body.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top of the mix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neumatic cylinder.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pneumatic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servo motor through a mounting plate. The right and lower parts of the servo motor are provided with a mixing bin, and two inside the mixer body.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side is symmetrically mounted with a mounting seat,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ing seat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plate.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articulated on the guide plat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at the upper posi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mixing bin. A fixed block is symmetrically mounted under and right sides of the mounting seat in the mixing body. The fixing block is articulat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below both sides of the mixing bin.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tter mixing effect, saves raw materials, reduces production cost of enterprises, and is convenient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
本技术涉及纤维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
技术介绍
纤维素是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产原料来源于木材、棉花、棉短绒、麦草、稻草、芦苇、麻、桑皮、楮皮和甘蔗渣等。我国由于森林资源不足,纤维素的原料有70%来源于非木材资源,在钎维苏生产流程中,混料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一般采用混料机对纤维素原料进行混合,但是现有的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混合原料不均匀,工作效率低,且在搅拌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减少,底部会堆积一些未混合的悬浮物料,现有混料机无法对堆积在底部未搅拌均匀的物料进行混合,另外在进行接料时没有混合均匀的小颗粒一般多为后筛分丢弃,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包括混料机体,所述混料机体内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压缸,所述第一气压缸的输出端通过安装板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正下方设置有搅拌仓,所述混料机体内两侧的中间位置对称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另一侧的上方对称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皆铰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搅拌仓两侧的上方位置处,所述混料机体内安装座的正下方对称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皆铰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皆固定在搅拌仓两侧的下方位置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仓内且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混料机体内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气压缸,所述第二气压缸的输出端分别安装在导向板上,所述导向板与安装座为滑动连接,所述混料机体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贯穿并延伸至搅拌仓的内部,所述搅拌仓外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混料机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内设置有筛分网,且筛分网上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收集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气压缸,所述第三气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收集仓连接在挤压板的一侧,所述搅拌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贯穿并延伸至收集仓的内部,所述收集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料机体底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架。优选的,所述混料机体的正面设置有检修门,且检修门上设置有与人手相互匹配的把手。优选的,所述收集仓的正面设置有收集舱门,且收集舱门与收集仓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上均匀设置有粉碎片。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皆设置有配重块,且配重块底部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均匀设置有导料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安装有第一气压缸、伺服电机和搅拌杆,可调节搅拌杆在搅拌仓内高度,随着反应进行也可以进行很充分的搅拌,大大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气压缸,可以在搅拌仓进行搅拌过程中,上下晃动搅拌仓,使得搅拌仓内壁不会贴附原料难以处理,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另外设置有收集仓,在对制备好的纤维素溶液进行收集时,可将悬浮的大颗粒留在筛分网上,并打开第三气压缸推动挤压板对聚集的颗粒进行挤压,使得颗粒中含有的纤维素液被挤压出来,从而进行收集,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料机体;2、安装座;3、导向板;4、第一气压缸;5、进料口;6、第二气压缸;7、导料管;8、伺服电机;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固定块;12、收集仓;13、筛分网;14、出料口;15、挤压板;16、支撑架;17、第三气压缸;18、搅拌仓;19、加热器;20、检修门;21、收集舱门;22、搅拌杆;23、搅拌叶片;24、粉碎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包括混料机体1,混料机体1内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压缸4,第一气压缸4的输出端通过安装板固定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正下方设置有搅拌仓18,混料机体1内两侧的中间位置对称安装有安装座2,安装座2另一侧的上方对称设置有导向板3,导向板3上皆铰接有第一连接杆9,且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搅拌仓18两侧的上方位置处,混料机体1内安装座2的正下方对称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皆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且第二连接杆10的另一端皆固定在搅拌仓18两侧的下方位置处,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仓18内且安装有搅拌杆22,搅拌杆22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23,混料机体1内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气压缸6,第二气压缸6的输出端分别安装在导向板3上,导向板3与安装座2为滑动连接,混料机体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的底部设置有导料管7,导料管7贯穿并延伸至搅拌仓18的内部,搅拌仓18外侧设置有加热器19,混料机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仓12,收集仓12内设置有筛分网13,且筛分网13上设置有挤压板15,收集仓12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气压缸17,第三气压缸17的输出端贯穿收集仓12连接在挤压板15的一侧,搅拌仓18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贯穿并延伸至收集仓12的内部,收集仓1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4,混料机体1底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架16。在本实施中:混料机体1的正面设置有检修门20,且检修门20上设置有与人手相互匹配的把手,方便及时进行检修,收集仓12的正面设置有收集舱门21,且收集舱门21与收集仓12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密封效果好,且可以将筛分网13残留的颗粒进行二次利用,搅拌叶片23上均匀设置有粉碎片24,加强混合效果,将为混合均匀的颗粒状物料进行打碎,便于混合,支撑架16的底部皆设置有配重块,且配重块底部设有防滑纹,增加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进料口5均匀设置有导料板,均匀下料,防止物料堆积,影响搅拌效果。工作原理:该装置用电部件均由外接电源进行供电,使用前,接通电源,将制备纤维素的物料从进料口5中倒入,物料经过第二气压缸6均匀落入至搅拌仓18中,打开伺服电机8带动搅拌杆22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一段时间后反应液减少,打开第一气压缸4推动伺服电机8下移继续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然后打开第二气压缸6推动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0移动,从而带动搅拌仓18晃动,将贴附在搅拌仓18内壁上的原料进行晃下,然后再次进行搅拌,搅拌混合效果更高,最后物料经过导管导入至收集仓12中,溶液从出料口14处进行收集,其中含有的小颗粒会停留在筛分网13上,打开第三气压缸17推动挤压板15对颗粒进行挤压,将残留在颗粒中的药液挤压出,最后打开收集舱门21将筛分网13上的颗粒进行回收二次利用,当装置放生故障时,打开检修门20可以及时进行检修。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包括混料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体(1)内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压缸(4),所述第一气压缸(4)的输出端通过安装板固定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正下方设置有搅拌仓(18),所述混料机体(1)内两侧的中间位置对称安装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另一侧的上方对称设置有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上皆铰接有第一连接杆(9),且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搅拌仓(18)两侧的上方位置处,所述混料机体(1)内安装座(2)的正下方对称安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皆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且第二连接杆(10)的另一端皆固定在搅拌仓(18)两侧的下方位置处,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仓(18)内且安装有搅拌杆(22),所述搅拌杆(22)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23),所述混料机体(1)内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气压缸(6),所述第二气压缸(6)的输出端分别安装在导向板(3)上,所述导向板(3)与安装座(2)为滑动连接,所述混料机体(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的底部设置有导料管(7),所述导料管(7)贯穿并延伸至搅拌仓(18)的内部,所述搅拌仓(18)外侧设置有加热器(19),所述混料机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收集仓(12),所述收集仓(12)内设置有筛分网(13),且筛分网(13)上设置有挤压板(15),所述收集仓(12)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气压缸(17),所述第三气压缸(17)的输出端贯穿收集仓(12)连接在挤压板(15)的一侧,所述搅拌仓(18)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贯穿并延伸至收集仓(12)的内部,所述收集仓(1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4),所述混料机体(1)底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架(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素生产用混料机,包括混料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体(1)内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压缸(4),所述第一气压缸(4)的输出端通过安装板固定有伺服电机(8),所述伺服电机(8)的正下方设置有搅拌仓(18),所述混料机体(1)内两侧的中间位置对称安装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另一侧的上方对称设置有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上皆铰接有第一连接杆(9),且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固定在搅拌仓(18)两侧的上方位置处,所述混料机体(1)内安装座(2)的正下方对称安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皆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且第二连接杆(10)的另一端皆固定在搅拌仓(18)两侧的下方位置处,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仓(18)内且安装有搅拌杆(22),所述搅拌杆(22)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片(23),所述混料机体(1)内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气压缸(6),所述第二气压缸(6)的输出端分别安装在导向板(3)上,所述导向板(3)与安装座(2)为滑动连接,所述混料机体(1)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的底部设置有导料管(7),所述导料管(7)贯穿并延伸至搅拌仓(18)的内部,所述搅拌仓(18)外侧设置有加热器(1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润圣纤维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