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424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支撑部,对座椅靠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撑;保持机构,将座椅靠背保持为能够倚靠的状态;及解除机构,解除对座椅靠背的保持而将座椅靠背变更为能够倾倒的状态。保持机构具有卡合部件,解除机构具有被输入部件及凸轮。在座椅靠背的侧框架的内部空间中配置有相互相向并且固定有第一及第二套筒的第一及第二板状部件。凸轮及卡合部件以由第一及第二板状部件夹着的状态由第一及第二销支撑。第一销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于第一套筒,第二销插入于第二套筒。

Seats for Transportation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at for a vehicl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eats for vehicles are provided with: supporting parts, which support the back of the seat in a rotating manner; retaining mechanism, which keeps the back of the seat in a leaning state; and lifting mechanism, which relieves the back of the seat and changes the back of the seat into a leaning state. The retaining mechanism has a clamping component, and the releasing mechanism has an input component and a cam. The inner space of the side frame of the seat back is provided with first and second plate-shaped components which are mutually oriented and fix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sleeves. The cam and clamping parts are supported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pins in a state of clamping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plate-shaped parts. The first pin is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sleeve in a sliding manner, and the second pin is inserted into the second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工具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在汽车等车辆中设置的车辆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车辆用座椅,已知有在以所希望的靠背角度保持座椅靠背的调角功能之外具备例如通行功能这样的使座椅靠背倾倒至不能倚靠的程度的功能的结构。例如日本特开2012-20595号公报公开了具备通行功能的车辆用座椅。在该车辆用座椅中,能够通过由在座椅靠背的侧框架的外侧壁面上组装的释放板、凸轮及钩板等构成的放倒机构,解除座椅靠背的保持,由此座椅靠背能够倾倒至不能倚靠的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采用了上述公报公开的结构的情况下,构成上述放倒机构的各种构成零件很多配置得比座椅靠背的侧框架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因此会产生压迫车辆内的空间的问题。尤其是在具备通行功能的车辆用座椅中,乘员经由设置有该放倒机构的车辆用座椅的侧方的空间进行上下车,因此希望确保该侧方的空间更大。另一方面,放倒机构通常需要较多的构成零件,因此希望尽可能地简化其结构,而且将这些构成零件设计成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也很重要。因此,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使座椅靠背倾倒至不能倚靠的程度的放倒功能,并能够实现座椅宽度方向的窄小化,而且能够容易制造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及该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造方法。基于本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支撑部,对座椅靠背以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而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撑;靠背框架,构成上述座椅靠背的骨架;保持机构,将上述座椅靠背保持为能够倚靠的第一状态;及解除机构,解除上述保持机构对上述座椅靠背的保持,而将上述座椅靠背变更为能够倾倒的第二状态。上述靠背框架具有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侧框架,上述侧框架具有:外侧壁部,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内侧壁部,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前侧壁部,位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及后侧壁部,位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由此上述侧框架具有由上述外侧壁部、上述内侧壁部、上述前侧壁部及上述后侧壁部界定的内部空间。上述保持机构具有卡合部件,上述卡合部件设有能够与设于上述支撑部的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上述解除机构具有:被输入部件,通过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而进行旋转;及凸轮,接受来自上述被输入部件的动力传递而进行旋转。上述卡合部件通过被上述凸轮按压而进行旋转,由此切换为上述卡合部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状态和上述卡合部不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非卡合状态。上述基于本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具备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板状部件,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及上述第二板状部件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相向配置并且至少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及上述第二板状部件各自的一部分被收纳于上述内部空间,上述第一板状部件比上述第二板状部件靠近上述内侧壁部地配置。上述被输入部件及上述凸轮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销为旋转中心而共同旋转,上述卡合部件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销为旋转中心而旋转。上述第一销及上述第二销设为贯通上述内侧壁部、上述第一板状部件、上述第二板状部件及上述外侧壁部。上述被输入部件以配置于上述内部空间的外部的状态而由上述第一销支撑。上述凸轮以由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及上述第二板状部件夹着的状态而由上述第一销支撑,并且上述卡合部件以由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及上述第二板状部件夹着的状态而由上述第二销支撑。上述基于本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具备:第一套筒,具有与上述凸轮进行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并且固定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套筒,固定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及上述第二板状部件,上述第一销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于上述第一套筒,上述第二销插入于上述第二套筒。基于本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上述基于本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方法,上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将上述第一套筒嵌入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并且将上述第二套筒固定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向嵌入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的上述第一套筒嵌入上述凸轮并且向固定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的上述第二套筒嵌入上述卡合部件,由此将上述凸轮及上述卡合部件定位并配置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以将上述凸轮及上述卡合部件夹于上述第二板状部件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之间的方式,向嵌入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的上述第一套筒嵌入上述第二板状部件并且向固定于上述第一板状部件的上述第二套筒固定上述第二板状部件,由此制作出中间组装体;将上述中间组装体插入上述侧框架并进行定位;将上述第一销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于上述第一套筒,并且将上述第二销插入于上述第二套筒;及将上述被输入部件固定于插入于上述第一套筒的上述第一销,并且将上述第二销固定于上述侧框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可根据与附图关联地理解的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如下的详细说明而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及放倒功能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骨架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倾斜调节器及放倒机构的向座椅靠背的侧框架组装的组装结构的分解图。图4是表示沿着图3所示的IVA-IVA线的座椅靠背的侧框架的示意剖视图及该侧框架的其他结构例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倾斜调节器及放倒机构的概略侧视图。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VI-VI线的示意剖视图。图7是沿着就座椅宽度方向从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凸轮的俯视图。图8是沿着图5所示的VIII-VIII线的示意剖视图。图9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解除了放倒机构与倾斜调节器的卡合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图10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中座椅靠背被放倒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剖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剖视图。图1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剖视图。图1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剖视图。图15是表示第一销附近的其他结构例的示意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构成为汽车的座席的车辆用座椅及其制造方法的情况。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或共通的部分,在图中标注同一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及放倒功能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要部分的骨架结构的概略立体图。首先,参照上述图1及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概略性的结构及放倒功能等。另外,在图1及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而分别省略了一部分的构成零件的图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设想为以就座的乘员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方式设置于车辆,座椅前后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座椅上下方向与车辆上下方向一致,座椅宽度方向与车辆宽度方向一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设想为设置于车辆左侧,座椅左方向与车辆外侧方向(即,车门侧的方向)一致,座椅右方向与车辆内侧方向(即,右座席侧的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1具备座椅座垫2及座椅靠背3。座椅座垫2构成乘员的大腿部及臀部就座的部位,座椅靠背3构成乘员的背部就座(即乘员倚靠)的部位。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支撑部,对座椅靠背以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而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撑;靠背框架,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保持机构,将所述座椅靠背保持为能够倚靠的第一状态;及解除机构,解除所述保持机构对所述座椅靠背的保持,而将所述座椅靠背变更为能够倾倒的第二状态,所述靠背框架具有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侧框架,所述侧框架具有:外侧壁部,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内侧壁部,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前侧壁部,位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及后侧壁部,位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由此所述侧框架具有由所述外侧壁部、所述内侧壁部、所述前侧壁部及所述后侧壁部界定的内部空间,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设有能够与设于所述支撑部的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解除机构具有:被输入部件,通过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而进行旋转;及凸轮,接受来自所述被输入部件的动力传递而进行旋转,所述卡合部件被所述凸轮按压而进行旋转,由此切换为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状态和所述卡合部不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非卡合状态,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具备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板状部件,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相向配置并且至少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各自的一部分被收纳于所述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板状部件比所述第二板状部件靠近所述内侧壁部地配置,所述被输入部件及所述凸轮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销为旋转中心而共同旋转,所述卡合部件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销为旋转中心而旋转,所述第一销及所述第二销贯通所述内侧壁部、所述第一板状部件、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及所述外侧壁部地设置,所述被输入部件以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外部的状态而由所述第一销支撑,所述凸轮以由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夹着的状态而由所述第一销支撑,所述卡合部件以由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夹着的状态而由所述第二销支撑,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具备:第一套筒,具有与所述凸轮进行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套筒,固定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所述第一销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销插入于所述第二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26 JP 2017-105064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支撑部,对座椅靠背以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而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撑;靠背框架,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保持机构,将所述座椅靠背保持为能够倚靠的第一状态;及解除机构,解除所述保持机构对所述座椅靠背的保持,而将所述座椅靠背变更为能够倾倒的第二状态,所述靠背框架具有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侧框架,所述侧框架具有:外侧壁部,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内侧壁部,位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前侧壁部,位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及后侧壁部,位于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延伸,由此所述侧框架具有由所述外侧壁部、所述内侧壁部、所述前侧壁部及所述后侧壁部界定的内部空间,所述保持机构具有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设有能够与设于所述支撑部的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解除机构具有:被输入部件,通过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而进行旋转;及凸轮,接受来自所述被输入部件的动力传递而进行旋转,所述卡合部件被所述凸轮按压而进行旋转,由此切换为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状态和所述卡合部不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非卡合状态,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具备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板状部件,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相向配置并且至少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各自的一部分被收纳于所述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板状部件比所述第二板状部件靠近所述内侧壁部地配置,所述被输入部件及所述凸轮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销为旋转中心而共同旋转,所述卡合部件构成为能够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销为旋转中心而旋转,所述第一销及所述第二销贯通所述内侧壁部、所述第一板状部件、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及所述外侧壁部地设置,所述被输入部件以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外部的状态而由所述第一销支撑,所述凸轮以由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及所述第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崎义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