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415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废处理装置,其提高使用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包括底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通管,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并在第一工作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将第一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并在入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挡盖,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孔,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第二壳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孔,还包括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第二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还包括支撑板、左螺纹管、左螺纹杆、右螺纹管、右螺纹杆和放置盒。

Solid waste disposal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quipment for solid waste treat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olid wast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use, including a base, a first shell, a second shell and a connecting pipe. The first she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working chamber, and the first work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orking chamber. The transverse diaphragm divides the first working chamber into an upper chamber and a lower chamber. The top of the firs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opening, and a first shield cover is arranged at the inlet opening. The inner part of the second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working chamber.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bservation hole, including a first handle,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a first drive. The shaft and the first brush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housing with a second observation hole, including a second handle,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 second driving shaft and a second brush;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ipe, which also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a left threaded pipe, a left threaded rod, a right threaded pipe, a right threaded rod and a placement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废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废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固废处理装置是一种专用于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设备,其在各个领域中均得到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固废处理装置成为了每间工厂或其他类型生产企业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较小型固废处理装置进行阐述和说明;现有的固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通管,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并在第一工作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将第一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并在入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挡盖,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理口,并在清理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盖,连通管一端与第一壳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壳体连通,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第二壳体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搅拌叶位于第二工作腔内;这种固废处理装置使用时通过上腔室放置固体废弃物,通过下腔室进行燃烧物燃烧从而加热固体废弃物,之后通过连通管放入第二工作腔内进行搅拌;这种固废处理装置使用中发现,其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内无法进行观察,从而导致其使用可靠性降低;并且其搅拌后废料收集非常麻烦,从而导致其使用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和使用效率的固废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固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通管,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并在第一工作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将第一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并在入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挡盖,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理口,并在清理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盖,连通管一端与第一壳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壳体连通,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第二壳体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搅拌叶位于第二工作腔内;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孔,并在第一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所述第一观察孔与第一工作腔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所述第一把手位于第一壳体的外侧,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均位于第一工作腔内,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与第一带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刷毛安装在第一带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一刷毛贴紧所述第一透明挡板;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孔,并在第二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二透明挡板,所述第二观察孔与第二工作腔相通,还包括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所述第二把手位于第二壳体的外侧,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均位于第二工作腔内,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透明挡板并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与第二带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刷毛安装在第二带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二刷毛贴紧所述第二透明挡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还包括支撑板、左螺纹管、左螺纹杆、右螺纹管、右螺纹杆和放置盒,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所述左螺纹管的底端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内,左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的内部,左螺纹杆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左侧连接,所述右螺纹管的底端插入至右滚珠轴承内,右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右螺纹管的内部,右螺纹杆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右侧连接,所述放置盒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且放置盒位于出料管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的固废处理装置,还包括左固定板、左弹簧、右固定板和右弹簧,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分别安装在支撑板顶端左侧和右侧,左弹簧左端与左固定板连接,右弹簧右端与右固定板连接,放置盒卡装在左弹簧和右弹簧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固废处理装置,还包括左卡板和右卡板,所述左卡板安装在左弹簧右端,右卡板安装在右弹簧左端,放置盒卡装在左卡板和右卡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第一透明挡板对第一工作腔内进行观察,通过第二透明挡板对第二工作腔内进行观察,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在透明挡板脏污时可通过把手带动刷毛对其进行清理,更为实用;通过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的旋转可以控制底座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出料管和放置盒口部的对准,防止物料漏出,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提高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固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和连通管4,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并在第一工作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5,将第一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并在入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挡盖6,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理口,并在清理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盖7,连通管一端与第一壳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壳体连通,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第二壳体顶部设置有电机8,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9,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10,搅拌叶位于第二工作腔内;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孔,并在第一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11,第一观察孔与第一工作腔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12、第一转轴13、第一带动轴14和第一刷毛15,第一把手位于第一壳体的外侧,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均位于第一工作腔内,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与第一带动轴连接,第一刷毛安装在第一带动轴上,并且第一刷毛贴紧第一透明挡板;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孔,并在第二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二透明挡板16,第二观察孔与第二工作腔相通,还包括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第二把手位于第二壳体的外侧,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均位于第二工作腔内,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透明挡板并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与第二带动轴连接,第二刷毛安装在第二带动轴上,并且第二刷毛贴紧第二透明挡板;第二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7,还包括支撑板18、左螺纹管19、左螺纹杆20、右螺纹管、右螺纹杆和放置盒21,支撑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22,左螺纹管的底端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内,左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的内部,左螺纹杆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左侧连接,右螺纹管的底端插入至右滚珠轴承内,右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右螺纹管的内部,右螺纹杆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右侧连接,放置盒放置在支撑板上,并且放置盒位于出料管的下方;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第一透明挡板对第一工作腔内进行观察,通过第二透明挡板对第二工作腔内进行观察,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在透明挡板脏污时可通过把手带动刷毛对其进行清理,更为实用;通过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的旋转可以控制底座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出料管和放置盒口部的对准,防止物料漏出,提高使用可靠性同时提高使用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固废处理装置,还包括左固定板23、左弹簧24、右固定板和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通管,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并在第一工作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将第一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并在入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挡盖,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理口,并在清理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盖,连通管一端与第一壳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壳体连通,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第二壳体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搅拌叶位于第二工作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孔,并在第一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所述第一观察孔与第一工作腔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所述第一把手位于第一壳体的外侧,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均位于第一工作腔内,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与第一带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刷毛安装在第一带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一刷毛贴紧所述第一透明挡板;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孔,并在第二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二透明挡板,所述第二观察孔与第二工作腔相通,还包括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所述第二把手位于第二壳体的外侧,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均位于第二工作腔内,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透明挡板并伸入至第二工作腔内与第二带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刷毛安装在第二带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二刷毛贴紧所述第二透明挡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还包括支撑板、左螺纹管、左螺纹杆、右螺纹管、右螺纹杆和放置盒,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内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所述左螺纹管的底端插入至左滚珠轴承内,左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左螺纹管的内部,左螺纹杆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左侧连接,所述右螺纹管的底端插入至右滚珠轴承内,右螺纹杆的底端插入并螺装至右螺纹管的内部,右螺纹杆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右侧连接,所述放置盒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且放置盒位于出料管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废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通管,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安装在底座上,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并在第一工作腔内设置有横向隔板,将第一工作腔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第一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并在入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挡盖,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清理口,并在清理口处设置有第二挡盖,连通管一端与第一壳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壳体连通,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第二壳体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搅拌叶位于第二工作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观察孔,并在第一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一透明挡板,所述第一观察孔与第一工作腔相通,还包括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所述第一把手位于第一壳体的外侧,第一带动轴和第一刷毛均位于第一工作腔内,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透明挡板并伸入至第一工作腔内与第一带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刷毛安装在第一带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一刷毛贴紧所述第一透明挡板;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孔,并在第二观察孔处设置有第二透明挡板,所述第二观察孔与第二工作腔相通,还包括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带动轴和第二刷毛,所述第二把手位于第二壳体的外侧,第二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蓝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