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对直及自找平的绝热干砌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99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对直和自找平的干砌砌块,其实体部分有底表面、上表面、预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其特征在于还有第一个外壁、第二个外壁、一个中壁,壁位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外壁之间,相应形成第一个孔和第二个孔,第一个孔两侧端部有第一和第二个横肋,相互平行,第二个孔有第三和第四个横肋,相互平行,靠近端部处形成第一个和第二个开口端孔,在相互之间形成一封闭空孔,每个横肋均有V形缺口,下面是弧形的尖端,与底表面有预定的空间关系。(*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对直及自找平的绝热干砌结构的砌块,即在建造独立壁的工作过程中不用砂浆就可以堆砌的砌块。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包括在砌块操作过程中不用额外的设备或砂浆对直和找平的构件的干砌结构的砌块。以往的砌块结构,大多数设计成带有突出的凸棱,以与相邻砌块的凹槽匹配。虽然这类凸棱和凹槽可能提高用此类砌块砌成的墙体的机械整体性,但这些不同改进的专利技术者总是忽视一个事实,即砌块砌筑用的物体是由模型制成的。因为成型这类砌块的混凝土是磨耗性极高的,故而模型磨损极快,用这种模型制成的砌块尺寸就不准,模型使用时间越长,砌块的长度和厚度就越大。某些先有技术的砌块结构提供了为电线管路使用的内部通道。但是,要在砌块墙内组成这类电线通道,一般都需要使用多种不同型号的砌块,并要求砌墙的工人了解墙砌完之后线路的设计走向。许多先有技术的砌块结构中,砌块的空孔可用绝热材料填充。当这类空孔预先被填充后,这类砌块很难被砌墙工人搬动。通常砌墙工人欢迎那类可以用单手提起的砌块,如此则另一个手可以腾出来握住工具或抓第二个砌块。多数以往涉及的砌块结构,表现为实际施工时是不实用的,因为砌块的设计特点妨碍了砌块砌筑时满足地方建筑法规的要求。具体说,许多以往的砌块结构无法在需设置连续梁或灌浆芯柱的墙体中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精确尺寸的自对直及自找平的绝热干砌砌块。本技术利用此类砌块预先给定和尺寸精确的形状,使每层砌块的长度是恒定不变且可预先确定的,并在砌筑砌块层时每个个别砌块可自行对直及自行找平。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新的改进的自对直及自找平的绝热干砌砌块及可填塞其中的空间芯块,这些砌块和空间芯块在装配的工作过程中可显著地降低由砌块结构外壁到另一外壁的热传导。本技术的再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自对直及自找平的绝热干砌砌块结构,使门、窗周边也可使用全保温的砌块,而避免先有技术必须使用实心砌块的情况。本技术的一种自对直和自找平的干砌砌块,其实体部分有一个底表面、一个上表面、预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其特征在于该实体部分还有第一个外壁、第二个外壁、一个中壁,该中壁位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外壁之间,相应形成第一个和第二个空间,称为第一个空孔和第二个空孔,第一个空孔两侧端部有第一个和第二个两个横肋,相互平行,第二个空孔有第三个和第四个两个横肋,相互平行,靠近端部处形成第一个和第二个开口端孔,而又在相互之间形成一封闭空孔,每个横肋均有一V形缺口,下面是弧形的尖端,与上述底表面有预定的空间关系。具体讲,一种可自找平和自对直的干砌墙,由特殊的空芯砌块和尺寸准确的咬合芯块组成,这类芯块塞入砌块选定的空间中,与相邻芯块的接触表面共同工作,以形成一个稳定、水平和对直的墙体。在一层砌块的每个砌块预先选定的空间中塞入芯块,可以和下一层砌块的相邻芯块共同工作。芯块受控制的准确尺寸和特殊的形状,以及这类芯块与砌块横肋上特制的V形缺口(露出约1/8英寸的芯块)的共同工作,可控制不平整的砌块的相对位置,保持墙体的水平和对直。在第一层砌块层中大多数空心砌块是端头与端头相接的,每个砌块均有预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第一个和第二个外壁相应形成第一个和第二个平面,与中壁之间的空孔即用来填入芯块;第一个空孔中有第一个和第二个平行的横肋,顺砌块横向对称布置,第二个空孔中也有两个平行的横肋,即第三个和第四个横肋,顺砌块横向布置在端头,此两个横肋即称为第一个和第二个开口端肋,每个肋上有一个V形的缺口,这个缺口的最低点与砌块底表面有一种预定的空间关系;每个砌块在砌块层中的位置可使相邻砌块的开口端肋处于预定的连接关系;第一个空间芯块塞入每个第一个空孔中,每个第一个空间芯块之实体部分之尺寸与第一个空孔相同,且有一对V形的突耳与实体部分同时成型制出,且伸出两侧,以坐入上述横肋的V形缺口中;第二个空间芯块则塞入封闭的第二个空孔中,每个第二个空间芯块之实体部分之尺寸与相对封闭的空孔尺寸同,但比第一个空间芯块较厚;第二个空间芯块也有一对V形突耳,与实体部分同时成型制出,伸出两侧,以坐入上述横肋的V形缺口中,每个突耳由实体部分伸出的距离等于V形缺口纵向长度的二分之一;第三个空间芯块塞入第二个空孔的开口端孔中,使相邻砌块的开口端孔与相邻砌块在纵轴方向互相咬合;第三个空间芯块的形状和尺寸大体上与第二个空间芯块同,其V形突耳可坐入横肋的V形缺口中;每个空间芯块有第一个光滑的表面,而相对的第二个平面是带槽的,这第二个带槽的平面填入相接触的空孔内,与空孔之间靠磨擦力互相配合,并使第一个平面与相邻砌块的开口端孔面接触,如此重复,即可使第一砌块层的砌块和芯块各就各位,再在第二砌块层上如此重复,即可使所砌的墙达到预定的长度和高度。正如下文还会详细解释的,本技术可用特殊的方法克服以往砌块结构存在的若干问题。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建筑砌块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砌块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之3-3线截取的剖面图。图4是沿图2之4-4线截取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2之5-5线截取的剖面图。图6是沿图2之6-6线截取的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建筑砌块局部的立体图(用虚线表示),其中已填有芯块。图8是本技术涉及的小填孔芯块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涉及的大填孔芯块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的建筑砌块及已填入的芯块的立体图(部分用虚线表示)。图11是三个相邻砌块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已填有根据本技术的芯块。图12是部分墙体的立剖面图,其中的芯柱按本技术原理灌筑。图13是砌块的端视图,其中已放入垂直及水平钢筋。图14A是本技术的砌块的局部立体图,图中示出为预留电线盒所需的切割线。图14B是图14A砌块的立体图,图中电线盒空位已做好,电线已穿到该处。图14C是图14B砌块的立体图,图中电线盒已装好,电线已穿入。图15是本技术所用转角砌块的平面图。图16是本技术所用半砌块的平面图。图17是本技术所用门窗边框砌块的前视图。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参考插图,更具体地说参考图1-6,本技术的砌块结构20由第一个外壁21和第二个外壁22,以及将其隔开的中壁23所组成。外壁21带有一对通电线的孔道24,对称布置,因而当砌块20是用交错搭接半块的方法砌筑时,第一层砌块20的电线通道24会和第二层砌块20的电线通道24相对直。外壁22和中壁23之间形成了一个楔形的空孔26,其作用下面会详细讲到。外壁22和中壁23两端是横肋27和28,成为长条形空孔26的端头。由图2可以看出,横肋27和28的内表面相应为29和30,也是斜的,这样就使空孔成为楔形的。当砌块20成形时,形成空孔26的模芯也是楔形的,制出外壁22的内表面、中壁23的平面和横肋27和28的内表面29和30。中壁23与外壁21之间的空间由两个端头开口的斜壁的空孔31和32,以及一个中间的斜壁空孔33组成。斜壁空孔是由外壁21和中壁23的内表面组成。横肋34和35的高度低于外壁和中壁,分布在中孔33的两端,成为空孔33和空孔31和32之间的分隔。由图2和3可以看出,横肋27和28是布置在横肋34和35以外,因此不可能有一个切面同时切过横肋27和34,或切过横肋28和35。横肋27、28、34和35的高度故意做得低些,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对直和自找平的干砌砌块,其实体部分有一个底表面、一个上表面、预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其特征在于该实体部分还有第一个外壁、第二个外壁、一个中壁,该中壁位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外壁之间,相应形成第一个和第二个空间,称为第一个空孔和第二个空孔,第一个空孔两侧端部有第一个和第二个两个横肋,相互平行,第二个空孔有第三个和第四个两个横肋,相互平行,靠近端部处形成第一个和第二个开口端孔,而又在相互之间形成一封闭空孔,每个横肋均有一V形缺口,下面是弧形的尖端,与上述底表面有预定的空间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坦利D约翰逊韦尔登R约翰逊
申请(专利权)人:雄鹰资本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