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306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侧壁上均安装有稳定支撑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液压缸,所述底板上端另一侧设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移动板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一横板的上端均固定有安装板,其中一个安装板的上端两侧均设有锁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支撑装置的改进,解决了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加宽的问题,实现了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增加支撑面积和角度调节,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对后续快速的施工奠定了基础。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Tunnel Fa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ime support device for tunnel fa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side walls are equipped with stable support devices.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transverse plate, one end of the first transverse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groove on the side wa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groove is fixed with a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A first mov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one end of the first mov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moving plate and the first transverse plate are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device on both sides. By improving the support devic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upport area and angle can not be widened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realizes the adjustment of support area and angl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s, reduces the cost, saves the construction time,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rapid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支撑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197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的隧道会议综合了各种因素,对隧道所下的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作用任何方法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平方米的洞室。近年来,随着隧道与地下工程学科的发展,我国的地下结构日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其中,解决浅埋软弱地层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问题,是发展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一个关键。隧道的开挖工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支护,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初级支护大多采用以钢拱架为主的支护方式。传统的临时支撑钢拱架结构单一,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移动,不能根据需要进行快速的增加支撑面积和角度调节,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对后续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侧壁上均安装有稳定支撑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液压缸,所述底板上端另一侧设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移动板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一横板的上端均固定有安装板,其中一个安装板的上端两侧均设有锁紧装置,两个安装板的上端均固定有三个第五液压缸和两个支撑柱,且第五液压缸位于支撑柱的两侧,同一侧的三个第五液压缸为一组,其中一组的三个第五液压缸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横板,另一组的三个第五液压缸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移动板,所述支撑柱内贯穿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孔内,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柱为一组,其中一组的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T型滑槽,所述第二T型滑槽内安装有第二T型滑块,另一组的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T型滑槽块的下端,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一侧固定在第二横板的下端,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T型滑槽,所述第一T型滑槽内安装有第一T型滑块,两个第一T型滑块的上端共同固定在第二移动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横板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移动板的一端侧壁上,两个安装板的上端均等间距设有四个斜板,四个斜板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承载板,且两个第二承载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移动板和第一横板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有四个第一液压缸,四个第一液压缸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移动板和第二横板上均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四个U型块、四个第一固定块和四个第六液压缸,所述U型块内转动连接有支撑块,四个支撑块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七液压缸,所述第七液压缸活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四个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共同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侧壁上,四个第六液压缸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支撑板。优选地,所述稳定支撑装置包括铰接在底板一端侧壁上的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在底板的一端侧壁上。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贯穿设置在其中一个安装板上的锥形插杆,所述该安装板和第一移动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底板上等间距设有多个与通孔相对应的锥形盲孔,所述锥形插杆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锥形盲孔内,所述锥形插杆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块。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孔的数量为6-10个。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为弧形。优选地,所述锥形插杆采用碳素钢制成。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焊接在固定板上。优选地,所述斜板和第二承载板均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中,在使用时,当需要进行支撑时,打开第三液压缸将两侧的第一承载板缓缓放平,直到接触地面,然后利用锥形插杆将第一移动板及上面的装置固定,打开第一液压缸、第六液压缸、第五液压缸对掌子面进行支撑,打开第七液压缸对第一支撑板进行角度调节,在进行支撑,当掌子面不断地扩大,需要更大面积支撑时,拔出锥形插杆,同时打开第二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利用第一T型滑块、第二T型滑块和第一移动板将装置的宽度加大,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利用锥形插杆进行固定,根据掌子面的需要进行各部位的相应的支撑,当第五液压缸升起时,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插杆的配合,进行辅助性支撑,进而促进安全掘进,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支撑装置的改进,解决了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加宽的问题,实现了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增加支撑面积和角度调节,降低了成本,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对后续快速的施工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的剖面图。图中:1底板、2第一承载板、3第一移动板、4第一限位孔、5斜板、6第二承载板、7第一T型滑块、8第一T型滑槽、9第二移动板、10U型块、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安装板、14第二液压缸、15第三液压缸、16支撑杆、17第五液压缸、18第二T型滑块、19第二T型滑槽、20第四液压缸、21第一液压缸、22第一固定块、23支撑块、24支撑柱、25第三支撑板、26安装板、27第二固定块、28第六液压缸、29固定板、30第二限位孔、31第七液压缸、32第一连接块、33转动块、34锥形插杆、35第二连接块、36第一横板、37第二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两端侧壁上均安装有稳定支撑装置,当需要进行支撑时,打开第三液压缸15将两侧的第一承载板2缓缓放平,直到接触地面进行稳固支撑,底板1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横板36,第一横板36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4,底板1上端另一侧设有第一移动板3,且第二液压缸14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移动板3的一端侧壁上,方便根据需要随时可以加宽,第一移动板3和第一横板36的上端均固定有安装板13,其中一个安装板13的上端两侧均设有锁紧装置,两个安装板13的上端均固定有三个第五液压缸17和两个支撑柱24,辅助支撑,且第五液压缸17位于支撑柱24的两侧,同一侧的三个第五液压缸17为一组,打开第六液压缸28、第五液压缸17对掌子面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侧壁上均安装有稳定支撑装置,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横板(36),所述第一横板(36)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4),所述底板(1)上端另一侧设有第一移动板(3),且第二液压缸(14)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移动板(3)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移动板(3)和第一横板(36)的上端均固定有安装板(13),其中一个安装板(13)的上端两侧均设有锁紧装置,两个安装板(13)的上端均固定有三个第五液压缸(17)和两个支撑柱(24),且第五液压缸(17)位于支撑柱(24)的两侧,同一侧的三个第五液压缸(17)为一组,其中一组的三个第五液压缸(1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横板(37),另一组的三个第五液压缸(1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移动板(9),所述支撑柱(24)内贯穿设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4),所述支撑柱(24)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4)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30),所述第二限位孔(30)内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孔(30)并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孔(4)内,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柱(24)为一组,其中一组的两个支撑杆(16)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T型滑槽(19),所述第二T型滑槽(19)内安装有第二T型滑块(18),另一组的两个支撑杆(16)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T型滑槽块(18)的下端,所述固定板(29)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的上端一侧固定在第二横板(37)的下端,所述安装板(26)的上端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T型滑槽(8),所述第一T型滑槽(8)内安装有第一T型滑块(7),两个第一T型滑块(7)的上端共同固定在第二移动板(9)的下端,所述第二横板(37)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四液压缸(20),所述第四液压缸(2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移动板(9)的一端侧壁上,两个安装板(13)的上端均等间距设有四个斜板(5),四个斜板(5)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承载板(6),且两个第二承载板(6)的下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移动板(3)和第一横板(36)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承载板(6)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固定有四个第一液压缸(21),四个第一液压缸(2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三支撑板(25),所述第二移动板(9)和第二横板(37)上均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四个U型块(10)、四个第一固定块(22)和四个第六液压缸(28),所述U型块(10)内转动连接有支撑块(23),四个支撑块(23)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1),所述第一固定块(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七液压缸(31),所述第七液压缸(31)活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7),四个第二固定块(27)的一端共同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1)的一端侧壁上,四个第六液压缸(28)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掌子面临时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侧壁上均安装有稳定支撑装置,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横板(36),所述第一横板(36)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4),所述底板(1)上端另一侧设有第一移动板(3),且第二液压缸(14)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移动板(3)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移动板(3)和第一横板(36)的上端均固定有安装板(13),其中一个安装板(13)的上端两侧均设有锁紧装置,两个安装板(13)的上端均固定有三个第五液压缸(17)和两个支撑柱(24),且第五液压缸(17)位于支撑柱(24)的两侧,同一侧的三个第五液压缸(17)为一组,其中一组的三个第五液压缸(1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横板(37),另一组的三个第五液压缸(1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第二移动板(9),所述支撑柱(24)内贯穿设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4),所述支撑柱(24)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4)相对应的第二限位孔(30),所述第二限位孔(30)内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孔(30)并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一限位孔(4)内,同一侧的两个支撑柱(24)为一组,其中一组的两个支撑杆(16)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T型滑槽(19),所述第二T型滑槽(19)内安装有第二T型滑块(18),另一组的两个支撑杆(16)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T型滑槽块(18)的下端,所述固定板(29)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的上端一侧固定在第二横板(37)的下端,所述安装板(26)的上端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T型滑槽(8),所述第一T型滑槽(8)内安装有第一T型滑块(7),两个第一T型滑块(7)的上端共同固定在第二移动板(9)的下端,所述第二横板(37)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四液压缸(20),所述第四液压缸(2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移动板(9)的一端侧壁上,两个安装板(13)的上端均等间距设有四个斜板(5),四个斜板(5)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第二承载板(6),且两个第二承载板(6)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选荣肖克霖张福天张岩刘慧景宏君薛瑞蕾成炜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