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901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和吸附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多孔微纤表面的氧化物,得到预处理的多孔微纤;(2)将步骤(1)所得的预处理的多孔微纤在碳源气氛中烧结,降温,获得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步骤(2)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900~110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相沉积法成功在多孔微纤表面成功生长出石墨烯薄膜。多孔微纤表面的石墨烯连续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传质传热性能好、可随意折叠和裁剪、化学稳定及具有一定孔隙率,将该材料应用于固定床,可以有效降低床层压降、强化传质与传热,以提高床层吸附与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和催化材料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具有特殊的二维表面结构,使其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石墨烯是人类已知机械强度最高的材料,它的杨氏模量高达1TPa,比钢铁还高200倍;其导热系数理论值高达5300W/mK,是目前导热率最高的天然材料金刚石的2.5倍;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其理论比表面积达2630m2/g。石墨烯的这些性质使其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负载活性组分用于催化领域,另外也可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净化领域。从石墨烯于2004年发现至今的十几年里,已有大量研究者致力于研究石墨烯的吸附和催化性能。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氧化还原法、气相沉积法等,其中气相沉积法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大规模制备半导体薄膜材料的方法,也是目前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一条有效途径。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通入碳源气体,在目标衬底表面沉积从而形成固体薄膜。常用石墨烯的生长基体包括铜箔、镍片、铁片及不锈钢片等,而后通过刻蚀技术将基体刻蚀,从而得到含有石墨烯片的材料。由于石墨烯的大π结构及大的比表面积,常将其用于吸附催化领域。但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材料需要进行刻蚀技术才能得到石墨烯薄膜,且刻蚀过程会影响石墨烯的质量。另外,直接将石墨烯填充于吸附与催化反应固定床容易堵塞孔道,导致床层阻力大,传质传热效果不好,这大大限制了石墨烯在吸附和催化领域的实际应用。如何制备一种传质传热性能好、机械强度可调、可随意折叠和裁剪、化学稳定及具有一定空隙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多孔微纤表面的氧化物,得到预处理的多孔微纤;(2)将步骤(1)所得的预处理的多孔微纤在碳源气氛中烧结,降温,获得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步骤(2)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900~1100℃。步骤(1)中所述去除多孔微纤表面的氧化物具体是指将多孔微纤在非氧的气氛中进行高温烧结;所述高温烧结的温度为900~1100℃;烧结的时间为10~100min。步骤(1)中所述非氧的气氛为氢气、氮气、氩气或氦气中的一种以上;为多孔微纤材料在高温烧结时提供无氧环境,并除去微纤材料表面的氧化物。步骤(2)中所述碳源为甲烷、乙烷、乙烯或乙炔中一种以上,提供合成石墨烯所需的碳骨架结构。步骤(2)中所述碳源的流速为5~100sccm。步骤(2)中所述烧结时间为10~100min,优选为10~60min。步骤(1)中所述多孔微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胶粘剂与金属纤维加入水中,搅拌形成均匀浆液;所述胶粘剂与金属纤维的质量比为(1~3):(1~3);b.将步骤a所得的浆液抄片成型,制成纸张式烧结金属纤维载体前驱体;c.将步骤b所得的前驱体在100~200℃下干燥,再在600~1200℃下,于氮气或氢气气氛中烧结10~120min,制得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纸状烧结金属纤维载体,即称为多孔微纤。步骤a中所述胶粘剂为纤维素(即植物纤维)、有机酸树脂或热固树脂;所述金属纤维为镍、钴、锡、铁、锌、铝、铬、钌、镁、不锈钢或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形成的合金纤维;所述金属纤维的直径为0.5~10μm。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中石墨烯膜的厚度为0.4-2.5nm。所述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所述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用作吸附或催化剂的载体。所述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用作无金属催化剂。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中石墨烯片层边缘的离域电子可作为活性位点,可直接将石墨烯作为无金属催化剂。所述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在固定床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利用含碳化合物作为碳源,通过气相沉积法在多孔微纤表面合成厚度可调的石墨烯薄膜。其中微纤是具有较高溶碳率的金属基体,碳源裂解产生的碳原子在高温时渗入金属基体内,再在降温时从其基体内部析出成核,进而生长成石墨烯薄膜。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所负载的石墨烯薄膜厚度可调且连续性好。本专利技术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三维纸状烧结金属纤维上负载厚度可调且连续的石墨烯薄膜,并不影响复合材料的空隙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能够在不改变微纤基体的三维网状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在多孔微纤表面成功负载石墨烯薄膜,所获得产物具有石墨烯的结构,并且其传质传热性能好、可随意折叠和裁剪、化学稳定及具有一定空隙率;(2)本专利技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负载石墨烯,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较低;(3)本专利技术的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具有大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及传热性能,可作为吸附或催化剂的载体,将该材料应用于固定床,可以有效降低床层压降、强化传质与传热,以提高床层吸附与催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不锈钢纤维负载石墨烯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不锈钢纤维负载石墨烯的拉曼光谱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不锈钢纤维负载石墨烯的原子力显微镜图;上图中直线为选定测量厚度的位置;下图是样品的厚度图,横坐标为选定测量区域的宽度,纵坐标为选定测量区域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不锈钢纤维载体的制备:将10g针叶木纤维和6g不锈钢纤维加入到水中,在纤维标准解离器中高速搅拌使之分散均匀,形成均匀浆液,其中不锈钢纤维直径为6.5μm;将混合均匀后的浆液快速在手动抄片机进行抄片,滤水后形成湿滤饼;将该滤饼在110℃下压榨烘干,得到不锈钢纤维载体前驱体;将不锈钢纤维载体前驱体在流速为300sccm的N2气保护下,于1050℃管式炉中烧结30min,制得不锈钢纤维载体;(2)石墨烯薄膜的合成:将不锈钢纤维载体置于瓷舟中,推进石英管中央恒温区,将管式炉进行抽真空-通N2操作,重复3次,而后进行程序升温反应:在N2保护下,以5℃/min的速率从室温升温至1000℃,开启H2阀门,在该温度维持30min,随之开启C2H2阀门,以10sccm的流速通入石英管50min,而后自然降温,制得不锈钢纤维负载石墨烯材料。将不锈钢纤维载体,不锈钢纤维负载石墨烯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和压汞表征,测试结果如图1~3和表1所示。从图1的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不锈钢纤维载体(PSSF)表面有连续的石墨烯薄膜覆盖。图2的拉曼光谱图可以看出,FWHM为24cm-1,且IG/I2D=0.46,说明不锈钢纤维上负载的石墨烯为缺陷较少的单层或双层石墨烯。图3的原子力显微镜图可以看出,石墨烯的片层厚度约为0.4-0.7nm,说明合成的石墨烯为单层厚的石墨烯。表1实施例1制备的不锈钢纤维负载石墨烯的孔结构性能参数从表1的孔结构性能测试表可以看出不锈钢纤维复合石墨烯材料的空隙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多孔微纤表面的氧化物,得到预处理的多孔微纤;(2)将步骤(1)所得的预处理的多孔微纤在碳源气氛中烧结,降温,获得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步骤(2)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900~1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去除多孔微纤表面的氧化物,得到预处理的多孔微纤;(2)将步骤(1)所得的预处理的多孔微纤在碳源气氛中烧结,降温,获得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步骤(2)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900~1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碳源为甲烷、乙烷、乙烯或乙炔中一种以上;步骤(2)中所述碳源的流速为5~100sc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烧结时间为10~100min;步骤(1)中所述去除多孔微纤表面的氧化物具体是指将多孔微纤在非氧的气氛中进行高温烧结;所述高温烧结的温度为900~1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非氧的气氛为氢气、氮气、氩气或氦气中的一种以上;烧结的时间为10~10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微纤负载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多孔微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平刘飞燕鄢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