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楼房低层住户冬季日照的采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283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楼房低层住户冬季日照的采光系统,其特征是在被遮光楼与处在遮光楼南侧的遮光楼之间,设置反光系统,反光系统是以太阳光线为投照光线,以被遮光楼低层窗为受照窗,在受照窗的上方、处在被遮光楼的墙面上,设置直接以太阳光线为入射光的一次反光装置,在遮光楼的墙面上,设置二次反光装置,二次反光装置是以一次反光装置的反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并以二次反射装置的反射光线投照在受照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低层住户也能在冬季以一次性投入的低成本享受到充足的日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采光系统,特别是城市楼房低层住户的冬季采光系统。
技术介绍
楼房低层住宅在冬季缺乏足够的日光照射,室内阴冷,住户感觉非常不好,尽管低层住宅进出方便,但低层住宅的售价还是普遍低于日照条件好的较高层住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供楼房低层住户冬季日照的采光系统,使低层住户也能在冬季以一次性投入的低成本享受到充足的日照。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在被遮光楼与处在遮光楼南侧的遮光楼之间,设置反光系统,所述反光系统是以太阳光线为投照光线,以被遮光楼低层窗为受照窗,在受照窗的上方、处在被遮光楼的墙面上,设置直接以太阳光线为入射光的一次反光装置,在所述遮光楼的墙面上,设置二次反光装置,所述二次反光装置以一次反光装置的一次反射光线为二次入射光线,并以二次反射光线投照在受照窗上。本技术是由一次反光装置和二次反光装置,经两次反射,将太阳光投射到受照窗,达到采光的目的。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可以改变楼房低层住宅冬季日照条件差的局面,使低层住户在冬季可以享受长达6小时、平均不低于高层住户70%的日照。2、本技术简单、经济实用,投入低,可用来对已建住宅区进行改造;也可结合建筑设计,由建筑商在建房时将该采光系统作为住宅的一部分直接安装,从而提高低层住宅房的性价比。3、通常每平方米的直射阳光功率按1千瓦估算。光线经两次镜面反射后仍可保持在80%以上,即受照窗口每平方米可以获得0.8千瓦左右的日照,按每户4平方米窗口计算,每户每天可获得10千瓦时以上的日照。该系统不仅可以使低层住户在冬季享受到充足的阳光,还可以节约可观的照明和空调用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次反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次反光装置背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太阳光线入射角探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机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二次反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被遮光楼、2遮光楼、3太阳光线、4受照窗、5一次反光装置、6二次反光装置、7调节螺钉、8纵向驱动电机、9外框架、10栅板、11纵向转轴、12水平转轴、13基座、14探头、15光敏探测管、16水平驱动电机。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在被遮光楼1与处在遮光楼1的南侧的遮光楼2之间,设置反光系统,该反光系统是以太阳光线3为投照光线,以被遮光楼1低层窗为受照窗4,在受照窗4的上方、处在被遮光楼1的墙面上,设置直接以太阳光线3为入射光的一次反光装置5,在遮光楼2的墙面上,设置二次反光装置6。其中,二次反光装置6是以一次反光装置5的反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并以二次反光装置的反射光线投照在受照窗4上。因太阳的位置是移动的,而受照窗4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具体实施中,设置二次反光装置6为固定式反光板,以保证对受照窗4进行光线的投照,而一次反光装置5可以设置为与墙面之间角度可调的活动式反光板,适时调整其角度以实现对太阳光线的跟踪,并将太阳光反射到二次反光装置上。二次反光装置6仅在安装时通过调节螺钉7进行角度调整(图6所示),使其满足反射定律,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再调整。为了实施一次反光装置对太阳光线的跟踪,采用图2所示结构,设置外框架9,外框架9中的反光板为栅板10,各片栅板10是以各自的可用于调整栅板左右朝向的纵向转轴11设置在外框架9上,外框架9是以可用于调整栅板仰角的水平转轴12设置在反光板基座13上,分别转动纵向转轴和水平转轴即可调整一次反光装置5的左右朝向和仰角,从而实现对太阳的跟踪。图4所示为太阳光线入射角探头14,探头14为管状物,其轴线与二次反光装置6的入射光线平行,在其管状物的内周壁上呈“十”字分别设置a、b、c、d光敏探测管15,以各光敏探测管15的输出信号为探测信号,根据该探测信号可以对一次反光装置进行准确的角度调整。图5所示,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自动跟踪器,对应于一次反光装置5上的纵向转轴11和水平转轴12分别设置可实现自动调整的纵向驱动电机8和水平驱动电机16,即图5所示电机M1和电机M2,各驱动电机分别以各光敏探测管a、b、c、d的探测信号为驱动控制信号。当太阳光传播方向与探头轴线平行时,太阳光穿过管状探头,且不会照射到管内光敏探测管a、b、c、d上,此时驱动电路无输出;当太阳光传播方向与管状探头14不平行时,会有一只或两只光敏探头直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此时驱动电路输出电信号,控制相应的电机M1或M2转动,自动调整一次反光装置5的法线方向,直到太阳光的传播方向与管状探头14的轴线平行。以合肥地区多层住房为例,在冬至前后的数十天内,一楼、二楼住户室内几乎见不到阳光。安装本采光系统后,可以解决其室内日照问题。参见图7,一次反光装置5安装在光照充足的被遮光楼1的四楼和五楼南面外墙上,二次反光装置6分别安装在遮光楼2北面外墙上。在冬季上午9点到下午3点的时间内,太阳转动的范围为水平90°以内,上下40°以内。对控制电路进行设置,使一次反光装置的栅板在左右朝向45°可调、俯仰角20°可调,即可满足正午前后6个小时内对太阳的自动跟踪,这段时间正是阳光最强的时段。对于电机控制系统设有“运行”和“总控”两种功能。当冬季来临,一楼、二楼开始晒不到太阳时,由物业管理人员通过“总控”开启系统,使其在“运行”状态下自动工作,将阳光反射到一楼和二楼住户的窗内。冬季过后,通过“总控”按钮将反光栅板水平转动180°、纵向回复至垂直位置,并关闭总电源。此时反光栅板背面向外,不再反光,可以将背面设置为装饰画(如图3所示),从而在背面展现精美的画面,一方面对楼体起到装饰效果,同时也有效地解决反射镜面在非运行其间可能带来的“光污染”问题。二次反光装置是安装在遮光楼的北侧,当一次反光装置处于非运行状态时,没有阳光直射在二次反光装置的表面,因此不会产生“光污染”。权利要求1.提供楼房低层住户冬季日照的采光系统,其特征是在被遮光楼(1)与处在遮光楼南侧的遮光楼(2)之间,设置反光系统,所述反光系统是以太阳光线(3)为投照光线,以被遮光楼低层窗为受照窗(4),在受照窗(4)的上方、处在被遮光楼(1)的墙面上,设置直接以太阳光线(3)为入射光的一次反光装置(5),在所述遮光楼(2)的墙面上,设置二次反光装置(6),所述二次反光装置(6)是以一次反光装置(5)的反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并以二次反射装置(6)的反射光线投照在受照窗(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二次反光装置(6)为固定设置的反光板,所述一次反光装置(5)是与墙面之间角度可调的活动式反光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次反光装置(5)具有外框架(9),设置在其外框架(9)中的反光板为栅板(10),各片栅板(10)是以各自的可用于调整栅板左右朝向的纵向转轴(11)设置在外框架(9)上,所述外框架(9)是以可用于调整栅板仰角的水平转轴(12)设置在反光板基座(1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光系统,其特征是设置太阳光线入射角探头(14),所述探头(14)为管状物,其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提供楼房低层住户冬季日照的采光系统,其特征是在被遮光楼(1)与处在遮光楼南侧的遮光楼(2)之间,设置反光系统,所述反光系统是以太阳光线(3)为投照光线,以被遮光楼低层窗为受照窗(4),在受照窗(4)的上方、处在被遮光楼(1)的墙面上,设置直接以太阳光线(3)为入射光的一次反光装置(5),在所述遮光楼(2)的墙面上,设置二次反光装置(6),所述二次反光装置(6)是以一次反光装置(5)的反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并以二次反射装置(6)的反射光线投照在受照窗(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