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UV改性的聚氯乙烯材料及一种聚氯乙烯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745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抗UV的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氯乙烯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组成:PVC树脂100份;热稳定剂2.5~8份;超细纳米碳酸钙5~30份;复合抗UV改性剂1~5份;加工助剂0.5~3份;颜料5~10份。其中,所述超细纳米碳酸钙是经过表面改性的超细纳米碳酸钙,所述复合抗UV改性剂为甲基苯酚和氯代苯酮类接枝复合脂类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氯乙烯材料所制成的产品不仅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能满足日照强烈、户外环境恶劣情况下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UV改性的聚氯乙烯材料及一种聚氯乙烯管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和加工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UV改性的聚氯乙烯材料及一种聚氯乙烯管材。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PVC塑料制品以硬质为主,其中PVC管材管件是硬质聚氯乙烯制品的代表品种。聚氯乙烯树脂由于大分子间的极性键而显示硬而脆的特性。由于硬质聚氯乙烯冲击和耐低温性能较差,须在树脂中共混抗冲改性剂,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抗冲改性剂一般为CPE(氯化聚氯乙烯)、MBS(甲基丙烯酸甲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刚性,降低收缩率等,往往需要在树脂中加入填充剂,所用填充剂一般为沉淀碳酸钙、重质碳酸钙等,经过这两种材料改性后制得的PVC管材管件在正常环境下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在长期户外光照时间长、辐射强烈的恶劣环境下(如我国新疆,国外非洲、中东等地区)使用时极易出现管件变形、破裂、褪色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物理机械性能好、耐候性能优异的聚氯乙烯管材管件来满足市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抗UV改性的聚氯乙烯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氯乙烯材料所制成的产品不仅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能满足日照强烈、户外环境恶劣情况下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氯乙烯材料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管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UV的聚氯乙烯材料,所述聚氯乙烯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组成:PVC树脂100份;热稳定剂2.5~8份超细纳米碳酸钙5~30份;复合抗UV改性剂1~5份;加工助剂0.5~3份;钛白粉5~10份;其中,所述超细纳米碳酸钙是经过表面改性的超细纳米碳酸钙;所述复合抗UV改性剂为甲基苯酚和氯代苯酮类接枝复合脂类物。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经表面活化处理的超细纳米碳酸钙类填充料和复合抗UV改性剂来改善聚氯乙烯管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户外的耐候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改性的聚氯乙烯管件有效克服了在长期户外光照强、高温等恶劣特殊环境下如我国新疆、非洲、中东等地区使用时极易出现管材褪色、老化等问题,极大的拓展了聚氯乙烯管材管件的应用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超细纳米碳酸钙为经硅烷偶联剂和/或铝酸酯偶联剂表面活化后的超细纳米碳酸钙。优选地,所述超细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3.9~4.2μm。优选地,所述复合抗UV改性剂的商品牌号为P0144。优选地,所述PVC树脂为SG-5型和/或SG-7型树脂。优选地,所述加工助剂为丙烯酸脂类聚合物。优选地,所述热稳定剂为环保混合金属盐类钙锌复合稳定剂。优选地,所述颜料为二氧化钛、炭黑或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氯乙烯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组成:PVC树脂100份;热稳定剂2.5~6份;超细纳米碳酸钙10~15份;复合抗UV改性剂0.5~1.5份;加工助剂0.5~3份;钛白粉5~8份。本专利技术同时保护一种聚氯乙烯材料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管材。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聚氯乙烯管材,所述聚氯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后,加入高速热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分散,当温度达到110~115℃时转入冷混料机中搅拌冷却,当温度降到55℃时排入料斗,得混配料备用;S2:将S1所得混配料加入到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成型,冷却、包装后即得聚氯乙烯管材。优选地,S2中,所述挤出机为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机筒温度为150~180℃。优选地,S3中,所述注塑机的成型温度为165~1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氯乙烯材料所制成的产品不仅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能满足日照强烈、户外环境恶劣情况下的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改性的聚氯乙烯管材管件特别适用于光照强、高温恶劣气候等户外环境中长期使用。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原料均属环保无毒物质,不会产生污染及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抗UV改性剂的具体型号为P0144,所述超细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3.9~4.2μm。其它所使用原料、助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场购买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助剂。实施例1一种新型抗UV的聚氯乙烯材料,所述聚氯乙烯混配料按质量份数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PVC树脂(SG-5)100份,热稳定剂(钙锌稳定剂)2.8份,加工助剂(ACR)0.5份,超细纳米碳酸钙12.5份,复合抗UV改性剂(P0144)1.5份,加工助剂(润滑剂(620石蜡))1.0份,加工助剂(润滑剂(硬脂酸钙))0.5份,颜料(钛白粉)5份。实施例2一种新型抗UV的聚氯乙烯材料,所述聚氯乙烯混配料按质量份数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PVC树脂(SG-5)100份,热稳定剂(钙锌稳定剂)3.2份,加工助剂(ACR)0.5份,超细纳米碳酸钙25份,复合抗UV改性剂(P0144)1.5份,加工助剂(润滑剂(620石蜡))0.8份,加工助剂(润滑剂(硬脂酸钙))0.5份,加工助剂(润滑剂(聚乙烯蜡))0.6份,颜料(钛白粉)5份。实施例3一种新型抗UV的聚氯乙烯材料,所述聚氯乙烯混配料按质量份数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PVC树脂(SG-5)100份,热稳定剂(钙锌稳定剂)2.5份,加工助剂(ACR)0.5份,超细纳米碳酸钙5份,复合抗UV改性剂(P0144)1.5份,加工助剂(润滑剂(620石蜡))0.5份,加工助剂(润滑剂(硬脂酸钙))0.5份,颜料(钛白粉)5份。对比例1本对照例中除了未添加超细纳米碳酸钙之外,其它组分及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本对照例中除了添加的是未经表面处理的超细纳米碳酸钙之外,其它组分及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对上述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管材进行物理性能、耐候性等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5836.1-2006,测试结果见下表1。表1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管件的性能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UV的聚氯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组成:PVC树脂                          100份;热稳定剂                         2.5~8份超细纳米碳酸钙                   5~30份;复合抗UV改性剂                   1~5份;加工助剂                         0.5~3份;颜料                             5~10份;其中,所述超细纳米碳酸钙是经过表面改性的超细纳米碳酸钙;所述复合抗UV改性剂为甲基苯酚和氯代苯酮类接枝复合脂类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UV的聚氯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材料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份组成:PVC树脂100份;热稳定剂2.5~8份超细纳米碳酸钙5~30份;复合抗UV改性剂1~5份;加工助剂0.5~3份;颜料5~10份;其中,所述超细纳米碳酸钙是经过表面改性的超细纳米碳酸钙;所述复合抗UV改性剂为甲基苯酚和氯代苯酮类接枝复合脂类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氯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纳米碳酸钙为经硅烷偶联剂和/或铝酸酯偶联剂表面活化后的超细纳米碳酸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氯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UV改性剂的商品牌号为P01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氯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树脂为SG-5型和/或SG-7型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氯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为丙烯酸脂类聚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氯乙烯材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特立徐政委宋科明余华林谢铖山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联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