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氧化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细胞内CO的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属于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领域。
技术介绍
一氧化碳(CO)是近几十年来经研究证实具有重要的生物信号传递分子之一,在生物体内它可以与氧气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从而阻碍氧气的正常运输。如果过量摄入外源性的一氧化碳可导致生物机体中一氧化碳中毒,因此一氧化碳曾长期被认为仅仅是一种有毒有害的物质,而体内是否真实的存在内源性一氧化碳,以及内源性一氧化碳是否具有生理作用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直到1949年,Sjostrand发现人体内可产生内源性一氧化碳;随后在1987年,Ullrich和Brune发现一氧化碳可以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anylylcyclase,GC)抑制血小板聚集。在此基础之上,Marks等推测,内源性的一氧化碳在生物体内很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1993年,Verma等采用原位杂交研究方法发现,结构型HO(HO-2)mRNA广泛分布于大鼠的大脑组织中,并且与可溶性GCmRNA具有很高的共表达现象,从而研究证实了内源性的一氧化碳在机体内确实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从此,一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CO的荧光探针,化学名称为7‑二乙氨基‑3‑碳酸烯丙酯基香豆素,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CO的荧光探针,化学名称为7-二乙氨基-3-碳酸烯丙酯基香豆素,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7-二乙胺基-4-羟基香豆素在HCl溶液中加热反应,合成7-二乙氨基-3-羟基香豆素;(2)将7-二乙氨基-3-羟基香豆素与烯丙基酰氯在二氯甲烷中搅拌反应得终产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7-二乙胺基-4-羟基香豆素与HCl的摩尔比为1:3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Cl溶液为浓度为1-1.5mol/L。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英,高世滢,唐永和,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