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45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的右侧设有车身,车头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照明孔,第一支架的内腔设有与照明孔相配合的照明灯,车身的顶端设有水箱、医疗室和设备腔,水箱的左侧端顶部贯通连接加水管,水箱的顶端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顶端设有高压喷射装置,医疗室的顶端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的升降杆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顶端面边缘设有护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照明灯,提高野外施工的工作能力,以及改善野外夜间行车,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通过设置水箱,可以及时应对施工中出现的漏电火灾险情,降低事损失;通过设置医疗室,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A Special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Vehicle for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comprehensive rescue vehicle for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headstock and a body.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stock is provided with a body, the top of the headst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racket, the side end of the first bracket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several lighting hole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rst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ing lamp matching with the lighting holes, and the top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lamp matching with the lighting holes. Water tank, medical room and equipment chamber, the top of the left end of the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pipe, the top of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racket, the top of the second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a high-pressure jet device, the top of the medical room is equipped with a lifting device, the lifting pole of the lifting device is fixed with a worktable, and the top edge of the worktable is equipped with a guardrail.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working ability of field construction by setting illumination lamp, and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field night driving to cope with complex road conditions; by setting water tank, it can cope with leakage fire danger in construction in time and reduce accident losses; and by setting up a medical room, it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personal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
,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控制,从19世纪80年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电能有易于转换、运输方便、易于控制、便于使用、洁净和经济等许多优点。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已逐步取代了作为18世纪产业革命技术基础的蒸汽机,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电能的使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国防的主要动力形式和人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拖动、照明、电热、电化学和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能作为一种产品,和其他类型的产品不同之处是它不能储存。所以,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和配电网组成的电力系统每时每刻所生产、输送的电能,都必须和用户电能的消费量相一致。这就使得电力生产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即便是短时的停电也带来很大的危害,大面积停电更会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人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都必须注意保证供电的高度可靠性。根据电力工程施工资质不同,承包工程范围分别如下:特级企业,可承担各种类型的火电厂(含燃煤、燃气、燃油)、风力电站、太阳能电站、核电站及辅助生产设施、各种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和变电站整体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各种类型火电厂(含燃煤、燃气、燃油)、风力电站、太阳能电站、核电站及辅助生产设施;各种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和变电站整体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下的机组整体工程、220千伏及以下送电线路及相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整体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电力工程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的机组整体工程、110千伏及以下送电线路及相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整体工程施工总承包。电力施工救险车是电力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当施工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电力工人可以利用它能够做出及时处理。但是,现有的救险车多是为设备服务的,缺乏对工人的服务设施,一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损伤,很难进行初步的诊疗,人员保障不稳定;且由于施工多在野外,车上重型设备在缺乏吊装设备的情况下,移动十分不便,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包括车头和车身,车头的右侧设有车身,车头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顶端设有电机,第一支架的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照明孔,第一支架的内腔设有与照明孔相配合的照明灯,照明灯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端贯通第一支架且固定连接在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架之间是转动连接;车身的顶端设有水箱、医疗室和设备腔,水箱设在医疗室和设备腔的左侧,设备腔设在水箱和医疗室的右侧,医疗室设在水箱和设备腔之间,水箱的左侧端顶部贯通连接加水管,加水管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加水管与密封盖之间是螺纹连接,水箱的顶端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顶端设有高压喷射装置,高压喷射装置通过水管贯通连接水箱,水管上设有水泵,水泵固定连接在水箱的顶端,医疗室的顶端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的升降杆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顶端面边缘设有护栏,设备腔是顶端敞口型结构,设备腔内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辊,支撑辊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设备腔的侧壁上。进一步的,第一支架的侧端均匀的设有三个照明孔。进一步的,电机的上方设有信号塔,信号塔的外侧端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信号塔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顶端。进一步的,第二支架是U形结构。进一步的,医疗室的后侧端铰接有预设门,预设门的活动端设有把手。进一步的,医疗室的正端面设有凳梯。进一步的,所有的支撑辊是并排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照明灯,提高野外施工的工作能力,以及改善野外夜间行车,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通过设置信号塔,提高整个救险车的通讯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地面环境以及复杂的天气,便于野外施工队能及时有效的与指挥中心联系,提高施工队的野外工作能力;通过设置水箱,可以及时应对施工中出现的漏电火灾险情,降低事损失;通过设置医疗室,可以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设置升降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完成高空作业;通过设置支撑辊,便于重型设备在车身上移动,降低施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的支撑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头,2-车身,3-第一支架,4-电机,5-第一转轴,6-照明灯,7-照明孔,8-信号塔,9-连接杆,10-水箱,11-加水管,12-密封盖,13-第二支架,14-水泵,15-水管,16-高压喷射装置,17-医疗室,18-预设门,19-升降装置,191-升降杆,20-工作台,21-护栏,22-蹬梯,23-设备腔,24-支撑辊,25-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包括车头1和车身2,所述车头1的右侧设有车身2,车头1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的顶端设有电机4,第一支架3的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照明孔7,第一支架3的内腔设有与照明孔7相配合的照明灯6,所述照明灯6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顶端贯通第一支架3且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电机轴上,第一转轴5与第一支架3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4的上方设有信号塔8,所述信号塔8的外侧端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9,信号塔8通过连接杆9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3的顶端;所述车身2的顶端设有水箱10、医疗室17和设备腔23,所述水箱10设在医疗室17和设备腔23的左侧,所述设备腔23设在水箱10和医疗室17的右侧,所述医疗室17设在水箱10和设备腔23之间,所述水箱10的左侧端顶部贯通连接加水管11,所述加水管11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12,加水管11与密封盖12之间是螺纹连接,所述水箱10的顶端设有第二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3是U形结构,第二支架13的顶端设有高压喷射装置16,所述高压喷射装置16通过水管15贯通连接水箱10,所述水管15上设有水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和车身(2),车头(1)的右侧设有车身(2),车头(1)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顶端设有电机(4),第一支架(3)的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照明孔(7),第一支架(3)的内腔设有与照明孔(7)相配合的照明灯(6),照明灯(6)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顶端贯通第一支架(3)且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电机轴上,第一转轴(5)与第一支架(3)之间是转动连接;车身(2)的顶端设有水箱(10)、医疗室(17)和设备腔(23),水箱(10)设在医疗室(17)和设备腔(23)的左侧,设备腔(23)设在水箱(10)和医疗室(17)的右侧,医疗室(17)设在水箱(10)和设备腔(23)之间,水箱(10)的左侧端顶部贯通连接加水管(11),加水管(11)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12),加水管(11)与密封盖(12)之间是螺纹连接,水箱(10)的顶端设有第二支架(13),第二支架(13)的顶端设有高压喷射装置(16),高压喷射装置(16)通过水管(15)贯通连接水箱(10),水管(15)上设有水泵(14),水泵(14)固定连接在水箱(10)的顶端,医疗室(18)的顶端设有升降装置(19),升降装置(19)上的升降杆(191)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0),工作台(20)的顶端面边缘设有护栏(21),设备腔(23)是顶端敞口型结构,设备腔(23)内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辊(24),支撑辊(24)通过第二转轴(25)转动连接在设备腔(23)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专用综合型救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和车身(2),车头(1)的右侧设有车身(2),车头(1)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架(3),第一支架(3)的顶端设有电机(4),第一支架(3)的侧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照明孔(7),第一支架(3)的内腔设有与照明孔(7)相配合的照明灯(6),照明灯(6)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顶端贯通第一支架(3)且固定连接在电机(4)的电机轴上,第一转轴(5)与第一支架(3)之间是转动连接;车身(2)的顶端设有水箱(10)、医疗室(17)和设备腔(23),水箱(10)设在医疗室(17)和设备腔(23)的左侧,设备腔(23)设在水箱(10)和医疗室(17)的右侧,医疗室(17)设在水箱(10)和设备腔(23)之间,水箱(10)的左侧端顶部贯通连接加水管(11),加水管(11)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盖(12),加水管(11)与密封盖(12)之间是螺纹连接,水箱(10)的顶端设有第二支架(13),第二支架(13)的顶端设有高压喷射装置(16),高压喷射装置(16)通过水管(15)贯通连接水箱(10),水管(15)上设有水泵(14),水泵(14)固定连接在水箱(10)的顶端,医疗室(18)的顶端设有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红彭汉涛高筱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中科天际防雷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