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06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目前用于铸造铸件的模具补缩效果差,铸造的铸件易产生缩孔缺陷。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模具上开设有浇注口,浇注口通过直浇道与横通道相连通,直浇道包括圆柱形通道和弧形通道,圆柱形通道与浇注口相连通,弧形通道设于圆柱形通道下方,弧形通道顶端与圆柱形通道相连通,弧形通道底端与横通道相连通,所述模具内设有内浇道,内浇道与横通道相连通,内浇道与铸件形状相同,模具内还设有补缩通道,补缩通道设置在横通道与内浇道的连接处,补缩通道与横通道和内浇道均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铸件铸造时的补缩效果好。

A Casting Mould for Continuous Feeding Molding of Casting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die technology. At present, the effect of die feeding for casting is poor, and the casting is prone to shrinkage defect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sting mould for continuous feeding moulding of castings. A gate is provided on the mould, and the gate is connected with a cross channel through a straight gate. The straight gate includes a cylindrical channel and an arc channel, the cylindrical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te, and the arc channel is located in a cylindrical channel. Below, the top of the arc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rical passage, and the bottom of the arc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verse passage. The inner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verse passage in the die. The shape of the inner passag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casting. There is also a feeding passage in the die. The feeding passage is se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ransverse passage and the inner passage, and the feeding passage is se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ransverse The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both the transverse channel and the inner runner.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feeding effect for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在生产实践中,很多废品铸件是由于产生了缩松缩孔造成的,即铸件浇注后,液体金属在凝固过程中,体积要缩小,如果得不到足够液体来补充,就会在铸件最后冷却的地方产生缩松和缩孔。图1所示这类铸件在铸造时容易在A位置处出现缩孔,目前用于铸造该类铸件的模具通常采用普通砂型冒口进行补缩,补缩效果差,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该模具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补缩通道和直浇道,可以实现对铸件铸造时的连续补缩,补缩效果好。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所述模具上开设有浇注口,浇注口通过直浇道与横通道相连通,直浇道包括圆柱形通道和弧形通道,圆柱形通道与浇注口相连通,弧形通道设于圆柱形通道下方,弧形通道顶端与圆柱形通道相连通,弧形通道底端与横通道相连通,所述模具内设有内浇道,内浇道与横通道相连通,内浇道与铸件形状相同,所述模具内还设有补缩通道,补缩通道设置在横通道与内浇道的连接处,补缩通道与横通道和内浇道均连通。本专利技术模具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补缩通道和直浇道,在热量补缩过程中,补缩通道给A位置处铸件供给热量,直浇道给补缩通道处铸件供给热量,创造了一个从需要补缩的热节位置向补缩冒口连续的凝固顺序,可以实现对铸件铸造时的连续补缩,补缩效果好;此外,通过将直浇道现有圆台状的内腔改进为圆柱形通道与弧形通道,增大了直浇道的内腔容积,增加了冒口补缩热容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补缩效果改善铸件产生缩孔缺陷的情况,提升铸件品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浇道上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位于弧形通道下端。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可以对铸液中的氧化夹杂物进行过滤,以防止铸液中的氧化夹杂物对铸件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而影响铸件品质。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过滤装置为滤网。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模具铸造的成品铸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直浇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浇注口20.直浇道21.圆柱形通道22.弧形通道23.过滤装置3.横通道4.内浇道5.补缩通道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所述模具上开设有浇注口1,所述模具内设有直浇道20、横通道3、内浇道4和补缩通道5;所述直浇道20包括圆柱形通道21和弧形通道22,圆柱形通道21与浇注口1相连通,弧形通道22设于圆柱形通道21下方,弧形通道22顶端与圆柱形通道21相连通,弧形通道22底端与横通道3相连通,其中,为防止铸液中的氧化夹杂物对铸件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弧形通道22下端设有过滤装置23以对铸液中的氧化夹杂物进行过滤从而保证铸件品质,过滤装置23可以为过滤网;所述内浇道4与横通道3相通,内浇道4形状与铸件形状相同;所述补缩通道5设置在内浇道4与横通道3的连接处,补缩通道5与内浇道4和横通道3均连通。采用本专利技术模具铸造成品铸件时,铸液首先从浇注口1进入模具,经直浇道20中的过滤装置23过滤后通过横通道3进入内浇道4和补缩通道5中冷却成型得成型铸件,其中,成型铸件包括铸液在内浇道4内冷却成型的铸件部分和铸液在补缩通道5内冷却成型的补贴部分,成型铸件在后期加工时去除补贴部分即可得到成品铸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直浇道在铸液充型过程中可充当浇口杯,在铸液凝固过程中又可作为补缩冒口,本专利技术将直浇道、浇口杯和补缩冒口合三为一,结构简单,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模具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补缩通道可以增加补缩热容量,从而减弱冷却成型过程中铸件在A位置处产生缩孔缺陷的情况,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补缩通道和直浇道,在热量补缩过程中,补缩通道给A位置处铸件供给热量,直浇道给补缩通道处铸件供给热量,创造了一个从需要补缩的热节位置向补缩冒口连续的凝固顺序,可以实现对铸件铸造时的连续补缩,补缩效果好;此外,通过将直浇道现有圆台状的内腔改进为圆柱形通道与弧形通道,增大了直浇道的内腔容积,增加了冒口补缩热容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补缩效果改善铸件产生缩孔缺陷的情况,提升铸件品质。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可以防止铸液中的氧化夹杂物对铸件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以保证铸件品质。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所述模具上开设有浇注口,浇注口通过直浇道与横通道相连通,所述模具内设有内浇道,内浇道与横通道相连通,内浇道与铸件形状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包括圆柱形通道和弧形通道,圆柱形通道与浇注口相连通,弧形通道设于圆柱形通道下方,弧形通道顶端与圆柱形通道相连通,弧形通道底端与横通道相连通,所述模具内还设有补缩通道,补缩通道设置在横通道与内浇道的连接处,补缩通道与横通道和内浇道均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连续补缩成型的铸造模具,所述模具上开设有浇注口,浇注口通过直浇道与横通道相连通,所述模具内设有内浇道,内浇道与横通道相连通,内浇道与铸件形状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包括圆柱形通道和弧形通道,圆柱形通道与浇注口相连通,弧形通道设于圆柱形通道下方,弧形通道顶端与圆柱形通道相连通,弧形通道底端与横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家龙游庆荣岳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蠡湖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