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件矫直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01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杆件矫直技术领域,一种杆件矫直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杆件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支撑架,用于支撑待矫直杆件;矫直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杆件支撑架之间,所述矫直组件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托架、和设置于相邻的两组所述杆件托架之间的矫直驱动件,所述杆件托架用于支撑所述待矫直杆件,所述矫直驱动件用于矫直所述待矫直杆件的弯曲部分。矫直组件可以移动至待矫直杆件需要矫直的位置,大大降低了杆件矫直装置的尺寸和制造成本,尤其是矫直组件的尺寸和制造成本,使得需要矫直杆件的厂家能够自行配备杆件矫直装置,降低杆件矫直周期,提高矫直效率,降低矫直成本。

A rod straighten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hip bar straightening, a bar straightening device and the use method of the device. The rod straightening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sets of rod support brackets for supporting the rod to be straightened; the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is slidably arranged between the rod support brackets, and the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t least two sets of rod support brackets and straightening driving elements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sets of rod support brackets, which are used for the rod support brackets. The straightening driving member is used to straighten the bending part of the straightening member,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straightening member. The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can be moved to the position where the straightening rod needs to be straightened,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size and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straightening device, especially the size and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The straightening device can be equipped by the manufacturer who needs the straightening rod, thus reducing the straightening period of the rod, improving the straightening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stra Low straighten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件矫直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杆件矫直
,尤其涉及一种杆件矫直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轴舵系中的镗孔机的镗杆弯曲后,由于船厂不具备大型油压机和大型操作平台,因此需要找专业拥有大型油压机和大型操作平台的厂家,利用油压机、操作平台对镗杆进行矫直,确保镗杆满足技术参数。这就导致镗杆需要车辆长途运输至外部厂家,且厂家油压机和操作平台档期不确定,镗杆矫直周期长,矫直效率低;并且镗杆矫直所需设备场地及人工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件矫直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以降低杆件矫直周期,提高矫直效率,降低矫直成本。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杆件矫直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支撑架,用于支撑待矫直杆件;矫直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杆件支撑架之间,所述矫直组件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托架、和设置于相邻的两组所述杆件托架之间的矫直驱动件,所述杆件托架用于支撑所述待矫直杆件,所述矫直驱动件用于矫直所述待矫直杆件的弯曲部分。作为优选,所述矫直组件还包括:矫直横梁,至少两组所述杆件托架间隔设置于所述矫直横梁上,所述杆件托架位于所述待矫直杆件的下侧,所述矫直驱动件位于所述待矫直杆件的上侧;横梁支撑架,与所述矫直横梁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矫直横梁。作为优选,所述杆件托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待矫直杆件的丝杆下梁,所述丝杆下梁通过至少两根间隔且竖直设置的丝杆连接于所述矫直横梁上,所述待矫直杆件设置于相邻的两根所述丝杆之间。作为优选,所述丝杆下梁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丝杆的通孔,所述丝杆的下端伸出所述丝杆下梁,且所述丝杆伸出所述丝杆下梁的部分螺接有下螺母。作为优选,所述丝杆下梁的上端设置有开设有托块,所述托块开设有第一支撑槽,所述待矫直杆件抵压于所述托块的所述第一支撑槽。作为优选,所述矫直驱动件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上开设有第二支撑槽,所述待矫直杆件抵压于所述压块的所述第二支撑槽。作为优选,所述杆件矫直装置还包括矫直平台,两组所述杆件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矫直平台上,所述矫直平台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矫直组件能够沿所述导轨滑动。作为优选,所述杆件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杆件端轴承,所述待矫直杆件穿设于所述杆件端轴承内。作为优选,所述横梁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座,连接于所述横梁支撑架的下端;滚轮轴,穿设于所述滚轮座;滚轮,通过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滚轮轴上,所述滚轮的周向设置有限位凸缘。一种如上所述的杆件矫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待矫直杆件放置于所述杆件支撑架上,测量所述待矫直杆件的最大弯曲位置,并转动所述述待矫直杆件使所述最大弯曲位置朝向所述矫直驱动件;移动矫直组件,使矫直驱动件正对所述最大弯曲位置;所述杆件托架托起所述待矫直杆件,并使所述待矫直杆件离开所述杆件支撑架;矫直驱动件工作,将所述最大弯曲位置矫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矫直组件可以移动至待矫直杆件需要矫直的位置,大大降低了杆件矫直装置的尺寸和制造成本,尤其是矫直组件的尺寸和制造成本,使得需要矫直杆件的厂家能够自行配备杆件矫直装置,降低杆件矫直周期,提高矫直效率,降低矫直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杆件矫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F向视图;图3是图1中C-C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梁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滚轮组件的剖视图;图6是图1中AOO'B处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杆下梁的剖视图。图中:1、杆件支撑架;11、杆件端轴承;12、支架本体;2、矫直组件;21、矫直驱动件;22、杆件托架;221、丝杆下梁;2211、第一平板;2212、第二平板;2213、第一竖板;2214、通孔;222、下螺母;23、矫直横梁;231、上梁板;232、下梁板;233、连接板;24、横梁支撑架;241、支腿;242、支腿横梁;251、托块;252、压块;26、滚轮组件;261、滚轮座;2611、滚轮座顶板;2612、滚轮座侧板;262、滚轮轴;263、滚轮;2631、限位凸缘;27、加强板;281、丝杆上梁;282、上螺母;29、丝杆;3、矫直平台;31、第一侧板;32、第二侧板;33、连接部;100、待矫直杆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杆件矫直装置,用于船舶轴舵系中的镗孔机的镗杆中,但不限于此,还可以用于其他大型的杆件矫直中,以降低杆件矫直周期,提高矫直效率,降低矫直成本。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杆件矫直装置包括矫直组件2和至少两组杆件支撑架1,其中,至少两组杆件支撑架1可间隔设置,且用于支撑待矫直杆件100;矫直组件2可滑动地设置于杆件支撑架1之间,矫直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托架22、和设置于相邻的两组杆件托架22之间的矫直驱动件21,杆件托架22用于支撑待矫直杆件100,矫直驱动件21用于矫直待矫直杆件100的弯曲部分。矫直待矫直杆件100件时,将待矫直杆件100放置于杆件支撑架1上,并测量待矫直杆件100的最大弯曲位置;移动矫直组件2,使矫直组件2的矫直驱动件21位于待矫直杆件100最大弯曲位置处,矫直驱动件21相邻的两组杆件托架22支撑待矫直杆件100,矫直驱动件21施加作用力于待矫直杆件100最大弯曲位置,并矫直最大弯曲位置。矫直组件2可以移动至待矫直杆件100需要矫直的位置,大大降低了杆件矫直装置的尺寸和制造成本,尤其是矫直组件2的尺寸和制造成本,使得需要矫直杆件的厂家能够自行配备杆件矫直装置,降低杆件矫直周期,提高矫直效率,降低矫直成本。杆件矫直装置还包括矫直平台3,杆件支撑架1设置于矫直平台3上,矫直平台3上设置有导轨,矫直组件2能够沿导轨滑动。矫直平台3包括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和连接部33,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通过连接部33连接,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的上表面及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相互靠近的侧面即为导轨。矫直平台3由侧板和连接部33组成结构简单且重量小,侧板既对矫直组件2起支撑作用,同时还具有导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杆件支撑架1,且两组杆件支撑架1相对于矫直平台3可移动,以调节两组杆件支撑架1的间距,满足不同的长度的待矫直杆件100。杆件支撑架1包括设置在矫直平台3上的支架本体12和设置在支架本体12上的杆件端轴承11,待矫直杆件100穿设于杆件端轴承11内,便于旋转待矫直杆件100,并便于通过百分表检测测量待矫直杆件100各处的弯曲情况,同时便于使待矫直杆件100的最大弯曲位置朝向矫直驱动件21。矫直组件2还包括矫直横梁23和横梁支撑架24,横梁支撑架24与矫直横梁23连接并用于支撑矫直横梁23,具体地,如图3所示,矫直横梁23设置在横梁支撑架24的上端,矫直横梁23包括上梁板231、下梁板232和连接板233,下梁板232设置于上梁板231的下侧,连接板233连接于上梁板231和下梁板232之间。矫直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件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支撑架(1),用于支撑待矫直杆件(100);矫直组件(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杆件支撑架(1)之间,所述矫直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托架(22)、和设置于相邻的两组所述杆件托架(22)之间的矫直驱动件(21),所述杆件托架(22)用于支撑所述待矫直杆件(100),所述矫直驱动件(21)用于矫直所述待矫直杆件(100)的弯曲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件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支撑架(1),用于支撑待矫直杆件(100);矫直组件(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杆件支撑架(1)之间,所述矫直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杆件托架(22)、和设置于相邻的两组所述杆件托架(22)之间的矫直驱动件(21),所述杆件托架(22)用于支撑所述待矫直杆件(100),所述矫直驱动件(21)用于矫直所述待矫直杆件(100)的弯曲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组件(2)还包括:矫直横梁(23),至少两组所述杆件托架(22)间隔设置于所述矫直横梁(23)上,所述杆件托架(22)位于所述待矫直杆件(100)的下侧,所述矫直驱动件(21)位于所述待矫直杆件(100)的上侧;横梁支撑架(24),与所述矫直横梁(23)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矫直横梁(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件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托架(2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待矫直杆件(100)的丝杆下梁(221),所述丝杆下梁(221)通过至少两根间隔且竖直设置的丝杆(29)连接于所述矫直横梁(23)上,所述待矫直杆件(100)设置于相邻的两根所述丝杆(29)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件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下梁(22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丝杆(29)的通孔(2214),所述丝杆(29)的下端伸出所述丝杆下梁(221),且所述丝杆(29)伸出所述丝杆下梁(221)的部分螺接有下螺母(22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件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下梁(221)的上端设置有托块(251),所述托块(251)开设有第一支撑槽,所述待矫直杆件(100)抵压于所述托块(2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飞黄裕健杨江军周广岭陈晓俊李永杰孙如普赖亦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