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99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包括铜扁导线(10),铜扁导线(10)的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层(11)、耐热层(12)、耐热冲击层(13)、金属氧化物层(14)和耐磨层(15);所述的耐磨层(15)表面设有导向条(16)和限位突起(17);所述的导向条(16)截面为矩形,设置在铜扁导线(10)的一宽边上且和铜扁导线(10)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突起(17)的截面为弓形,设置在铜扁导线(10)的另一宽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绕制的线圈紧密、散热效果较好、耐热冲击性能强和安全隐患较小的特点。

Impregnated enameled copper flat wire for large transfor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rge transformer non-impregnated enameled copper flat wire, which comprises a copper flat wire (10), an insulating layer (11), a heat resistant layer (12), a heat shock resistant layer (13), a metal oxide layer (14) and a wear resistant layer (15)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pper flat wire (10), and a guide strip (16) and a limit protrus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wear resistant layer (15).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guide strip (16) is rectangular, which is arranged on a wide side of the copper flat wire (10) and is inclined to the axis of the copper flat wire (10);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limit protrusion (17) is bow-shaped and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wide side of the copper flat wire (10).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winding coil,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strong heat shock resistance and small safety hidden d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用漆包线,特别是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
技术介绍
大型的变压器对绕组电流有相应要求,因此绕组漆包线也需相应选择较大的规格。现有的变压器漆包线在绕制时相邻线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当一层的间隙过大时,下一层缠绕的线容易陷入这个间隙,导致线圈不规整。更重要的是,这个间隙和不规整的绕线导致线与线之间的接触面减少,线圈的导热性能下降,其散热性能也随之下降,线圈的负荷大。同时根据理论可知,导线内通过的电流越大,与之对应的热效应成倍增加。对于大型变压器,当其过载时,过电流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要求漆包线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能。现有的变压器用漆包线由于线涂层单一,是耐热冲击的性能较差,加上由于耐电晕性能较差,导致漆层容易受到热冲击和电晕的破环,安全隐患较大。因此,现有的变压器漆包线存在绕制的线圈不紧密、散热效果较差、耐热冲击性能不强和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本技术具有绕制的线圈紧密、散热效果较好、耐热冲击性能强和安全隐患较小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包括铜扁导线,铜扁导线的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层、耐热层、耐热冲击层、金属氧化物层和耐磨层;所述的耐磨层表面设有导向条和限位突起;所述的导向条截面为矩形,设置在铜扁导线的一宽边上且和铜扁导线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突起的截面为弓形,设置在铜扁导线的另一宽边上。前述的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中,相邻导向条的最短距离不小于2倍限位突起的最大宽度。前述的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中,所述的绝缘层、耐热层、耐热冲击层、和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比为4:1:2:1,且绝缘层的厚度为0.08-0.15mm。前述的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中,所述的耐磨层的厚度为0.02-0.04mm。前述的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中,所述的导向条和限位突起的厚度为0.10-0.1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外表面的导向条和限位突起使线具有绕制紧密的趋势。在绕制时,新绕入的线的限位突起会接触底下一层线的导向条,由于绕制时线带有一定的张力,因此新绕入的线会在导向条和限位突起的配合下向同层的线靠拢。由此线圈的绕制更紧密,不容易产生间隙。线与线接触紧密之后,线圈的导热和散热效果也随之提升,热负荷相应减小。同时,本技术通过耐热冲击层和耐电晕层提高耐热冲击能力和耐电晕能力,是漆层不易受到破环,降低了线圈的安全隐患。综上,本技术具有绕制的线圈紧密、散热效果较好、耐热冲击性能强和安全隐患较小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绕制方向示意图。附图标记:10-铜扁导线,11-绝缘层,12-耐热层,13-耐热冲击层,14-金属氧化物层,15-耐磨层,16-导向条,17-限位突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包括铜扁导线10,铜扁导线10的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层11、耐热层12、耐热冲击层13、金属氧化物层14和耐磨层15;所述的耐磨层15表面设有导向条16和限位突起17;所述的导向条16截面为矩形,设置在铜扁导线10的一宽边上且和铜扁导线10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突起17的截面为弓形,设置在铜扁导线10的另一宽边上。相邻导向条16的最短距离不小于2倍限位突起17的最大宽度,防止卡住。所述的绝缘层11、耐热层12、耐热冲击层13、和金属氧化物层14的厚度比为4:1:2:1,且绝缘层11的厚度为0.08-0.15mm。所述绝缘层11优选采用聚酯亚胺漆层,耐热层12优选采用有机硅耐热涂料层,耐电晕层优选采用ELANTAS品牌的A981-M-30TAN型号漆层,耐热冲击层13优选采用自交联型有机硅耐热漆层,耐磨层15和导向条16和限位突起17优选采用聚酰亚胺漆层。所述的耐磨层15的厚度为0.02-0.04mm。所述的导向条16和限位突起17的厚度为0.10-0.14mm。工作原理:本技术的绕制方向和导向条16的倾斜方向相关联,如图3所示,限位突起17仅具有向右的趋势,因此绕制方向为从右到左。在绕制时,新绕入的线的限位突起17会接触底下一层线的导向条16,由于绕制时线带有一定的张力,因此新绕入的线会在导向条16和限位突起17的配合下向同层的线靠拢。由此线圈的绕制更紧密,不容易产生间隙。线与线接触紧密之后,线圈的导热和散热效果也随之提升,热负荷相应减小。同时,本技术通过耐热冲击层13和耐电晕层提高耐热冲击能力和耐电晕能力,是漆层不易受到破环,降低了线圈的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扁导线(10),铜扁导线(10)的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层(11)、耐热层(12)、耐热冲击层(13)、金属氧化物层(14)和耐磨层(15);所述的耐磨层(15)表面设有导向条(16)和限位突起(17);所述的导向条(16)截面为矩形,设置在铜扁导线(10)的一宽边上且和铜扁导线(10)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突起(17)的截面为弓形,设置在铜扁导线(10)的另一宽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扁导线(10),铜扁导线(10)的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绝缘层(11)、耐热层(12)、耐热冲击层(13)、金属氧化物层(14)和耐磨层(15);所述的耐磨层(15)表面设有导向条(16)和限位突起(17);所述的导向条(16)截面为矩形,设置在铜扁导线(10)的一宽边上且和铜扁导线(10)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限位突起(17)的截面为弓形,设置在铜扁导线(10)的另一宽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变压器无浸渍漆包铜扁线,其特征在于:相邻导向条(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林祥冯正方沈根祥盛新卫仰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长城异形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