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忠仁专利>正文

具有弧形吸音板的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844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具有吸音板的吊顶的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弧形框架,其结构要点是弧形框架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吸音板;弧形吸音板上具有直径为1-1.2毫米的孔,孔距为2-3.5毫米,孔的面积占整个弧形吸音板面积的15~2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外观美、吸音效果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具有吸音板吊顶的结构的改进。目前具有吸音板的吊顶其外表面是平面的,结构单调、不美观;另外,其孔径较大(直径为1.6毫米以上),而且设置也不尽合理。因此,吸音效果差。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外观效果好、吸音效果好的具有吸音板的吊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弧形框架,其结构要点是弧形框架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吸音板;弧形吸音板上具有直径为1-1.2毫米的孔,孔距为2-3.5毫米,孔的面积占整个弧形吸音板面积的15~25%。本技术的主要优点1.外观美本技术的吸音板的截面为弧形的,从下向上看,尤其大型的吸音板似飞碟,富有很好的美感;2.吸音效果好由于本技术的吸音板的截面为弧形,整个表面形成扩大角度的吸音面,尤其孔径、间距、占有面积科学、合理,因此本技术的吸音板有较好的地吸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包括弧形框架4,弧形框架4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吸音板3;弧形吸音板3上具有直径为1-1.2毫米的孔5,孔5距为2-3.5毫米,孔5的面积占整个弧形吸音板3面积的15~25%。弧形框架4为现有常规技术。使用时,通过吊杆1(吊杆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网球架的球2、弧形框架4上)将弧形框架4悬挂于屋顶上即可。权利要求1.具有弧形吸音板的吊顶包括弧形框架(4),其特征在于弧形框架(4)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吸音板(3);弧形吸音板(3)上具有直径为1-1.2毫米的孔(5),孔(5)距为2-3.5毫米,孔(5)的面积占整个弧形吸音板(3)面积的15~25%。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涉及具有吸音板的吊顶的结构的改进。本技术包括弧形框架,其结构要点是弧形框架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吸音板;弧形吸音板上具有直径为1—1.2毫米的孔,孔距为2—3.5毫米,孔的面积占整个弧形吸音板面积的15~25%。本技术具有外观美、吸音效果好等特点。文档编号E04B1/86GK2405986SQ00210998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忠仁 申请人:刘忠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弧形吸音板的吊顶包括弧形框架(4),其特征在于弧形框架(4)的底平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吸音板(3);弧形吸音板(3)上具有直径为1-1.2毫米的孔(5),孔(5)距为2-3.5毫米,孔(5)的面积占整个弧形吸音板(3)面积的15~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仁
申请(专利权)人:刘忠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