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1703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充气管、上盖、活动顶座和基座,上盖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突出部,上盖的下方设置有圆盘形的活动顶座,活动顶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突出部相匹配的环形的突出部容置槽,活动顶座的下方设置有基座,基座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驱动装置,充气管利用充气管容置通孔从上至下依次竖直穿过上盖和活动顶座,基座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充气气源,充气气源的出气口与充气管的进气端连通。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质检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产品质量。

An Air-tightness Detection Device for Medical Glov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tightness detection device for medical gloves, which comprises an inflatable tube, an upper cover, a movable top seat and a base. The outer edge of the upper cover extends downward to form a protrusion part,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disc-shaped movable top sea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ovable top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protrusion compatible with the protrusion part. The bottom of the movable roof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The inflatable pipe uses the through holes of the inflatable pipe to pass through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movable roof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inflatable air source, and the outlet of the inflatable air sour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end of the inflatable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omplete the airtightness detection of medical gloves, improve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work intensity of quality inspectors, and ensure th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手套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手套作为使用广泛的医疗器具之一,能够有效地避免手术中的交叉感染,需求量日益增加。医用手套的气密性检测是产品质量检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现有的医用手套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直接有质检人员将医用手套下端套在高压输气管出口,用手攥紧医用手套下端对医用手套进行充气,并观察医用手套是否出现漏气现象,工作效率低,检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质检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产品质量。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充气管、上盖、活动顶座和基座,上盖、活动顶座和基座同轴设置,上盖为圆盘形,且上盖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突出部,上盖的下方设置有圆盘形的活动顶座,活动顶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突出部相匹配的环形的突出部容置槽,活动顶座的下方设置有基座,基座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活动顶座的下表面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驱动活动顶座上下运动,上盖和活动顶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充气管容置通孔,充气管利用充气管容置通孔从上至下依次竖直穿过上盖和活动顶座,充气管的出气端位于上盖上方,且充气管与上盖的充气管容置通孔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充气管与活动顶座滑动连接,充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活动顶座的下方,基座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充气气源,充气气源的出气口与充气管的进气端连通,充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电控气阀,电控气阀和驱动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的突出部容置槽的侧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层。所述的活动顶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橡胶层。所述的基座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采用气缸。所述的充气气源采用高压气瓶。所述的控制开关采用脚踏式开关。所述的充气管采用钢制充气管。本技术利用活动的活动顶座和固定的上盖对医用手套进行夹持,并利用充气气源通过充气管向被夹持的医用手套进行充气,以检查医用手套是否存在漏气现象。本技术采用自动化控制,快速高效地完成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极大地降低了质检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充气管1、上盖2、活动顶座3和基座4,上盖2、活动顶座3和基座4同轴设置,上盖2为圆盘形,且上盖2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突出部5,上盖2的下方设置有圆盘形的活动顶座3,活动顶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突出部5相匹配的环形的突出部容置槽6,活动顶座3的下方设置有基座4,基座4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的输出轴与活动顶座3的下表面连接,驱动装置7通过输出轴驱动活动顶座3上下运动,上盖2和活动顶座3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充气管容置通孔,充气管1利用充气管容置通孔从上至下依次竖直穿过上盖2和活动顶座3,充气管1的出气端位于上盖2上方,且充气管1与上盖2的充气管容置通孔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充气管1与活动顶座3滑动连接,充气管1的进气端位于活动顶座3的下方,基座4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充气气源8,充气气源8的出气口与充气管1的进气端连通,充气管1的进气端设置有电控气阀9,电控气阀9和驱动装置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开关。本技术中,突出部容置槽6的侧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层10,既能够有效防止硬质的突出部容置槽6和突出部5划破医用手套,又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活动顶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橡胶层10,能在活动顶座3运动至最高端时对活动顶座3和上盖2起到缓冲作用,延长本技术使用寿命。基座4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装置7,能够保证活动顶座3运动时的稳定性,驱动装置7采用气缸。充气气源8采用高压气瓶,也可采用充气泵等能够对医用手套进行充气的设备。充气管1采用钢制充气管,以保证本技术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使用时,活动顶座3初始位于最低端,质检人员首先将医用手套套设在上盖2上,且医用手套的开口端绑紧突出部5的外侧,然后质检人员通过脚踏式开关控制气缸动作,当控制器接收到脚踏式开关发出的控制信号后,控制器控制气缸和电控气阀9动作。控制器控制气缸上升至最高位置并保持设定的时间后,重新下降至最低位置。控制器控制电控气阀9在开启设定时间后重新关闭。当气缸驱动活动顶座3上升至最高位置时,活动顶座3的突出部容置槽6与上盖2的突出部5紧密接触并压紧医用手套,且电控气阀9在控制器控制下开启,通过高压气瓶向医用手套内充气至设定时间。质检人员即可在设定的时间内观察充气后的医用手套是否出现漏气现象,快速高效地完成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极大地降低了质检人员的工作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管、上盖、活动顶座和基座,上盖、活动顶座和基座同轴设置,上盖为圆盘形,且上盖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突出部,上盖的下方设置有圆盘形的活动顶座,活动顶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突出部相匹配的环形的突出部容置槽,活动顶座的下方设置有基座,基座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活动顶座的下表面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驱动活动顶座上下运动,上盖和活动顶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充气管容置通孔,充气管利用充气管容置通孔从上至下依次竖直穿过上盖和活动顶座,充气管的出气端位于上盖上方,且充气管与上盖的充气管容置通孔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充气管与活动顶座滑动连接,充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活动顶座的下方,基座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充气气源,充气气源的出气口与充气管的进气端连通,充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电控气阀,电控气阀和驱动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手套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管、上盖、活动顶座和基座,上盖、活动顶座和基座同轴设置,上盖为圆盘形,且上盖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突出部,上盖的下方设置有圆盘形的活动顶座,活动顶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突出部相匹配的环形的突出部容置槽,活动顶座的下方设置有基座,基座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活动顶座的下表面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输出轴驱动活动顶座上下运动,上盖和活动顶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充气管容置通孔,充气管利用充气管容置通孔从上至下依次竖直穿过上盖和活动顶座,充气管的出气端位于上盖上方,且充气管与上盖的充气管容置通孔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充气管与活动顶座滑动连接,充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活动顶座的下方,基座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充气气源,充气气源的出气口与充气管的进气端连通,充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电控气阀,电控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珍于金亮于春祥何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奥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