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59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包括装置底座、放置腔、装置本体、支脚和支撑盘,所述装置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的内部固定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顶端设有管道放置室,管道放置室的内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输送管道,所述管道放置室下方的装置本体中心位置处设有二级降温室,二级降温室内部的底端固定有降温处理罩,所述二级降温室两侧的装置本体内部设有初级降温室,初级降温室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顶端固定有降温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降温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阶段分离时的便利程度,而且实现了温度的实时检测功能。

A Stage-by-Stage Cooling Conformance Segmen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ge cooling conforming se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ase, a placement chamber, a device body, a support foot and a support plate. A placement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top of the device base, and a device body is fixed inside the placement chamber, and a pipe placement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device body. A conveying pipe is install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hamber through a support frame.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device body under the pipelin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ary cooling greenhous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cond cooling greenhouse is fixed with a cooling treatment cover. The device body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cooling greenhouse is provided with a primary cooling greenhouse and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primary cooling greenhouse. A supporting disc is fixed, and a cooling cylinder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disc.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cooling,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of stage separation, but also realizes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de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
本技术涉及降温
,具体为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在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分阶级降温工作,然而一般的降温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分级效果较差,而且分阶段时较为繁琐,从而大大的影响了分级时的便利程度,还有些降温装置没有甚至温度的实时检测功能,从而大大的影响了降温时的处理效果,甚至有些降温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降温效果不够理想,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包括装置底座、放置腔、装置本体、支脚和支撑盘,所述装置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的内部固定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顶端设有管道放置室,管道放置室的内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输送管道,且输送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外部,所述管道放置室下方的装置本体中心位置处设有二级降温室,二级降温室内部的底端固定有降温处理罩,所述降温处理罩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正下方的装置底座内部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二级降温室两侧的装置本体内部设有初级降温室,初级降温室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顶端固定有降温筒,且降温筒与降温处理罩通过分流管皆与输送管道连通,所述降温筒两侧的初级降温室内壁上皆固定有冷风机,所述降温筒靠近二级降温室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导流管道,且导流管道远离降温筒的一端与降温处理罩连通,所述降温筒的内侧壁上设有温度测试器,所述降温筒与降温处理罩位置处的装置本体侧壁上皆设有排放壳体,且排放壳体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并分别与降温筒和降温处理罩连通,所述排放壳体正上方的装置本体侧壁上皆设有透明观察窗,透明观察窗上方的装置底座外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流量控制阀的输入端、冷风机的输入端、温度测试器的输入端和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底座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支脚。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表面设有流量控制阀。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报警器,且报警器的输入端与温度测试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道位于初级降温室内部一端的表面设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温度测试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降温筒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导流管道,降温筒的内侧壁上设温度测试器,并通过在装置本体顶端的两侧固定报警器,导流管道一端的表面设电磁阀,实现了温度的实时检测功能,从而提高了降温时的处理效果,通过在二级降温室内部的底端设降温处理罩,降温处理罩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搅拌杆,并通过在搅拌杆正下方的装置底座内部设电机,提高了降温时的均匀程度,从而提高了降温时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在管道放置室内部通过支撑架安装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表面设分流管,并通过在分流管的表面设流量控制阀,实现了阶段分离量的控制功能,从而提高了阶段分离时的便利程度,本技术不仅提高了降温时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阶段分离时的便利程度,而且实现了温度的实时检测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示意图。图中:1-装置底座;2-放置腔;3-装置本体;4-初级降温室;5-输送管道;6-管道放置室;7-报警器;8-二级降温室;9-分流管;10-降温处理罩;11-流量控制阀;12-降温筒;13-冷风机;14-支脚;15-温度测试器;16-导流管道;17-电机;18-搅拌杆;19-电磁阀;20-支撑盘;21-控制面板;22-透明观察窗;23-排放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包括装置底座1、放置腔2、装置本体3、支脚14和支撑盘20,装置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腔2,放置腔2的内部固定有装置本体3,装置本体3内部的顶端设有管道放置室6,管道放置室6的内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输送管道5,且输送管道5的一端延伸至装置本体3的外部,管道放置室6下方的装置本体3中心位置处设有二级降温室8,二级降温室8内部的底端固定有降温处理罩10,降温处理罩10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杆18,搅拌杆18正下方的装置底座1内部设有电机17,该电机17的型号可为Y112M-2,且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二级降温室8两侧的装置本体3内部设有初级降温室4,初级降温室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支撑盘20,支撑盘20的顶端固定有降温筒12,且降温筒12与降温处理罩10通过分流管9皆与输送管道5连通,分流管9的表面设有流量控制阀11,该流量控制阀11的型号可为FKC-G02-02H,用于流量控制工作,降温筒12两侧的初级降温室4内壁上皆固定有冷风机13,降温筒12靠近二级降温室8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导流管道16,且导流管道16远离降温筒12的一端与降温处理罩10连通,降温筒12的内侧壁上设有温度测试器15,导流管道16位于初级降温室4内部一端的表面设有电磁阀19,该电磁阀19的型号可为4V210-08,且电磁阀19的输入端与温度测试器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开关控制工作,降温筒12与降温处理罩10位置处的装置本体3侧壁上皆设有排放壳体23,且排放壳体23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3并分别与降温筒12和降温处理罩10连通,排放壳体23正上方的装置本体3侧壁上皆设有透明观察窗22,透明观察窗22上方的装置底座1外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21,且控制面板21的输出端分别与流量控制阀11的输入端、冷风机13的输入端、温度测试器15的输入端和电机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装置本体3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报警器7,该报警器7的型号可为ZLM-001QTJS,且报警器7的输入端与温度测试器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报警指示工作,装置底座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支脚14,用于装置底座1的支撑。工作原理:当需要分阶段降温时,首先通过管道放置室6内部的输送管道5对待降温物质进行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初级降温室4上方分流管9表面的流量控制阀11,使输送管道5内部的待降温物质输送至初级降温室4内的降温筒12内部,在通过初级降温室4内壁上冷风机13的工作,对初级降温室4内部的待降温物质进行降温,之后由降温筒12内侧壁上的温度测试器15对降温后的物质进行检测,当合格时,温度测试器15发出信号至装置本体3顶端两侧的报警器7内部进行正常报警指示,在由降温筒12位置处装置本体3侧壁上的排放壳体23排出,当不合格时,报警器7会发生不正常的报警指示,这时通过装置底座1外壁上的控制面板21,控制降温筒12外壁上导流管道16表面的电磁阀19,将初级降温室4内部的待降温物质输送至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包括装置底座(1)、放置腔(2)、装置本体(3)、支脚(14)和支撑盘(2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腔(2),放置腔(2)的内部固定有装置本体(3),所述装置本体(3)内部的顶端设有管道放置室(6),管道放置室(6)的内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输送管道(5),且输送管道(5)的一端延伸至装置本体(3)的外部,所述管道放置室(6)下方的装置本体(3)中心位置处设有二级降温室(8),二级降温室(8)内部的底端固定有降温处理罩(10),所述降温处理罩(10)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杆(18),搅拌杆(18)正下方的装置底座(1)内部设有电机(17),且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二级降温室(8)两侧的装置本体(3)内部设有初级降温室(4),初级降温室(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支撑盘(20),所述支撑盘(20)的顶端固定有降温筒(12),且降温筒(12)与降温处理罩(10)通过分流管(9)皆与输送管道(5)连通,所述降温筒(12)两侧的初级降温室(4)内壁上皆固定有冷风机(13),所述降温筒(12)靠近二级降温室(8)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导流管道(16),且导流管道(16)远离降温筒(12)的一端与降温处理罩(10)连通,所述降温筒(12)的内侧壁上设有温度测试器(15),所述降温筒(12)与降温处理罩(10)位置处的装置本体(3)侧壁上皆设有排放壳体(23),且排放壳体(23)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3)并分别与降温筒(12)和降温处理罩(10)连通,所述排放壳体(23)正上方的装置本体(3)侧壁上皆设有透明观察窗(22),透明观察窗(22)上方的装置底座(1)外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21),且控制面板(21)的输出端分别与流量控制阀(11)的输入端、冷风机(13)的输入端、温度测试器(15)的输入端和电机(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阶段降温符合段结构,包括装置底座(1)、放置腔(2)、装置本体(3)、支脚(14)和支撑盘(2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放置腔(2),放置腔(2)的内部固定有装置本体(3),所述装置本体(3)内部的顶端设有管道放置室(6),管道放置室(6)的内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输送管道(5),且输送管道(5)的一端延伸至装置本体(3)的外部,所述管道放置室(6)下方的装置本体(3)中心位置处设有二级降温室(8),二级降温室(8)内部的底端固定有降温处理罩(10),所述降温处理罩(10)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杆(18),搅拌杆(18)正下方的装置底座(1)内部设有电机(17),且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二级降温室(8)两侧的装置本体(3)内部设有初级降温室(4),初级降温室(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支撑盘(20),所述支撑盘(20)的顶端固定有降温筒(12),且降温筒(12)与降温处理罩(10)通过分流管(9)皆与输送管道(5)连通,所述降温筒(12)两侧的初级降温室(4)内壁上皆固定有冷风机(13),所述降温筒(12)靠近二级降温室(8)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导流管道(16),且导流管道(16)远离降温筒(12)的一端与降温处理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晔李振声孙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摩根坤德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