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29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包括中心块、活塞杆、左活塞、右活塞、左缸筒、右缸筒、左端盖、右端盖、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三通换向阀,该左缸筒和右缸筒分别安装在中心块的左右两侧并形成密封连接,该活塞杆安装在中心块上,该活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伸至左缸筒和右缸筒中并连接左活塞和右活塞;该左缸筒和右缸筒的外侧端安装有左端盖和右端盖;该中心块顶部开设有进气孔,底部开设有出气孔,该中心块内安装有三通换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内设有换向阀,实现双向的增压,效率为之前的两倍;将换向阀设置在泵体内,使得整体体积变小,便于安装和运输。

A Double-barrel Double-piston Booster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cylinder double-piston booster pump, which comprises a central block, a piston rod, a left piston, a right piston, a left cylinder, a right cylinder, a left end cap, a right end cap, a first one-way valve, a second one-way valve and a three-way reversing valve. The left cylinder and the right cylinder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entral block and form sealing connections. The piston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central block,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piston rod extend into the left cylinder and the right cylinder respectively and connect the left piston and the right piston; the outer end of the left cylinder and the right cylinder is equipped with the left end cap and the right end cap; the top of the central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hole,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hole, and there are three installations in the central block. Through reversing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bidirectional pressurization by installing a reversing valve in the double cylinder and double piston booster pump, and the efficiency is twice as high as before; the reversing valve is set in the pump body, which makes the overall volume smaller, and is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筒双活塞增压泵
本技术属于增压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筒双活塞增压泵。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单柱塞泵,无论是手动还是电动,都是单程吸油、单程排油,得到的流量是间断而不连续的,因此,速度慢效率低。针对于此,市面上出现了双筒双活塞增压泵,虽然双筒双活塞增压泵有效解决了效率低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其换向装置设置在泵体外部,这会使得整体体积过大,对于运输和安装具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双筒双活塞增压泵的换向装置设置在泵体外部,具有整体体积过大的缺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包括中心块、活塞杆、左活塞、右活塞、左缸筒、右缸筒、左端盖、右端盖、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三通换向阀,该左缸筒和右缸筒分别安装在中心块的左右两侧并形成密封连接,该活塞杆安装在中心块上,该活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伸至左缸筒和右缸筒中并连接左活塞和右活塞;该左缸筒和右缸筒的外侧端安装有左端盖和右端盖;该中心块顶部开设有进气孔,底部开设有出气孔,该中心块内安装有三通换向阀,该三通换向阀的第一个接口和第二个接口分别接左缸筒的无杆腔和右缸筒的无杆腔,该三通换向阀的第三个接口与中心块的出气孔连接,该第一单向阀设置在左缸筒的无杆腔和三通换向阀之间形成的第一气体通路上,该第二单向阀设置在右缸筒的无杆腔和三通换向阀之间形成的第二气体通路上。进一步的,该左缸筒和右缸筒分别通过半环、法兰盘及螺钉组固定在中心块上,左缸筒和右缸筒分别设有环形槽,半环卡在环形槽内,法兰盘卡着半环并通过螺钉组紧固在中心块上;左缸筒、右缸筒与中心块的连接处分别设有O型圈进行密封。进一步的,该中心块与活塞杆装配的部位以相对称形式安装有两个导向套和两个组合密封圈。进一步的,该左活塞与左缸筒装配的部位以及右活塞与右缸筒装配的部位分别设有密封圈。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内设有换向阀,实现双向的增压,效率为之前的两倍;将换向阀设置在泵体内,使得整体体积变小,便于安装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全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第一方向工作原理图。图5为本实施例第二方向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包括中心块1、活塞杆2、左活塞31、右活塞32、左缸筒41、右缸筒42、左端盖51、右端盖52、第一单向阀(图中未示意,为常规的单向阀,在此不再详述)、第二单向阀(图中未示意,为常规的单向阀,在此不再详述)和三通换向阀,该左缸筒41和右缸筒42分别安装在中心块1的左右两侧并形成密封连接,该活塞杆2安装在中心块1上,该活塞杆2的左右两端分别伸至左缸筒41和右缸筒42中并连接左活塞31和右活塞32;该左缸筒41和右缸筒42的外侧端安装有左端盖51和右端盖52;该中心块1顶部开设有进气孔,底部开设有出气孔,该中心块1内安装有三通换向阀,该三通换向阀通过其阀芯切换通道来分别地将上端进端接口单向导通至管壁两端的阀瓣的出端接口之一,从而实现三通换向,该中心块1内的三通换向阀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于此不再详细说明。该三通换向阀的第一个接口和第二个接口分别接左缸筒41的无杆腔和右缸筒42的无杆腔,该三通换向阀的第三个接口与中心块1的出气孔连接,该第一单向阀设置在左缸筒41的无杆腔和三通换向阀之间形成的第一气体通路上,该第二单向阀设置在右缸筒42的无杆腔和三通换向阀之间形成的第二气体通路上。如图3所示,所述的中心块1与左缸筒41由半环(图中未示意)、法兰盘(图中未示意,为常规法兰盘,在此不再详述)及螺钉组固定在一起,其中半环卡在左缸筒41上的环形槽内,法兰盘套在左缸筒41上卡着半环并由螺钉组紧固在中心块1上,从而将左缸筒41固定在中心块1上。所述的中心块1与右缸筒42由半环、法兰盘及螺钉组固定在一起,其中半环卡在右缸筒42上的环形槽内,法兰盘套在右缸筒42上卡着半环并由螺钉组紧固在中心块1上,从而将右缸筒42固定在中心块1上。中心块1与左缸筒41连接处以及中心块1与右缸筒42连接处分别通过第一密封圈6(为常规的O型圈,在此不再详述)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该中心块1与活塞杆2装配的部位以相对称形式安装有两个导向套(图中未示意,为常规导向套,在此不再详述)和两个第二密封圈(为常规的O型圈,在此不再详述)。如图3所示,所述的左端盖51焊接在左缸筒41上,第四密封圈7装在左端盖51上的环形槽内起到密封作用,右端盖52焊接在右缸筒42上,第四密封圈7装在右端盖52上的环形槽内起到密封作用。如图3所示,该左活塞31与左缸筒41装配的部位以及右活塞32与右缸筒42装配的部位分别设有第三密封圈8(为常规的O型密封圈,在此不再详述)。所述左活塞31与左缸筒41装配的部位还可安装有两个导向环(图中未示意,为常规起导向作用的环体,在此不再详述),第三密封圈8和导向环为左活塞31提供密封及导向作用;右活塞32与右缸筒42装配的部位还安装有两个导向环22(图中未示意,为常规起导向作用的环体,在此不再详述),第三密封圈8和导向环为右活塞32提供密封及导向作用。本技术通过在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内设有换向阀,实现双向的增压,效率为之前的两倍;换向阀设置在泵体内,使得整体体积变小。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块、活塞杆、左活塞、右活塞、左缸筒、右缸筒、左端盖、右端盖、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三通换向阀,左缸筒和右缸筒分别安装在中心块的左右两侧并形成密封连接,活塞杆安装在中心块上,活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伸至左缸筒和右缸筒中并连接左活塞和右活塞;左缸筒和右缸筒的外侧端安装有左端盖和右端盖;中心块顶部开设有进气孔,底部开设有出气孔,该中心块内安装有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个接口和第二个接口分别接左缸筒的无杆腔和右缸筒的无杆腔,三通换向阀的第三个接口与中心块的出气孔连接,第一单向阀设置在左缸筒的无杆腔和三通换向阀之间形成的第一气体通路上,第二单向阀设置在右缸筒的无杆腔和三通换向阀之间形成的第二气体通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筒双活塞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块、活塞杆、左活塞、右活塞、左缸筒、右缸筒、左端盖、右端盖、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三通换向阀,左缸筒和右缸筒分别安装在中心块的左右两侧并形成密封连接,活塞杆安装在中心块上,活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伸至左缸筒和右缸筒中并连接左活塞和右活塞;左缸筒和右缸筒的外侧端安装有左端盖和右端盖;中心块顶部开设有进气孔,底部开设有出气孔,该中心块内安装有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个接口和第二个接口分别接左缸筒的无杆腔和右缸筒的无杆腔,三通换向阀的第三个接口与中心块的出气孔连接,第一单向阀设置在左缸筒的无杆腔和三通换向阀之间形成的第一气体通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智雄
申请(专利权)人:索夫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